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二至

“二分二至”是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祖國傳統曆法中“二十四節氣”的四個節氣。我國的傳統曆法是配有乾支紀時(六十甲子60進制紀時法,包括六十甲子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陽曆(太陽曆)和陰曆(即太陰曆,即以月亮的周期性盈虧為標誌和周期的曆法)的陰陽合曆,其中的陽曆成分就是“二十四節氣”。嚴格說來,“二十四”節氣僅指時刻,在我國傳統曆法中,將黃道分為24段,每段15°,這樣黃道上就有24個節點,其中黃經0°、90°、180°、270°的節點就是春分點、夏至點、秋分點、冬至點,太陽在黃道上運行,過這些節點的時刻就是24節氣。所以,“二分二至”是指四個時刻,“二分二至點”則是黃道上的四個節點,至於“二分二至日”則是“二分二至”這四個節氣分別所在的那一天了。關於上述三個概念的關係可以這樣表述:在“二分二至日”里的“二分二至”時,太陽位於黃道上的“二分二至點”。

概述

二分二至 二分二至

由於“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曆法中的陽曆成分,因而“二十四節氣”與現在通用的“公曆”(陽曆的一種)日期是相對固定的。流傳甚廣的下面的一則順口溜反映了這種對應關係: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計算方法

由於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定的,因此節氣與公曆一樣是一種陽曆。故每年的節氣基本與公曆日期相對應:

上半年6、21,下半年9、23,

最多相差一、兩天。

二分二至其實就是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的合稱,南北半球的這四個點日期不一致,但可以這樣來認識:

如果在北半球,

3月19日,或20日,或21日,春分----當太陽直射在赤道並開始向北回歸線移動時,就是每年的3月20日,是為中國農曆的春分;

6月21日或22日,夏至----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並開始向赤道回歸時,就是每年6月21日,是為中國農曆的夏至日,這一天北半球進入盛夏;

9月22日或23日,秋分----當太陽從北回歸線回歸,直射赤道,並向南回歸線移動時,就是每年的9月23日,是為中國農曆的秋分,北半球因為太陽照射時間變短,照射角度越來越大,逐漸轉涼;

12月21日,或22日,或23日,冬至----當太陽到達其最南端的直射點——南回歸線時,就是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是為中國農曆的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日照最短的一天,天氣變得寒冷。

在南半球剛好相反!

二分二至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地球在自轉的同時繞太陽公轉,使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做回歸運動所致。

由於地球自轉和公轉不在同一個水平面內,當地球繞日公轉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的位置也在不斷的變化:

每年的3月21日左右,當太陽直射點剛好直射在赤道上時,全球所有地區在一年中第一次晝夜等長,南北半球也第一次受到相等的太陽輻射,這一天是春分日;

地球繼續繞日公轉,到每年的6月22日左右,太陽直射到地球上的直射點達到一年中所能達到的最北端,即23°26′N。此時北半球是一年中太陽輻射最多的一天,相應的南半球所受太陽輻射是一年中最少的時候,這一天就是夏至日;

在達到最北直射點後,太陽直射向南運動,當再一次直射赤道時,全球所有地區在一年中第二次晝夜等長,南北半球在一年中第二次受到相同的太陽輻射,這種情況出現在每年的9月23日左右,是為秋分日;

冬至與夏至全球太陽輻射強度與分布的差異 冬至與夏至全球太陽輻射強度與分布的差異
2007年正午太陽(黃)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 2007年正午太陽(黃)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

太陽直射點繼續向南運動,當到達其所能到達的最南端時,南半球是一年中太陽輻射最多的一天,相應的北半球所受太陽輻射是一年中最少的時候,此時太陽直射緯度是23°26′S,日期是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這就是冬至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