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縣四寶

乾縣四寶

乾縣四寶包括鍋 盔、掛 面、餷 酥、豆腐腦,均為唐代修築乾陵時兵士們機緣巧合發明和創造的,流傳至今成為乾縣頗負盛名的小吃。

鍋 盔

頗負盛名。相傳唐代修築乾陵時,工程浩大,士卒甚眾,做飯困難,兵士們有人用頭盔做鍋,燒烤麵餅,頗為好吃,這一辦法便於工作在地上傳開來。後以人們改進,發展成今天用平底鐵鍋烙成的“鍋盔”饃,現在的乾州鍋盔,取精細麥面,做成直徑八寸,厚六分的圓餅,用爐火上烘下烤。烤成後外表黃白相間,內瓤起層,聞則幽香,食則甘美,久放不壞,便於攜帶。

掛麵

乾縣四寶 乾縣四寶

乾縣掛麵用精粉手工製作,細若髮絲,潔白光韌。先在開水中煮熟撈出,在涼開水中衝過,再撈成小撮,調成酸湯,以雞蛋洛餅,嫩韭菜、白菜心切碎做為“漂稍”澆在撈好的麵條中,做也叫“澆湯麵”,酸香可口,滋味鮮美。

乾縣掛麵講究的是旺、煎、稀,即油旺、湯煎、面稀。因其一碗只有一筷頭面,故稱其為“一口香”。由於僅吃麵不喝湯,即有“吃三十碗才抬頭”之說,如佐以乾縣人獨創的醬辣子,更是餘味無窮。

相傳修建乾陵時,士卒和民工,不分酷暑嚴寒日夜苦幹,當地民眾為使他們能吃上麵條,便把擀好切細的麵條搭在竹桿曬乾切斷捆把,連同調好的酸湯送到工地,讓士卒和民工在勞動之餘,下麵食用。

餷 酥

也是乾縣著名小吃,用馬油和面,包以冰糖,青紅絲、綿白糖作餡,入鍋油煎,餅即發起成泡,顏色金黃,香酥可口。據傳餷酥原為宮中食品,唐代祭祀乾陵時作為供品敬獻,隨之流傳到民間。因馬油難得,故今多以大油代之。

豆腐腦

傳說,修築乾陵時士卒工匠們用黃豆磨成豆漿,沖沸後飲用,後來有人不慎將石膏掉入豆漿中,豆漿即凝結,有人放膽去嘗,很是好吃。此後便有意在作好的豆漿中加適量石膏讓其凝結,一種新的食品就這樣產生了。因見其狀酷似腦髓,故起名豆腐腦。一直流傳至今。乾縣豆腐腦由於水質特別,製成後顏色雪白,柔嫩光潔,翻而不散,攪而不斷。再加上調料講究,醋用大香、桂皮熬過,辣麵用菜油澆開潑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