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乞[乞,讀音作qí(ㄑㄧˊ),亦可讀作qì(ㄑㄧˋ),但不可讀作qǐ(ㄑㄧˇ)]遷徙分布
乞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太原、河南、汝陽為郡望。今河北省的南宮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湖南省的懷化市,雲南省的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開元市、景東縣,江西省的信豐市,四川省的內江市、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的黔東南等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榕江等地,均有乞氏族人分布。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遠古炎帝後裔氐羌乞族,屬於以氏族名稱為氏。據史籍《山海經·海內經》記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壤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意思就是:炎帝的妻子是赤水氏的女兒聽襖,炎帝與聽襖生下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祝融,祝融被謫罰到江水一帶,生下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的頭頂是方的,仍在江水一帶居住。共工還生了一個兒子叫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了十二個兒子,均以一年的十二個月命名。在《山海經》中又記載道:“伯夷生西嶽,西嶽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乞氏”。就是說,先龍的後裔就是氐羌,氐羌向西嶽先龍請求姓氏,先龍就乾脆稱他為“乞”,成為氐羌一族最原始的姓氏。以後,以氐羌族衍化的諸多歷史上的民族,如仡佬族、革族、仡佤族、仡尤族(瑤族)、仡熊族(功族)等,皆以原祖的姓氏“乞”為族名,他們在唐、宋朝時期被稱為“仡伶”、“伶人”,共尊伯夷為族祖。在氐羌所形成的漢族中,就有楊氏、包氏、岳氏等等姓氏,如兩宋之際的民族英雄岳飛,其先祖就源於氐羌。迄今,乞氏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彝族、苗族、瑤族、仡佬族、阿佤族等少數民族中皆有,今為南方乞氏主體,讀音作qí(ㄑㄧˊ)。姜姓乞氏族人皆尊奉先龍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漢朝時期鮮卑拓跋部乞伏氏族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關於鮮卑族的形成,大多數學者認為是由最早活動於大鮮卑山(今大興安嶺北端,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的嘎仙洞)地區的拓跋氏族為核心,融合了東胡的其他氏族部落而逐漸形成的。拓跋氏族自西漢末,始由大鮮卑山遷至鮮卑山(今內蒙古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中旗),並成為鮮卑族的核心。漢永元元年(公元89年),北匈奴被東漢王朝擊敗後,無力自復,蒙古高原被鮮卑族人所占,留在蒙古地區的十餘萬匈奴人皆被鮮卑族吸收。因此,鮮卑族人也是由許多民族成分構成的,以後形成各種各樣的鮮卑部落。而且後來鮮卑族人勢力逐漸強大,遂成為代匈奴而起的一個北方民族。在公元二世紀末,鮮卑部落大聯盟瓦解,一部分鮮卑部落自漠北向南遷至大陰山(今內蒙古陰山)山脈一代遊牧。當時遷至該處的有如弗斯、出連、叱盧、乞伏諸部。後各部共推源出高車的乞伏部的首領紇乾(鮮卑語,意為“依倚”)為大首領,稱之為乞伏可汗託鐸莫何。乞伏氏由此突顯於其他隴西鮮卑各部。公元266年,乞伏·佑鄰率領五千戶再南遷至夏緣(今寧夏北部),吞併了早就遷至高平川(今寧夏清水河流域)的鮮卑族鹿結部七萬餘落,勢力逐漸壯大。以後逐漸南遷,占據了到甘肅平涼、靖遠、隴西一帶。