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1930年10月,于洋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1936年,闖關東的父親病死關外,家鄉又遭災,迫使母親帶著他流落到東北。在長春,他遭受過孤兒院的虐侍,也飽嘗過流浪街頭的悽苦。直到替人做傭人的母親攢下點血汗錢,才把他送進國小讀書。1942年,偽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為一部兒童片挑選臨時兒童演員,于洋抱著自己找些活路以減輕母親負擔的心理經人介紹去應試,結果被選中。於是,在半工半讀生活中,他接觸了電影表演 。
1945年,在八路軍中工作多年的哥哥隨部隊來到長春,找到了他,並引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他參加革命隊伍後,當過公安戰線上的偵察員,參加過土改運動,以後又作為解放軍的文化幹事,參加過四平保衛戰、長春圍殲戰,並在某部炮兵團獲得過四野頒發的渡江戰役紀念章;同年,從長春市文化中學肄業。
演藝經歷
![于洋](/img/5/778/wZwpmL2MDOwcjM1UTOzQz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1k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947年11月,于洋來到興山的東北電影製片廠, 並參演了個人首部電影《留下他打老蔣》,在片中飾演解放軍連長 。1948年,參演由王濱執導的劇情電影《橋》,在片中飾演青年工人吳一竹 。
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出演由凌子風執導的劇情電影《中華女兒》 。1950年,與楊靜搭檔主演根據陶純原著《楊桂香鼓詞》改編的劇情電影《衛國保家》。1951年,與藍馬、桑夫聯合出演劇情電影《走向新中國》 。1953年,與馮奇合作主演劇情電影《山間鈴響馬幫來》,在片中飾演苗族青年、邊寨的聯防隊長黛烏 ;同年,參演劇情電影《葡萄熟了的時候》。
1955年,于洋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訓練班,集中學習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為主的現實主義表演理論。1958年,與王曉棠合作主演諜戰電影《英雄虎膽》,在片中飾演偵察科長曾泰 ;同年,出演劇情電影《飛越天險》;此外,還與魏鶴齡合作主演了劇情電影《生活的浪花》 。
1959年,與謝芳共同主演劇情電影《青春之歌》,該片改編自楊沫的同名長篇小說 ;同年,出演由李恩傑執導的劇情電影《礦燈》 。1960年,出演以游泳力爭上遊為題材的劇情電影《水上春秋》 。1961年,與高保成合作出演劇情電影《暴風驟雨》 。1963年,出演由謝添執導的兒童電影《小鈴鐺》。
1964年,與王蓓、史進聯合主演劇情電影《大浪淘沙》,在片中飾演耿直、倔強、勇於追求真理、願為真理而獻身的靳恭綬 。1974年,與中叔皇、張雁聯袂主演根據話劇《鋼鐵洪流》改編的劇情電影《火紅的年代》 。1975年,與楊雅琴、井立民聯合主演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劇情電影《第二個春天》 。
1976年,與胡朋共同主演劇情電影《反擊》。1977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萬里征途》上映。1980年,自導自演劇情電影《戴手銬的旅客》 。1989年,與方舒、鄧婕聯袂出演由岳千峰執導的犯罪電影《女賊》。
1993年,參演由於曉陽執導的劇情電影《大海風》。1998年,由其出演的劇情電影《昨日的承諾》上映 。2003年,在劇情電影《驚濤駭浪》中客串軍區司令員,該片以1998年大抗洪為背景 。2009年,與楊利偉、於藍聯合主演兒童電影《錦綉花園》 。
