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存神鍊氣五時七候訣
夫身為神氣,為窟宅。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神氣若散,身乃謝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氣。即氣為神母,神為氣子。神氣若具,長生不死。若欲安神,須煉元氣。氣在身內,神安氣海;氣海充盈,心安神定。若神氣不散,身心凝靜,靜至定俱,身存年永,常住道元,自然成聖。氣通神境,神通性慧,命注身存,合於真性。日月齋齡,道成究竟。依銘鍊氣,欲學此術,先須絕粒,安心氣海,存神丹田,攝心淨慮。氣海若俱,自然飽矣。專心修者,百日小成,三年大成。初入五時,後通七候,神靈變化,出沒自存,峭壁千里,去住無礙,氣若不散,即氣海充盈,神靜丹田,身心永固,自然顏駐色,變體成仙,隱顯自由,通靈百變,名曰度世,號曰真人,天地齊年,日月同壽。此法不服氣,不咽津,不辛苦,要吃但吃,須休即休,自在自由,無礙五時七候,入胎定觀耳。
五時
第一時,心動多靜少,思緣萬境,取捨無常,念慮度量,猶如野馬,常人心也。
第二時,心靜少動多,攝動入心,而心散逸,難可制伏,攝之動策,進道之始。
第三時,心動靜相半,心靜似攝,未能常靜,靜散相半,用心勤策,漸見調熟。
第四時,心靜多動少,攝心漸熟,動即攝之,專注一境,失而遽得。
第五時,心一向純靜,有事觸亦不動,由攝心熟,堅固準定矣。
從此已後,處顯而入七候,任運自得,非關作矣。
七候
第一候,宿疾並銷,身輕心暢,停心在內,神靜氣安,四大適然,六情沉寂,心安玄竟,抱一守中,喜悅日新,名為得道。
第二候,超過常限,色返童顏,形悅心安,通靈徹視。移居別郡,揀地而安,鄰里之人,勿令舊識。
第三候,延年千載,名曰蚻人。游諸名山,飛行自在,青童侍衛,玉女歌揚,騰躡眕霞,彩雲捧足。
第四候,煉身成氣,氣繞身光,名曰真人。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晝夜常明,游諸洞宮,諸仙侍立。
第五候,鍊氣為神,名曰神人。變通自在,作用無窮,力動乾坤,移山竭海。
第六候,煉神合色,名曰至人。神既通靈,色形不定,對機施化,應物現形。
第七候,高超物外,迥出常倫,大道玉皇,共居靈境,賢聖集會,弘演至真。
造化通靈,物無不達。修行至此,方到道源,萬行休停,名曰究竟。
今時之人,學道日淺,曾無一候,何得通靈?但守愚情,保持穢質,四時遷運,形委色衰,體謝歸空,稱為得道,謬矣!此胎息定觀,乃是留神駐形,真元祖師相傳至此。最初真人傳此術,術在口訣,凡書在文,有德志人方遇此法,細詳留意,必獲無疑,賢智之人,逢斯聖文矣。
相關詞條
-
太清存神鍊氣五時七候訣
此篇來源於唐朝太白山處士孫思邈撰寫的道教養生書《攝養枕中方》,最後《太清存神鍊氣五時七候訣》單獨成篇。
太清存神鍊氣五時七候訣內容概述 -
孫思邈
,欲得澄神內視,望之儼然。寬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診疾,至意深心。詳察形候...》。其中《千金要方》載方5000多首,書中內容既有診法、證候等醫學理論,又有內...
人物生平 理念 歷史典故 榮譽 人物爭議 -
《千金藥方》
《千金要方》載方5000多首,書中內容既有診法、證候等醫學理論,又有內、外...
-
坐忘論
影響《坐忘論》,趙堅撰,一卷。全書分「敬信一」、「斷緣二」、「收心三」、「簡事四」、「真觀五」、「泰定六」、「得道七」等七部分,也就是修道的七個步驟和層次,集中講坐忘收心、主靜去欲的問題。認為學道之初,要須安坐...
影響 作者 原文 坐忘論另篇 兩種《坐忘論》 -
《盲人快速查曰法秘決》
五時求五日退三立秋節 白露六日退一周寒露六日加六時 立冬六日七時游大雪...立夏。(萬年曆交節時間為5月12日卯時) 6.“明、暑三日五時求”同理...的"10數","戀"是代表上年12月的"20數",如"望七羊"是上年12月...
《盲人快速查曰法秘決》 參考資料 -
生肖
起源十二生肖源於何時,今已難於細考。十二生肖剪紙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關十二生肖的起源,歷代學者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生肖與...
起源 傳說 生肖與其他 民俗文化 他國文化 -
十二生肖
,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辟於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醜屬牛。人生於寅...之候。日本離體,而中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巳者,四月之卦...進行了歸類,在其所著的《七修類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別陰陽...
基本簡介 歷史起源 選擇類型 排列順序 生肖絕配詩 -
煙波釣叟歌
。 能識游三避五時,造化真機須記取。就中伏吟最為凶,天蓬加著地天蓬。 天蓬...後約制陽遁五百四十局,陰遁五百四十局,合一千八十局。至太公以七十二候,一候制一局,五日一易,則刪定七十二局。漢張子房則又分陽遁九局,陰遁九局,共...
作者傳說 全文一覽 注釋 -
煙波釣叟賦
以七十二候,一候制一局,五日一易,則刪定七十二局。漢張子房則又分陽遁九局,陰...在其中。九宮者,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中、六乾、七兌、八艮、九離。排...抵向之門戶也。一氣者,卦氣也。統三者,一氣領三候也,如冬至、小寒、大寒統坎...
作者 全文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