因此,這部分鮮卑人也被稱為隴西鮮卑,以乞伏鮮卑為主。隴西鮮卑後來又分為若干部落,部落長官稱酋長,部落聯盟首領稱可汗。可汗屬於世襲職務,從第一代可汗乞伏·紇乾經乞伏·佑鄰,其子乞伏·結權→子乞伏·利那→弟乞伏·祁→(利那子)乞伏·述延→子傉大寒→子乞伏·司繁。乞伏·司繁繼位不久,前秦建元七年(公元371年),前秦過君主苻堅派將軍王統率兵討伐。乞伏·司繁統領三萬騎兵在苑川抗擊,被王統打敗,乞伏·司繁投降苻堅。苻堅見乞伏·司繁的叔父乞伏·吐雷作戰勇敢,於是又以乞伏·吐雷為“勇士護軍,撫其部眾。”因乞伏·司繁屢建戰功,授使持節、都督討西胡諸軍事、鎮西將軍。乞伏·司繁死後,由其子乞伏·國仁代行其職。
乞伏·國仁後來在(公元385年)建立了強大一時的西秦王朝,乞伏氏成為高貴的顯族。直到到西秦永弘四年(公元431年),西秦國被胡夏國君主赫連·勃勃攻滅。西秦國滅亡後,其族人乞伏·軻彈、乞伏·千年投歸北涼,乞伏·跋跋、乞伏·延祚投歸夏國,而乞伏·曇達為羌人執送於胡夏過。赫連·定在渡黃河奪北涼河西之地時,為吐谷渾慕璝所滅,所率乞伏氏鮮卑族人等原西秦國降戶及赫連部人皆為吐谷渾虜去。因而,乞伏鮮卑有相當的一部分與吐谷渾部融合。後鮮卑拓拔部的北魏王朝又滅了北涼國,並逐吐谷渾部出隴右,散處於河隴地區的乞伏鮮卑均為北魏王朝所統治。乞伏氏、出連氏、叱盧氏、禿髮氏等,均成為北魏政權的“內入諸姓”和“四方諸姓”。此後,隨著北魏孝文帝堅決的漢化改革政策的有效實施,不論是在北朝作官為吏的上層,還是一般乞伏氏鮮卑人,都被融入漢族。
乞伏氏,又稱乞扶氏,其部眾後在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漢化改革政策中,皆改為漢字單姓乞氏、訖氏、伏氏、扶氏等,乞氏讀音作qì(ㄑㄧˋ)。該支乞氏族人大多尊奉乞伏·紇乾(乞伏可汗託鐸莫何)為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乞顏部主兒乞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主兒乞氏,亦稱主兒勤氏、月兒斤氏、禹兒乞氏等,源出蒙古乞顏部,蒙語為。孛兒只斤·鐵木真的四世祖叫乞顏·合布勒,他的長子為乞顏·斡勤巴兒合黑,曾以長子的身份挑選部眾百姓中最勇敢善戰者,建立了一個部族,稱主兒乞氏族,自己擔任氏族酋長。乞顏·斡勤巴兒合黑的兒子為乞顏·忽禿黑禿主兒乞,乞顏·忽禿黑禿主兒乞的兒子為主兒乞·撒察別乞、主兒乞·泰出二人,後成為主兒乞氏族的先祖。主兒乞氏族部眾驍勇善戰,勢力強盛,其後人形成為主兒乞氏族。在主兒乞·撒察別乞、主兒乞·泰出時代,兄弟倆率部依服於孛兒只斤·鐵木真,在孛兒只斤·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的戰爭中多立有戰功,後共推孛兒只斤·鐵木真為蒙古部總首領“成吉思汗”,頗受孛兒只斤·鐵木真的重用。後來,主兒乞·撒察別乞、主兒乞·泰出等人自恃族眾強盛、功勞卓著,不但傲過了頭,還屢與成吉思汗為難,最後發展到尋機襲擊了成吉思汗的後方老營,引起蒙古汗國內部的戰端。南宋寧宗趙擴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主兒乞氏族為成吉思汗所敗,部眾全部被併入蒙古乞顏部,成為大蒙古汗國的核心部落之一,後逐漸成為蒙古“黃金家族”中孛兒只斤氏、主兒乞氏、泰赤烏氏這三個核心姓氏之一。自元朝中葉開始,主兒乞氏部中即有人以部落稱謂的諧音漢字為漢姓者,稱乞氏。該支乞氏是今天北方地區的乞氏主體,實際上就是蒙古乞顏部的後裔、“黃金家族”一脈,姓氏讀音作qí(ㄑㄧˊ)。該支乞氏皆尊奉乞顏·忽禿黑禿主兒乞為得姓始祖。
第四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蔑里乞部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蔑里乞氏,以部落名稱為氏,亦稱蔑兒乞惕部,早期為乞顏部的宿敵,後來孛兒只斤·鐵木真在蒙古克烈部的支持下滅了蔑里乞部,吞併入蒙古部。蔑里乞部的著名代表人物,就是元朝末期的著名宰相、政治家、文學家蔑里乞·脫脫。蔑里乞·脫脫:公元1314~1355年,蒙古全名為蔑里乞·托克托蔑里乞,字大用。他自幼被托養在權傾一時的元朝宰相、伯父蔑里乞·伯顏家中,跟從浦江人、上都路學正吳直方學習文化。