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安非他明

二甲基安非他明

1942年,德國化學家家Xuazăr Feng Xingseberg在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合成安非他命二次架構物二甲安非他命(dimethoxyamfetamine (DMA)),但是由於和安非他命效果相同,沒有差異性效果而被冷藏。1982年,華裔美國科學家Xiang Li 在實驗中發現,二甲安非他命(dimethoxyamfetamine (DMA))除了在上癮性上和非他命相同外,人體試驗中有著兩個顯著的差異。一是對中樞神經會產生作用,大幅度降低人體神經元透析率,從而使服用者暫時降低各種反應能力,對外界的刺激表現遲鈍;其次是大幅度提高睪丸酮的水平,使垂體的工作能力顯著提高,人體對性交的渴望能達到臨界值。

起源

安非他命首次合成是在1887年,由一位羅馬尼亞化學家Lazăr Edeleanu在德國柏林完成的。 他把這種化合物命名為苯丙胺。它是一類源於麻黃鹼的化合物。同年,日本人長井長義從麻黃中提取了苯丙胺。 直到1927年安非他命還未有作藥物使用的記載,第一位實驗了它的是精神類藥物學家Gordon Alles,他合成了安非他命並以自己試驗,只是為了尋找麻黃鹼的替代品。在1933年(或1934年),Smith, Kline & French公司開始銷售用於吸入器的安非他命揮發性基質,商標名Benzedrine。 這是一種緩解充血的藥物,爾後很快被用作其他用途。 M. H. Nathanson,一位洛杉磯物理學家,是最初使用安非他命用於科學研究的人之一。在1935年,他研究了55家醫院職員使用安非他命後的主觀感受,這些人都服用了20mg的Benzedrine。藥物的兩種普遍效果便是心情愉悅、疲勞減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安非他命被廣泛用於前線士兵以抑制疲勞和增加警覺度。數十年的濫用狀況使FDA禁止了Benzedrine吸入器,並在1965年限制了安非他命的處方用量,但非治療使用依然泛濫。1971年,安非他命成為美國藥品管制條例的表II類毒品。

毒性比較

資料來自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關於常見管制藥品其傷害性及成癮性比較, 包括煙、酒。

•中毒症狀包括多話、頭痛、錯亂、高燒、血壓上升、盜汗、瞳孔放大、食慾喪失。

•大劑量使用引起精神錯亂,思想障礙,類似妄想性精神分裂症,多疑、幻聽、被害妄想等,長期使用導致器官性腦綜合症。

•有高血壓及腦中風之危險。停用之脫癮症狀包括精神呆滯 、昏睡、易怒、煩躁不安、憂鬱,有自殺之傾向。

•有高度性需求,使用時如發生性關係將極大緩解用藥副作用。停藥後個別提交報告顯示陰莖出現表皮膚顏色改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