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種中文名:乾淨杜鵑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deterile Franch.
種別名:
國內分布:產陝西太白山、四川東北部。生於海拔2 500—2 900米的山坡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巫溪。
海 拔:2500-2900
命名來源:(秦嶺植物志)【journ .de bot. 12: 260. 1898】
中國植物志:57(2):206
亞組中文名:大理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Taliensia Sleumer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常綠小灌木,高0.4—1米;幼枝密被紅棕色絨毛,直徑5—6毫米;老枝暗灰色, 無毛,芽鱗宿存。葉厚革質,常3—6枚集生於小枝頂端,葉片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3—6厘米,寬1--2厘米,先端鈍圓,具短小尖頭,基部近截形或微心形,邊緣反卷,上面深綠色, 略具光澤,初被腺毛,後坐無毛, 中脈凹入, 多少呈泡狀粗皺紋, 側脈約12對,下面密被一層綿毛狀毛被, 山紅棕色的分枝毛組成,成葉多脫落;葉柄短,長3—4毫米,密被紅棕色絨毛。頂生密集的傘形花序, 有花4—8朵,總軸極短; 花梗長1--1.5厘米,密被釘棕色柔毛和腺毛;花萼膜質,5深裂, 裂片卵狀披針形, 長4—5毫米,頂端急尖,外面密被柔毛和短柄腺體,邊緣具腺頭睫毛; 花冠鐘形, 長2.5—3厘米,粉紅色, 內面向上具深紅色斑點,基部被短柔毛,裂片5, 近圓形, 長0.8—1厘米, 寬1.2--1.5厘米,頂端微缺;雄蕊10,不等長,長1.3—2厘米,花絲向下扁平, 基部密被白色短柔毛,花葯橢圓形,淡黃褐色,長2毫米;子房圓錐形, 氏5毫米,密被紅棕色長柔毛,混生短柄腺體,花柱長約2厘米,基部具短柄腺體,柱頭盤狀。蒴果圓柱形,長1.2厘米,直徑5毫米,被殘存的柔毛和腺毛。 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產地分布
產陝西太白山、四川東北部。生於海拔2 500—2 900米的山坡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巫溪。
本種提示
本種枝條具宿存的芽鱗,這與卷葉杜鵑R.roxieanum Forrest相同,但本種葉較小,通常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長3--6厘米,上面葉脈凹入呈粗皺紋,花序下的苞片多少宿存;花萼較大,裂片長4—5毫米,與卷葉杜鵑不同。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detersile Franch.In Journ.De Bot. 12:260 1898; Hcmsl. EtWils. In Kew Bull. Misc. Inform. 1910:107. 1910;Millaris, Rhodod. 154. 1917;Wils。 In Journ. Arn.Arb. 5;90. 1924;Tagg in Stevenson,Spec. Rhodod 641.1930;Cullen et Chamb. In Not. Bot. Gard. Edinb. 36:119. 1978:Chamb. InNot.Bot.Gard.Edinb.39:337. 1982;秦嶺植物志1(4):18,圖20,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