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52年乾縣政府接收“藝聲社”,改名“乾縣人民劇團” 。
1954年7月,由張建中、劉應中等老藝人發起,在工商界人士贊助下,自籌資金辦起了“燈塔劇社”,1955年1月,改名為“和平劇團”。當時有演職人員63名,縣上派工商聯強國希任團長。但由於當時資金不足,服裝道具簡陋,租賃武功眉安村破舊箱底湊合演出,且陣容不齊,藝人不和,入不敷出。1955年下半年,縣政府對劇團進行了一次整頓,派葛振川任劇團指導員,使劇團工作較前有了明顯好轉。 1956年4月,為貫徹黨的“支持地方文化建設”精神,原陝西省人民劇團向乾縣劇團調了郭維民、李思民、叢義民、王月亭、趙琴芳、車秀花、馬雲玲、王碧雲等20餘人。對原“和平劇團”進行了精簡下放,正式定名“乾縣人民劇團”,戲劇質量較前提高,經濟收入大幅度上升,以團養團,且略有節餘。
1958年,乾、禮、永三縣合併,劇團改為“乾縣第二人民劇團”。派胡廣才、楊森林任支部書記,團長周希文,王碧雲任副團長。在上級有關挖掘地方劇種精神的鼓舞下,經過一年努力,皮影戲弦板腔搬上大戲舞台。並於1959年以新排弦板腔《紫金簪》參加陝西省地方戲曲會演,引起了注目和轟動。並決定把劇團改名為“乾縣弦板腔劇團”。1959-1962年兩次到西安進行專業培訓,由於得到名導演惠濟民、郭朝中、王俊鵬等名家指導,排練過程中更有教練楊福明、張景民、何俊民及板板戲名老藝人郝振安、馬懷玉、陳文蔚、王天德等長期的心血澆灌,培育出楊巧言、高秀芳、李思民、許俊峰、劉智民、丁碧霞等一批優秀演員。1960年陝西省文化局舉薦“乾縣弦板腔劇團”赴甘肅、青海、寧夏等地作巡迴演出,蜚聲西北,影響很大。弦板戲《九聯珠》“困營”一場中宋振甫扮演者王碧雲唱段,《紫金簪》劇中“哭簪”一場高寄玉扮演者車秀花唱段;“三女告狀”一場中的扮演者車秀花、趙琴芳、王月亭的唱段均被錄製成唱片,多次在陝西省電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 十年“動亂”,劇團遭劫,古典戲的停演,迫使大部分很有造詣的演員離開舞台。
1977年傳統劇解凍,劇團陣容雖較前大為遜色,但生機復甦,強淑霞、稅曉玲、丁碧霞、胡線英、黎小雲等一批舞台新秀先後成長,優秀司鼓叢義民、許新平、張俊中,二弦演奏員青年作曲者李育亭和青年舞美設計者祝光裕也獲好評。在新老演員的共同努力和緊密配合下,相繼恢復了保留劇目《紫金簪》《九聯珠》等,並以《紫金簪》參加了省1979年10月舉行的戲曲會演。編劇張漢、丁明獲得創作二等獎。1978年張漢新編歷史劇《白馬血盟》參加了鹹陽地區創作調演,獲創作一等獎,並參加省會演;祝光裕獲布景一等獎;李育亭獲音樂二等獎;劉智民、賈希成獲導演三等獎;稅曉玲、黎小雲獲演員三等獎;《紫金簪》全劇被省電視台電台錄像錄音。當時張振清任團長,劉智民、張文孝任副團長,這一時期劇團社會、經濟效益獲雙豐收。1982年,演員強淑霞、演奏員李育亭等參加“長安音樂會”。《智取威虎山》“深山問苦”中常寶唱腔選段、《白馬血盟》中戚夫人唱腔選段、《紫金簪》中“哭簪”選段,被拍成電視錄像片,多次在省電視台播放。
1983年5月,縣政府決定將劇團分兩個隊,一隊由黃振武、馬敬武分別任正副隊長,由強淑霞、許俊峰、李思民等60人組成,主要節目有《劈山救母》《奪錦樓》等。二隊由劉智民任隊長,以稅曉玲、丁碧霞等80名學生為主,排練、整理《金鱗記》《穆柯寨》《紫金簪》等戲,演出於陝甘兩省。1984年改隊為團,一團由馬敬武任團長,強淑霞、許俊峰任副團長,二團由劉智民任團長。1986年一團以張漢創作的《萬壽屏》一劇參加市上會演,劇本和演出均獲獎。 1987年,兩團合為一團,團長劉智民,業務股長賈西城,副股長李思民、弋志軍。排出《四姐臨凡》,省電視台錄像播放。
榮譽
1988年以副飛社主演的《拾黃金》參加市上會演,獲演員一等獎,參加西北五省電視大賽獲三等獎。同期,以梁建國創作的《人鬼情》參加市上會演,演員稅曉玲獲得一等獎,周峰獲二等獎,陳晨獲三等獎,劉智民、弋志軍以演唱弦板腔獲省電台《鐘樓杯》一等獎,稅曉玲獲三等獎。
未了弘揚民族文化復興“弦板腔”藝術,從2003年開始乾縣縣委、縣政府採取措施加大對劇團的投入,使瀕臨倒閉的劇團重新煥發了生機,並於去年成功將“弦板腔”申報列入國務院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