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一中

互助土族自治縣第一中學介紹:

互助一中創建於1947年,經過61年的發展,學校逐步成為青海省辦學規模最大的省級高級重點中學。學校占地面積達4.2萬多平方米,現有班級60個,其中,中央文明委西部助學“宏志班”3個,青海省“希望之星班”1個。
近年來,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範學校”、中國/WHO健康促進學校銀獎單位、2008奧林匹克示範學校、青海省名院名校、青海省中國小實驗教學I類達標學校等稱號。2003年12月,被省教育廳審定為“省級標準化學校”,共受到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表彰嘉獎達400餘次。
互助一中擁有一支素質優良,業務水平高,銳意進取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員工254名,其中,高級職稱教師58名,研究生結業21名。在校生達3500多名。自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互助一中累計向大中專院校輸送人才9071名,考入北大3名,清華1名。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其中獲國家級獎、省級獎的有280多人次。尤為可嘉的是,2004屆畢業生王軍奪得當年青海省文科狀元。
在互助一中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2008年高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今年互助一中上線883人,本科以上527人,重點上線210人。與2007年相比,上線人數淨增157人,本科上線人數淨增52人,重點上線人數淨增71人。全縣理科前50名中,互助一中有40人,全縣前100名中,互助一中有75人;全縣文科前10名中,互助一中有7人,全縣前100名中,互助一中有40人。互助縣理科狀元、第二名及文科狀元、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均出自互助一中。值得一提的是,互助一中“宏志班”36名學生全部上線,其中34人上了重點線。這些成績顯然是令人欣慰和鼓舞的。互助一中通過努力,成就了學生們讀書深造的願望,讓他們在這場升學競爭中達到了應有的高度。天道酬勤,我們堅信,通過不懈努力,互助一中必將在未來取得更加可喜的成績。
新時期的互助一中秉承過去實幹苦幹的優良傳統,以弘揚主體意識、創新精神為己任,在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在民主和寬容的氛圍中,倡導“摒棄人治,實施法治,追求德治”的辦學理念,致力於校園生活中認知、交往、審美的統一,著眼於人的精神、情懷和智慧、潛能的深遠培育與開發,努力使莘莘學子秉有淵深的學識、聰明的才智、通達的性情和寬廣的胸懷,使之在知、情、意、行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個體的最優發展。20世紀90年代,學校率先推行教學改革,注重培養深具潛力並能持續發展的學生。21世紀,學校秉承“文化立校、師資立業、道德立人”的辦學精神,堅持“科學與人文並重,規範和個性共存”的教育理念,提升辦學境界。
作為國家西部大開發助學工程,互助一中自2003年開設第一屆“宏志班”以來,使一大批家庭貧困的學子完成了高中學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品學兼優的人才,“宏志班”高考升學率均為100%。互助一中領導班子和全體教職員工一致認識到,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把“宏志班”學生的培養任務交給他們,是對互助一中辦學能力的肯定,更是對互助一中的支持和信任。於是,互助一中“宏志班”以“宏圖寄黨恩志遠為國強”為精神,以“特別有禮貌,特別有紀律,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吃苦,特別有志氣,特別有作為”為班訓,以“營造溫馨,享受文明,自強不息,宏志成才,學會感恩,回報社會”為口號,使“宏志班”成為全校好學上進的示範班,如今,宏志精神、宏志班訓、宏志口號已成為互助一中全體學生的勵志銘。全校學生中也因此形成了努力學習、關愛他人、關心社會的氛圍,促進刻苦學習、不甘落後、追求卓越的良好學風和不慕奢華、鄙視虛榮、勤儉節約、團結互助、互敬互愛的良好校風的形成。
走進互助一中校園,最引人注目和難忘的是校園內的主題雕塑——智慧之光。雕塑的整體形象是三把豎立的金鑰匙,是人類智慧的象徵,是探求宇宙奧秘的體現。遠遠看去,三把金鑰匙凌空而上,寓指互助一中自強不息,銳意進取,各項發展充滿活力,教育教學蒸蒸日上,永不停息。雕塑《智慧之光》已成為互助一中校徽之外的第二標誌。
