文獻記載
【五法退菩提】 [出涅盤經] 一樂在外道出家謂人之出家。當從正法。修
![五法退菩提](/img/b/84c/wZwpmLz9F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相關條目
文言文、佛教
![五法退菩提](/img/b/84c/wZwpmLz9F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五法退菩提】 [出涅盤經] 一樂在外道出家謂人之出家。當從正法。修
文言文、佛教
諸法無行(hèng)經 梵名 Sarva-dharmāpravrtti-nirdes/a。凡二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闡說諸法之實相,原...
諸法無行經全文 《智度論》《宗鏡錄》開示 與《妙法蓮花經》相似之處《莊嚴菩提心經》全一卷,系姚秦鳩摩羅什譯,又作《菩提心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冊。《莊嚴菩提心經》為最勝王經淨地陀羅尼品之別譯,與元魏吉迦夜所譯之大方廣...
中國藏族佛教噶當派的一部主要論著。概括了顯密大小乘的重要義理,並解決了許多“大小相違、顯密相違”等問題。這部論是偈頌體,全論有六十九頌半,除第一頌禮敬三...
七個問題 正論梗概 五種方便 三增上學 總體評價出生及攝入也。然法華雲若人行五波羅蜜。不及受持聽聞法華者。約菩提涅槃總名...法之弘傳也。乃忘僣越。略敘來由。以塞其責雲文化十二年歲在乙亥夏五日興福...同時同此說聽究竟一時故。三者同心共取一味法故。四者同見同證一解脫理故五者同...
金剛般若經贊述 刻金剛般若經贊述序 校訂例言六則 金剛般若經贊述卷又稱七覺支、七等覺支、七遍覺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寶、七覺分、七覺意、七覺志、七覺支法、七覺意法,略稱七覺。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 (名數)又曰七...
內容解釋 解說引法照大師 (公元約747-821)唐代高僧,中國佛教淨土宗第四代祖師。 法照大師的俗世事跡,史料中不見記載。按照大師於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
個人信息 法師生平 佛學思想 詞典資料法門,無邊無量、無得無失、無默無語、無去無來,塵塵爾、剎剎爾,念念爾、法...年前,不可元在福州鄭家。只今這聽法說法一段歷歷孤明底,未生已前畢竟在什麼...
鈍鳥與靈龜(連載十七) 明心與眼見佛性(連載三) 學佛的覺醒(連載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是2006年方廣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昂旺朗吉堪。
內容介紹 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佛法共分為三個時期,即: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期;此後一千年為像法時期;再後一萬年就是末法時期。末法時期,因人們...
具體表現 學者解釋 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