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村

1949年置區,1985年建人民公社,1961年又改為區,轄張汴、溫塘、郭家、峪里、大營5個公社,1962年合併為公社,同時又劃出原店,1984年改公社為鄉,1995年撤鄉設鎮,轄大營、溫塘、黃村、城村、官莊、呂家崖、五原、峪里、辛店、兀家窪、寺古窪、南曲12個行政村,252個村民組,10123戶,4232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435人),境內人口密度為509人/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積3.09畝,人均耕地1.23畝。

基本信息

五原縣隸屬於巴彥淖爾市,位於河套平原腹地,黃河“幾”字灣最北端。縣域總面積2544平方公里,轄9個鄉鎮1個農場,128個行政村和農業分場,77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萬,其中農業人口20萬。擁有耕地230多萬畝,農民人均耕地11.5畝。素有河套雪花粉之鄉、巴美肉羊之鄉、葵花之鄉、瓜菜番茄之鄉,是河套農耕文化的發祥地。
近年來,五原縣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秉承“綠色發展、民生至上、務實幹事、創先爭優”的發展理念,堅持“12345”發展思路(圍繞縣域經濟“一條”主線,爭創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兩大”目標全市領先,攻克農民增收、農畜產品加工業、棚戶區改造“三大”難點,抓好肉羊養殖、設施農業、葵花產業和以現代物流為重點的服務業“四大”產業,實現項目爭取引進、“農”字號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水、綠、文化、房”、幹部作風建設“五大”突破),縣域經濟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先後榮獲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單位、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範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綠化模範單位、電子商務示範縣和全區重點區域綠化先進單位、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休閒農牧業與鄉村牧區旅遊示範縣等多項殊榮。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五原地處內蒙古河套平原腹地,縣域南臨黃河(屬黃河最北端),北有陰山橫亘,東臨鹿城包頭,西與臨河市接壤,是一顆有著兩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塞上明珠。地理坐標為東經107°35′70″-108°37′50″,北緯40°46" 30′-41°16″45′。縣境東西最長82公里,均長62.3公里,南北最寬55.5公里,均寬40公里。總面積2492.9平方公里。占河套灌區總面積的1/4。
地勢地形:本縣在大地構造單元上,屬陰山天山緯向構造帶,並受新華夏系構造的影響,形成內陸斷陷盆地,整個轄區屬河套平原,為第四紀鬆散的地層所覆蓋,沉積了較厚的湖相地層。上部是沖積、風積層,主要岩性為細砂、粉砂和砂粘土互層。砂層層理清晰,厚度 10-70米。中部為河湖交替層,主要岩性為淤泥質、粉砂與粘土互層。下部為巨厚的新老第四紀湖相沉積層,主要岩性為淤泥質砂粘土。土質膏腴肥美,適於農作物及各種植被的生長。雖然有的土地呈鹽鹼化,但並不影響耐鹼作物,如葵花、枸杞等作物的生長。

五原境內因黃河沖積層在長期風蝕作用下形成許多風蝕窪地和黃河改道時沖刷的天然壕溝。這些窪地與壕溝長年積水,形成大小不同的海子(湖泊,俗稱泊爾洞)。全縣有面積三畝以上的海子 171個,總面積 5.45萬畝;其中千畝以上的海子 5個,總面積 1.06萬畝;百畝以上的海子 37個,總面積 1.33萬畝。海子水深大於 1.5米的 116個,面積 2.71萬畝。 1986年已被利用的水面 3.8萬畝,占 70%。這些海子大多分布在縣境西部的塔爾湖鎮、銀定圖鄉、海子堰鄉、什巴鄉,以及縣境南部的套海鎮、東部的勝豐鎮。城南、美林、隆鎮也有零星分布。

土壤:全縣土地總面積374萬畝,其中可耕地164.5萬畝,熟耕地130.98萬畝,可該改造中低產田100萬畝,待開發荒地100萬畝,果園地4.17萬畝,林地18萬畝,草地30萬畝。農業人口21.4萬人,人均耕地面積6.12畝。

氣候概況:氣候屬於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具有光能豐富、日照充足、乾燥多風、降雨量少的特點。太陽年平均輻射總量153.44卡/平方厘米,僅次於西藏、青海;全年日照時數3263小時,平均氣溫6.1℃,積溫3362.5℃;無霜期117-136天,相對較短,可避免農作物貪青戀長、推遲成熟而減產的弊端,可使農作物長勢集中,豐產豐收。年均降雨量170毫米,大多集中在夏秋兩季,雨熱同季,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

人口民族:全縣共轄八鎮一鄉,771個社,全縣總人口30萬,其中農業人口22萬。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274188人,其中漢族人口占96.46%,蒙古族人口占2.04%,其他民族人口占1.50%;全縣平均每平方公里110人。城鎮人口30.51%、農村人口占69.49%;年齡及文化結構基本穩定,15周歲以下兒童占22.60%,65周歲以上老人占5.43%,中青年人口占71.97%;每十萬人受教育人口:中專及以上文化1668人、高中和中專文化10015人、國中文化35263人、國小文化32236人。

河流水系:黃河由五、臨交界處老楞河頭入境,為東經107°37′,至五原前旗交界處的四科河頭出境,為東經108°11′。此段河道是黃河幹流在地球表面緯度最高的河段。五原境內的黃河流經天吉泰鎮、復興鎮、套海鎮。其北與之並行的是總乾渠(二黃河),它由磴口、臨河向東進入五原,又進入前旗而匯入三湖河,在五原境內長43.5公里。縣內各乾渠均由此渠引水灌溉。與黃河有關的是烏加河(舊時亦稱五角河、五加河),它原是黃河的主流,是北河。 1840年黃河改道後主流成為現在的南河,在改道的過程中使整個河套平原成為土質肥沃的沖積平原。烏加河現在是黃河的支流,由臨河市的份子地進入五原,由建豐農場出界,泄入烏拉特前旗的三湖河,在五原地段為 46公里長。新中國成立後,經多次修浚成為灌區的總排水乾溝。在五原境內除了二黃河之外與黃河有關的還有一些人工河,它們是: (一)豐濟渠,又名天吉泰渠。它位於縣境西部,以渠與臨河分界。它又名中和渠,光緒三十一年更名豐濟渠。初由黃河引水, 1965年改由總乾渠引水,全長41.7公里,正常流量48立方米/秒。 (二)皂火渠,在縣境西部。其進水閘在總乾渠毛家橋。 1966年又於塔爾湖境內接挖新皂火渠,總共全長68.98公里。正常流量28立方米/秒。 (三)沙河渠,原名永和渠,位於縣境中部,光緒三十年(1904年)更名沙河渠。初由黃河引水,1969年改由總乾渠引水。全長75.02公里,正常流量為 25立方米/ 秒。 ( 四) 義和渠,原名同和渠,光緒三十年(1904 年)更名義和渠,位於縣境中部。1966年開始改由總乾渠引水,向東北匯入總排乾,全長86公里。正常流量 30立方米 /秒。 (五) 通濟渠,初名老郭渠,後又稱四大股渠,位於縣境東部,其下游又稱五大股渠。民國 4年更名通濟渠, 1966年改由總乾渠引水,而後匯入烏加河,全長40.58公里,正常流量 37.4立方米 /秒。此外,縣境還有總排水乾溝(烏加河)、六、七、八和皂沙、義通排水乾溝,均為建國後人工開挖而成,總長度是 172.46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