雕塑主要由鑰匙、大球、星星、基座四部分組成,分別蘊含不同的寓意。金鑰匙代表人類智慧,三把鑰匙依次升高,作為傳播人類文明的學校,其追求的境界要不斷提升。擁有金鑰匙,就能打開知識的殿堂,開啟智慧的大門,進入理想的境地。大球代表教師,象徵太陽;星星代表學生,學生偎依在老師的身旁,接受知識陽光的沐浴。弧形象徵著追求科學真理的道路是曲折的,激勵全體師生要不畏艱難,勤勉共進,實現教學相長。
雕塑體現出辦學思想:學校標誌性雕塑凸現太陽和星星,即老師和學生,充分體現了互助一中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星星環繞大球,象徵著學校尊師重道、以德育人、以德尚學的精神;日月運行,皆遵定律,有違則亂,象徵著學校依法治校的堅定辦學理念。整個構圖體現出剛柔相濟的美感,象徵學校所提倡的人文精神與文明環境有機融合的校園文化,體現了學校和諧的人性化管理,彰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如今,建設濃郁的校園新文化為學校沉澱出富有特色和個性的校園精神及價值體系,讓新時代的學子在充滿個性的環境中成長、發展已成為一中人的共識。目前,校園文化建設在互助一中顯示著獨特的魅力,校園內別致的風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教學樓、辦公樓、住宿樓,獨具匠心的校園雕塑意蘊豐富,勾勒出了一個求學育人的優美環境。
面對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互助一中實行人文化管理,變過去的身份管理為崗位績效管理;健全教育工作程式及工作規範,加強科學管理,做到按章辦事,本著“為學校服務,為教師的需要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原則,構建和諧校園。建立與社會相適應的新型師生關係,提倡民主精神,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人格,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
一直以來,互助一中的教職員工用信仰和毅力編織著多彩的夢,心血和汗水毫不吝嗇地灑遍校園,澆灌著一屆又一屆學子,更以鋼鐵般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個性跋涉文海教壇,尋覓屬於自我的風景和慰藉。
互助縣第一中學創建於1947年,近60年的發展,學校逐步成為青海省辦學規模最大的省級高級重點中學。目前,學校占地4.2萬多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約3.5萬平方米。現有教學樓3幢,綜合實驗辦公樓1幢,學生宿舍樓2幢,床位達2400個,操場1萬平方米,物理實驗室2個,化學實驗室2個,生物實驗室1個,微機室4個,計算機數量達224台,64座多媒體語音教室2個,多功能教學廳6個,一次性容量達2000座位。現有圖書2萬餘冊。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各分設20個教學班,其中中央文明委西部助學“宏志班”3個,青海省“希望之星班”1個。學校十分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大力實施教學骨幹——學科帶頭人——學校名師三大工程,教師隊伍初步形成了老中青三結合,教學骨幹、學科帶頭人、學校名師梯度完善的良好的教師隊伍結構。學校有名師23名,學科帶頭人24人,學科骨幹23人。15位教師獲國家級表彰,有三位教師獲國家級講課比賽一等獎,一人獲青海省特級教師稱號,現任校長蔣鹹佩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生在各類競賽中先後有273人次獲得國家級獎項,有159人次獲得省級獎項。學校十分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大力實施教學骨幹——學科帶頭人——學校名師三大工程,教師隊伍初步形成了老中青三結合,教學骨幹、學科帶頭人、學校名師梯度完善的良好的教師隊伍結構。學校有名師23名,學科帶頭人24人,學科骨幹23人。15位教師獲國家級表彰,有三位教師獲國家級講課比賽一等獎,一人獲青海省特級教師稱號,上任校長蔣鹹佩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生在各類競賽中先後有273人次獲得國家級獎項,有159人次獲得省級獎項互助一中校園頗具現代氣息,莊嚴簡潔的校門,整肅的教學主樓,無一不體現出這所省級重點中學的濃厚的文化氛圍。就是這所孕育和造就土鄉建設人才的搖籃,學校在第二十屆全國物理競賽中獲得國家級一等獎2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5名,獲獎率全省第一的優異成績。2004年又給土鄉人民奉獻了一個驚喜——文科班王軍同學摘取了青海省文科狀元的桂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