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關

二線關

二線關,全稱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全長約90.2公里,是原特區與非特區的分隔線。是隨著經濟特區的成立而設立的,粵港、粵澳邊界管理線稱之為“一線”,深圳、珠海特區管理線稱之為“二線”,中國內地居民要想進入特區必須在所在地辦理好邊境通行證,否則將被拒之關外。深圳共有18條幹線道路橫跨二線關,經過梅林、布吉、南頭、同樂四大關口的公交線路共有165條,16個陸地關口日均通行車輛超過110萬輛次,到2013年日均進出人員超過500萬人次。

概述

地圖上的“二線關”地圖上的“二線關”

“二線關”全稱叫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由2.8米高的鐵絲網與巡邏公路構成,是特區與內地的分隔線。鐵絲網將深圳分割成兩部分:被它“網”住的327.5多平方公里是深圳經濟特區,外面是1600多平方公里的寶安和龍崗區。

深圳“二線關”共有163個武警執勤崗樓,設有24個耕作口,10個檢查站,另有90多公里的巡邏路。

2010年7月1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年之際,國務院正式批覆深圳經濟特區範圍延伸至深圳全市,“二線關”失去原有意義。但該批覆並未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批覆同時明確,“特區範圍擴大後,現有的特區管理線暫時保留,不再新設。”

由來

深圳羅湖區一、二線關相連線的鐵絲網。深圳羅湖區一、二線關相連線的鐵絲網。

二線關是中國政府設立的邊境管理區域線。最典型的是深圳特區與深圳市寶安、龍崗區的隔離網和檢查站。

1979年,中國政府批准建立深圳經濟特區,4年後,在東起小梅沙、西至寶安的南頭安樂村,開始架設一條長90.2公里、高2.8米的鐵絲網,這道90多公里長的鐵絲網將深圳分割成兩部分:被它“網”住的327.5多平方公里是深圳經濟特區,外面是1600多平方公里的寶安和龍崗區。

“鐵絲網”以及配套的巡邏公路,共同構成了沿用至今的深圳經濟特區陸地管理線。沿線開設的同樂等9個檢查站以及多個供當地農民出入的耕作口,由武警邊防人員駐守,對進入特區的人員和車輛進行檢查。

1985年起,許多前往深圳的內地人必經這一關,憑“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地區通行證”和居民身份證通過,就是當地人俗稱的“二線關”。

建設歷史

1、1983年12月深圳特區檢查站成立,開始對出入特區的人員和車輛實施檢查。

2、1998年在深圳市“兩會”期間,首次有代表和委員提出撤銷“二線關”的議案提案。

3、2000年6月國務院有關部門組成調研組,對深圳“二線關”調研結果是:並不影響深圳的經濟發展。

4、2003年全國“兩會”期間,原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炮轟“二線關”:每年用於“二線關”的費用高達幾千萬元。

5、2008年1月國務院調查組再次赴深調查“二線關”。據稱結論為2017年香港“普選”之前“10年之內不撤銷”二線關。

6、2009年5月獲批的深圳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方案中,明確“涉及到特區範圍、土地、金融等重要專項改革另行按程式報批”。

運行模式

二線關分布檢查站二線關分布檢查站

設定“二線關”是中國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產生的特定方法,邊檢站的管理是武裝警衛型的,對進入特區人員逐一實施嚴格檢查,證件手續必須完全符合才給予進入特區,證件手續不符的一律退出特區,每天都會有大量未辦好邊境證的旅客滯留在關口。根據原有規定,內地居民前往特區必須持身份證、開具單位證明、填寫申請表在所在地公安機關才能辦理邊境證,如果忘記辦理或漏帶邊境證則需要返回所在地重新辦理。

作用

二線關安檢口二線關安檢口

二線關自1986年啟用至2010年已有24年歷史,“二線關”在減輕邊境線壓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存在問題