2010年,在現代愛情劇《天堂秀》中飾演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 ;同年,與秦怡合作主演的數字電影《金色驛站》上映 ;9月,于洋獲得第19屆金雞百花節終身成就獎 。2012年6月15日,由其出演的愛情電影《藍調海之戀》上映 。2018年,與劉流、閆學晶聯合出演都市劇《越活越來勁》 。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2018 | 越活越來勁 | 李二冬 | 劉流, 周英男 | 劉流 , 閆學晶 |
2012 | 藍調海之戀 | ---- | 鄭真 | 韓棟 , 王曉 |
2010 | 金色驛站 | ---- | 廣春蘭 | 秦怡 |
2009 | 錦綉花園 | ---- | 邱懷陽 | 楊利偉, 於藍 |
2003 | 驚濤駭浪 | ---- | ---- | ---- |
1998 | 昨日的承諾 | ---- | 楊在葆 | 楊在葆 |
1997 | 相逢在雨中 | ---- | 曾劍鋒 | 姚嘉 |
1993 | 大海風 | 齊廠長 | 於曉陽 | 周麗華 |
1993 | 拓荒者的足跡 | ---- | 蘇菲 | 焦晃, 王惠 |
1989 | 女賊 | ---- | 於曉陽 | 方舒, 鄧婕 |
1987 | 孤帆遠影 | ---- | ---- | ---- |
1985 | 駝峰上的愛 | ---- | ---- | ---- |
1984 | 騎士的榮譽 | ---- | ---- | ---- |
1982 | 大海在呼喚 | ---- | 于洋, 楊靜 | 張燕, 趙聯 |
1980 | 戴手銬的旅客 | ---- | 于洋 | 邵萬林 |
1977 | 萬里征途 | ---- | ---- | ---- |
1976 | 反擊 | 江濤 | 李文化 | 胡朋 |
1975 | 第二個春天 | 馮濤 | 桑弧, 王秀文 | 楊雅琴 |
1975 | 翦翦風 | ---- | 張美君 | 張冰玉, Ru-yu Chang |
1974 | 偵察兵 | 政委 | 李文化 | 王心剛, 金征源 |
1974 | 火紅的年代 | ---- | 傅超武, 孫永平 | 婁際成 |
1966 | 大浪淘沙 | ---- | 伊琳 | 劉冠雄, 史進 |
1963 | 小鈴鐺 | ---- | 謝添, 陳方千 | 石小滿, 馬佳 |
1961 | 暴風驟雨 | 肖隊長 | 謝鐵驪 | 高保成 |
1960 | 五彩路 | 浦巴 | 魏榮 | 李墨丹, 劉沛 |
1959 | 青春之歌 | ---- | 陳懷皚, 崔嵬 | 謝芳 |
1959 | 糧食 | 王團長 | 魏榮 | 張平, 秦漢 |
1959 | 水上春秋 | 華小龍 | 謝添 | 舒適 |
1959 | 飛越天險 | ---- | 李恩傑 | 張浩然, 李紫平, 周森冠 |
1958 | 生活的浪花 | ---- | 陳懷皚 | 楊靜, 魏鶴齡 |
1958 | 英雄虎膽 | ---- | 嚴寄洲, 郝光 | 王曉棠, 張勇手 |
1954 | 山間鈴響馬幫來 | ---- | 王為一 | 孫景璐, 馮奇 |
1953 | 葡萄熟了的時候 | ---- | 王家乙 | 杜德夫, 李百萬 |
1950 | 衛國保家 | ---- | 嚴恭 | 楊靜, 車毅 |
1942 | 迎春花 | ---- | 佐佐木康 | 李香蘭, 木暮實千代, 浦克 |
參演電視劇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2010 | 天堂秀 | 黃健中 | 陸毅, 韓智慧, 吳亞馨 |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1980年 | 《戴手銬的旅客》 | 電影 |
1977年 | 《萬里征途》 | 電影 |
獲獎記錄
金雞百花節 |
|
人物評價
于洋的外型展示出閃光的美感和令人回味無窮的藝術魅力,內心又是那么的晶瑩剔透和熱騰暖人。深邃的雙目、剛毅的雙頰、深情的雙唇、寬大而豪爽的雙肩和巨人般的體魄,對於某一類人物來說,不但與角色無比貼切,更讓其頓時升華到至善至美的程度。他與崔嵬相較,後者個性化充分,于洋略遜一籌,但于洋創造之形象,亦已足夠地栩栩如生。他不但有少見的某種類型形象的形體美,而且,其善於抑制那些與角色不很相合的部份,發揮那些相合的部份,進而讓形象對於每一部特定影片來說,都塑造得無與倫比和傲視同儕 (《四川戲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