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板凳龍流行於五峰中西部農村,平時多出現在農戶過事、建房上樑等眾人聚會場所。一些身強力壯者酒足飯飽之餘,就地取八仙桌的雙人板凳在蹈場上揮舞翻滾、有些則在旁敲擊節奏,一為展示自己的身手,二為眾人娛樂助興。其動作套路過去曾與民間武術相結合,用於在徒手遭遇突發事變時,順手取板凳作為武器相搏殺。民間將雙人條凳彩扎為龍形,在元宵和喜慶之日加入獅子、彩船等花燈隊伍恭送吉祥。故板凳龍當今既具有藝術觀賞性,又具有強身健體功能。內容
板凳龍可一人獨舞,兩個配對、三人搭幫、數龍群舞,而以兩人在前舞頭,一人在後舞尾的三人搭幫最為精彩。在鑼鼓聲中,人、凳絞纏穿梭,渾然一體,靈龍飛舞,使人眼花繚亂。其動作套路有:黑狗穿襠、龍擺尾、龍翻身、龍爬沙、龍下兒等。舞者須迅速敏捷,順勢劃圈、靈活善變、配合默契。
板凳龍所用擊樂有鼓、大鑼、雙鈸、馬鑼。採用的鑼鼓經(曲牌)有雙點頭、四門進、上天梯、龍擺尾等。節奏熱烈歡快,氣氛熱烈,輕重緩急,變化多樣。
五峰板凳龍曾參加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宜昌市春節聯歡晚會的表演;2001年縣歌舞團表演的板凳龍《龍騰貝錦寨》獲宜昌市電視大賽最佳表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