元順帝孛兒只斤·妥鏷貼睦爾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蔑里乞·脫脫出任同知宣政院事,遷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中書右丞相。當時蔑里乞·伯顏為中書右丞相,權傾朝野,一直為元順帝所忌。蔑里乞·脫脫恐受其累,便主動與元順帝密謀剷除幼養恩人、伯父蔑里乞·伯顏。在“入紹大統”八個年頭後,元順帝終於在元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罷黜了蔑里乞·伯顏,以清算元文宗系的勢力為起點,迎來了他親征自立的時期。元順帝先是任命蔑里乞·伯顏的弟弟蔑里乞·馬札兒台為右丞相,後又改任蔑里乞·脫脫為右丞相。這顯然是元順帝玩弄的過渡權術,以相互牽制各方勢力。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蔑里乞·脫脫兼任都總裁官,主持編纂了著名的《遼史》、《宋史》、《金史》這三部巨史,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歷史遺產。在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蔑里乞·脫脫因病辭職,到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又復職。這一時期,元順帝兩次任蔑里乞·脫脫為相,在蔑里乞·脫脫的主持下,元朝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大行文治,力求緩和各種社會矛盾,史稱“更化”。這些措施在糾正巴鄰·伯顏擅政時的倒行逆施、解緩尖銳的蒙漢民族危機、促進農業生產等方面,均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蔑里乞·脫脫在當時被稱為“賢相”。之後,蔑里乞·脫脫親自率軍鎮壓了發生在徐州地區的“芝麻李”紅巾軍起義,並在極其殘忍屠城後收復徐州,因軍事上成就卓著,被元順帝敕封為太師,權力達到頂峰。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在蔑里乞·脫脫又率軍鎮壓高郵(今江蘇高郵)的張士誠起義軍,然而,在即將大敗張士誠於高郵城之際,一場導致他政治生涯結束的厄運降臨到他頭上:當時,皇太子因不滿“未授冊寶之禮”,便陰謀支持禮部尚書康里·哈麻彈劾主持朝政的蔑里乞·脫脫,致使蔑里乞·脫脫被革職罷相,更換了鎮壓張士誠義軍的元軍主帥。臨陣換將,兵家大忌,張士誠就此逃過一劫。在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農曆12月,皇太子與康里·哈麻又合謀矯詔,逼使蔑里乞·脫脫被流放雲南,並於路途之上被康里·哈麻派人用藥酒將其謀害。蔑里乞·脫脫的慘死,使得他殫精竭慮修補元王朝統治的所有堤壩付諸決潰,也成為元王朝走向徹底滅亡的真正歷史轉折點。儘管其後元順帝明白了皇太子與康里·哈麻之謀,又為蔑里乞·脫脫昭雪,恢復官爵,然而此時整個元王朝已經屋漏難補了。苟延殘喘了六年後。在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腐朽的元朝終被明太祖朱元璋所滅。
在蔑里乞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部落稱謂的諧音漢字為漢姓乞氏、穆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其乞氏的姓氏讀音作qí(ㄑㄧˊ)。改支乞氏族人大多尊奉蔑里乞·脫脫(蔑里乞·托克托蔑里乞)為得姓始祖。
第五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乞丹氏部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蒙古族乞丹氏,全稱為希日·乞丹氏,為蒙古族喀爾喀部的一個分支,蒙語為,世居察哈爾草原(),其後裔子孫中有冠以漢姓乞氏、黃氏者。蒙古族喀爾喀部另有一個分支為乞丹斯氏,蒙語為,其後裔子孫中亦有冠漢姓為乞氏、陳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乞氏的姓氏讀音作qí(ㄑㄧˊ)。
