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旗

古代用青、赤、白、黑、黃五色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的旗幟。《宋史·禮志二十四》:“殿前都指揮使 王超 執五方旗以節進退,又於兩陣中起候台相望,使人執旗如台上之數以相應。”《水滸傳》第一○九回:“敲金邊,出五方旗,放大炮,掌號儹行營,各各擺陣出戰。

詞語解釋

常用於軍中,相傳為 黃帝 所設。《宋史·禮志二十四》:“殿前都指揮使 王超 執五方旗以節進退,又於兩陣中起候台相望,使人執旗如台上之數以相應。”《水滸傳》第一○九回:“敲金邊,出五方旗,放大炮,掌號儹行營,各各擺陣出戰。”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戎容兵械部·五方旗》。

相關詞語

五雲裘 五雲漿 五眼 五門四關廂 五煙 五器 五銑衣 五坊小兒 五倍子 五讓 五虎 五言四句 五命 五毒草 五十步笑百步 五彩 五間 五關

南五祖 褚五 三五 牽五掛四 二五耦 十圍五攻 人五人六兒 鄭五歇後體 三皇五帝 蜀五 三釀五齊 四分五裂 三老五更 重五 三五月 十變五化 猜三划五 三五之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