二線關日均通行車輛超過逾百萬輛次,交通堵塞嚴重。2013年二線關日均通行車輛超過逾百萬輛次,交通堵塞嚴重。

1、現行管理跟不上特區經濟發展的要求。進出特區的人員、車輛逐年增多,特區內的建設不斷向外擴展,導致人、物大進大出與通關緩慢的矛盾,開放形勢與封閉管理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2、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機動車輛進出經濟特區查驗證制度反映強烈。

3、辦理邊防證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

4、耕作口的管理方式不便於民眾的進出、生產和生活。

5、實行《機動車輛進入特區優檢證》制度不利於中國共產黨和民眾關係。

改革措施

二線關檢查站二線關檢查站

廣東省邊防總隊宣布: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從2003年6月1日起,對深圳、珠海經濟特區管理線粵港澳邊界管理線的邊防管理工作進行改革,部分群體免辦通行證。

1、簡化辦證手續,內地居民前往深圳、珠海憑身份證直接申辦1年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管理區通行證》,取消介紹信等手續;

2、部分群體免辦《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管理區通行證》進入深圳、珠海特區。60歲以上男性公民、55歲以上女性公民直接憑居民身份證進入深圳、珠海特區;

3、取消《機動車輛進出經濟特區查驗證》及每車3元收費;

4、取消《車輛進入特區優檢證》及每年120元查驗管理費,實行《進入深圳、珠海特區特別公務車證》;

5、取消深圳、珠海兩地往返客運船舶人員的檢查;

6、放寬二線耕作口的通行限制,實行24小時通行;

7、取消沙頭角邊境特別管理區宵禁,區內實行24小時通行;

8、取消省內自定的下海作業證,在深圳、珠海周邊海域從事近海放排、養殖作業的民眾憑身份證(深圳、珠海以外居民憑邊防證)下海作業;

9、放寬部分地段和海域上山、下海旅遊限制,深圳鹽田、南澳等海域可劃定海上旅遊區,珠海萬山、桂山、擔桿休閒漁業摩托艇的馬力可適當放寬限制。

存廢之爭

梅林的二線關梅林的二線關鐵絲網

在深圳人眼裡,二線關將特區內外人為割裂開。關於二線關撤、不撤或北移的問題,有三個主要觀點:

不宜撤

二線關為深圳特區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也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探索起了保護試驗田的作用;二線關還為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應撤銷

理由是為了“適應中國入世後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發展”,為了“經濟特區與內地其他地區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性”,二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特區與內地的人員及貨物的交流,制約了特區建設的發展,二線關給過往的人們帶來很多的不便。

北移擴大

將深圳市龍崗、寶安兩區納入特區內,這樣才有利於深圳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擴展深圳的發展空間。

兩會提案

1998年,在深圳市“兩會”上,有代表和委員提出撤銷“二線關”的議案和提案,這也是最早關於“二線關”存廢的爭議。

2003年,“二線關”存廢的爭論達到最高峰。在當年的全國“兩會”上,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原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就炮轟“二線關”,表示深圳市政府每年用於“二線關”的費用高達幾千萬元。

除此之外,張育彪還認為,深圳交通擁堵的重要節點南頭、同樂、梅林、布吉四個二線關,一定程度上是由於特區內外接駁、設立檢查站造成的。

宣布撤銷

2013年4月19日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深圳市政府發改委2013年4月18日宣布,下半年將推動撤銷“二線關”工作。因二線關歸屬地方政府與部隊共同管理,撤銷申請仍需等待中央批覆。

長達80公里的“二線關”部分鐵絲網已拆除,港人進出較多的布吉檢查站和默林檢查站已取消人貨查驗,值班武警正待命撤離。

深圳市政府發改委18日在發布2013年白皮書中,將申請撤銷“二線關”作為深圳特區一體化新的三年計畫的首要工作。

撤銷原因

二線關對深圳城市發展產生了嚴重阻滯影響。

一是原有的查驗功能已大大弱化,阻塞交通。

現二線關共有18條幹線道路,其中默林、布吉、南頭、同樂四大關口日均通行車輛超過110萬輛次,日均進出人員超過500萬人次。

二是阻礙原特區內外的公共基礎設施統一接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