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姑洞山

五姑洞山

五姑洞山位於山東省日照市三莊鎮東北部。海拔391米,山勢險峻,峰頂有一古井,名“龍泉”,遇旱不枯,井西有五姑洞。相傳李睦妹等五姑曾在此修煉,可騎竹竿穿山越洞,終成正果。

地理位置

海拔391米,山勢險峻,峰頂有一古井,名“龍泉”,遇旱不枯,井西有五姑洞。相傳李睦妹等五姑曾在此修煉,可騎竹竿穿山越洞,終成正果。

山名由來

西半山腰有個洞,洞裡曾住過李睦妹等五位尼姑,故稱“五姑洞”。這座山也因此起名“五姑洞山”。

神話傳說

聽老人說,早年間五姑洞裡住著一位老道姑。她心地善良又身懷絕技,走高山如行平地,常常為百姓施善行醫,為民消災。這老道姑先後收留了四個徒弟,她們都是貧困人家的閨女。其中有兩個是道姑親手為她們治好病,她倆父母因感激老道姑恩德而把小女送上山的。
三道姑下山提水,路遇一幫盜匪,跟在身後說些不三不四的話進行調戲。這三道姑連羞帶嚇滿臉通紅,趕忙跑回洞中。把下山提水的遭遇說了一遍,三道姑的話引起了老道的沉思:“她們都是些女孩兒,在這不太平的世道,應該教她們學點防身的本領,以免遭難羞辱庵門。”於是老道姑便開始教徒弟們練武,可是她們剛學武時間不久,老道姑接到師姐托人捎來的信,要她去南方一同商議齋事,務必前往。老道姑聯想到三弟子下山險遭污辱一事,一時拿不定主意是去與不去。去吧,怕家中不安寧出事;不去吧,一年一度的齋事是大事,況師姐來信相邀。 最後她的目光落到牆上掛的小鼓上。這小鼓有兩個,是師傅I臨終送給她和師姐的,遇有急事,這邊一敲,那邊一個也跟著響,以便相互有個照應。想到這裡,老道姑把四個徒弟招到跟前說:“我要去南方商議齋事,這面小鼓留給你們,遇有急難事一敲,我就知道了,馬上就能回來,你們記住了嗎?”“記住了。”四個小道姑一齊回答。老道姑仍不放心,把小鼓交與大徒弟時再三叮嚀:“不是遇到災事難事,決不能亂敲。”說完就走了……
老道姑走後,四個小尼姑終日守在洞裡,很是無聊。一日,其中一個小尼姑說:“師傅臨走留下的小鼓,不知是否靈驗,我看咱們先敲一下試試,再說我也怪想師傅的。”大尼姑起初不同意,可另外兩個小尼姑也贊成敲敲試試,故就同意了。她們敲起了小鼓,果然沒多會兒.老道姑氣喘吁吁回來了,問:“出了什麼事?”小尼姑見師傅果真回來了,忙說:“師傅,沒啥事,我們只是想試試它是否靈驗。”老道姑聽了又氣又惱,狠狠地數落了她們幾句,又火速返回南方去了。
單說老道姑一來一往,驚動了那幫盜匪,他們見老道姑急急南去,料有急事,洞中空虛,便結夥奔五姑洞而來。這幫盜匪早已垂涎小道姑的姿色,只是懼怕老道姑而不敢輕舉妄動。如今他們見時機已到,便來到五姑洞,欲對小道姑施行無禮。小道姑們見事不好,趕緊敲起了小鼓,敲了許久,也不見師傅回來,便拚命抵抗。那幫盜匪見不能得逞,便氣急敗壞地把四位小道姑殺了,然後把屍體扔到洞下邊的水坑,揚長而去。
老道姑回來後,一看徒弟們慘死的情景,又悔恨又悲痛。在當地老百姓的幫助下,她埋葬了四位小道姑的屍體,並立了一“穿心碑”(碑的中心有一個透眼。因四位小尼遭槍從前胸穿心而死,故豎此碑以示憤慨。)。
老道姑走了,有人說她去找那幫歹徒算賬去了,也有人說她不願在這是非之地住下去了,反正五姑洞裡從此沒有道姑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