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盛食器
年代:西漢
收藏:湖南省博物院
出土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
文物鑑賞:原裹有瑟衣。部件齊全,柱位清楚。25根絲弦繫於木枘,每根弦下有可移動的調音柱,底部兩端有共鳴窗。瑟有兩種彈奏方法,一是橫瑟於膝前,雙手並彈。二是將瑟一端置於膝上,另一端斜置於地,右手彈膝上一端的弦,左手按瑟面中部的弦。瑟的聲音富有感染力,能夠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故有舜帝南巡不返,帝妃湘靈垂淚鼓瑟的故事。此為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瑟,為研究古代音樂史及漢代樂器的演奏方法提供了非常可貴的實物資料,大大豐富了我們對於漢代音樂文化發展水平的了解。
相關詞條
-
彩漆二十五弦瑟
彩漆二十五弦瑟,又叫頌瑟。是弦樂器,分類是漆器,年代為周朝-戰國。
主要內容 內容部份 -
二十五弦
二十五弦,典出《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二十五弦,古代由二十五根弦組成的一種琴瑟。後以“二...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
戰國彩漆二十五弦瑟
戰國彩漆二十五弦瑟,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長167.3厘米,中高13.7厘米,寬42.2厘米,兩側高11.1厘米,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
西漢黑漆二十五弦瑟
西漢黑漆二十五弦瑟是西漢的一種漆器。
【名稱】 【類別】 【年代】 【文物原屬】 【文物現狀】 -
瑟[撥弦樂器]
瑟,中國傳統彈弦樂器,共有二十五根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古瑟形制大體相同,瑟體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體中空,體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
起源 歷史發展 形制 製作方法 與箏的區別 -
錦瑟[唐代李商隱詩作]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堪稱最享盛名。詩題“錦瑟”,但並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此詩創作於李商隱妻子死後...
原詩 注釋 翻譯 詩詞鑑賞 各家解讀 -
錦瑟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堪稱最享盛名。詩題“錦瑟”,但並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此詩創作於李商隱妻子死後...
原詩 注釋 翻譯 詩詞鑑賞 各家解讀 -
《錦瑟》
《錦瑟》是李商隱的一首七言律詩。以其神秘之美傾倒了多少讀者,問時也難倒多少專家和學者。正如金人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所說"一篇《錦瑟》解人難"。
原文 賞析一 賞析二 賞析三 創作背景 -
瑟[漢字]
瑟,中國傳統撥弦樂器。形狀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細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另指古水名,指今河南省羅山縣...
基本信息 漢字演變 詳細釋義 常用詞語 古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