第六個淵源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完顏部金太宗完顏晟,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金太宗完顏晟:公元1075~1135年,女真名為完顏·吳乞買、完顏·烏乞邁、完顏·吳乞馬,是金國政權的第二代君主。金太宗是金世祖完顏·劾里缽的第四子,金太祖完顏旻(完顏·阿骨打)的弟弟,曾竭力輔佐金太祖建立了金國政權。北宋徽宗趙佶政和五年(金太祖收國元年,公元1115年)農曆7月,完顏晟出任諳班(大)勃極烈,掌理內政。北宋宣和五年(金天輔七年,公元1123年),金太祖病逝,完顏晟繼皇位,為金太宗,改元“天會”。次年,金太宗立驛站,自京師至南京每五十里置一驛。為集中力量滅遼侵宋,金太宗採取與西夏政權割地議和的政策,以下寨以北、陰山以南、乙室耶刺部吐祿濼西之地與西夏,西夏奉表稱藩。北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公元1125年),金太宗在宋軍協助下出兵擊潰了遼國主力,擒大遼天祚帝,降封為海濱王,遼國滅亡,其間,金太宗看出了北宋王朝的極端衰弱和腐敗,遂決定一鼓作氣滅北宋王朝。農曆10月,金太宗遣大軍南下攻北宋王朝,收大批漢族士大夫任州縣地方官。到了北宋欽宗趙桓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公元1126年),金軍大軍包圍北宋京師汴京,北宋欽宗遣使求和,繼而投降。北宋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公元1126年)農曆2月,金太宗降北宋徽宗、欽宗二人為庶人。農曆4月,擄北宋二帝北歸,北宋王朝就此滅亡。農曆12月,再次遣兵伐南宋小王朝。南宋高宗趙構建炎四年(金天會七年,公元1129年),金太宗逼迫南宋高宗南逃建康(今江蘇南京)、杭州、越州、明州,入海逃溫州。南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公元1130年),金太宗命北宋叛臣、殿中侍御使、河北提刑官劉豫為傀儡大齊國皇帝,世修子禮,並建都於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作為金國政權的屬邦國,漢史稱其為“偽齊”、“兒皇帝”。金太宗在位期間,積極改革女真民族特有的勃極烈制度,建立中樞軍政機構,政治上創建了各種典章制度,頒布官制,在原漢地採用漢官制,經濟上實行受田、賦稅等措施。到了晚年,金太宗改變了女真族兄終弟及的相制,改立金太祖之孫完顏亶(完顏·合刺、完顏·曷刺馬)為繼承人,是為金熙宗。南宋紹興五年(金天會十三年,公元1135年),金太宗病逝,金熙宗尊謚為“文烈皇帝”。到了南宋紹興十五年(金皇統五年,公元1145年),金熙宗又增改其諡號為“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在當時所有的少數民族政權中,其諡號堪稱是相當長的。在中國歷史上,金太宗雄才大略,實現了以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攻滅漢族王朝統治的史實,滅了北宋王朝,為五百一十八年後的滿清政權再次入關開創了先河。
在金太宗的後裔子孫中,有支庶後代以先祖女真祖名字的諧音漢字為漢姓者,稱烏乞買氏,亦稱吳乞馬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乞氏、烏氏、吳氏等,世代相傳至今,後有不少乞氏改為諧音漢姓齊氏。該支乞氏史稱女真皇族正宗,姓氏讀音作qì(ㄑㄧˋ)。
第七個淵源
源於羌族,出自漢、唐時期西南地區西羌部落,屬於以部落別稱漢化為氏。西羌乞氏一族,出自漢、唐以後分布於中國西南各地的支裔,當時皆冠以“仡”,稱仡羌。到了宋朝時期,仡羌被改稱為“仡伶”,簡稱“仡人”、“伶人”。著名南宋詞人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記載:“湖南辰、沅、靖三州境內,雜處‘仡伶’”。在史籍《宋史·西南溪洞諸蠻傳》中也記載:“乾道十一年(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沅州生界仡伶副峒官吳自由子三人,貨丹砂麻陽縣,巡檢唐人傑誣為盜,執之送獄,自由率峒官楊友祿等謀為亂”。顯然,至遲南宋初葉,“仡伶”即作為單一的民族稱謂被載入史冊,散居於今懷化、黔陽、芷江、新晃、會同、靖州、通道、綏寧、天柱、玉屏、錦屏、黎平等縣。當時仡伶部勢力之大,在諸蠻中“惟仡伶頗強,習戰鬥,他時或能為邊患。”在南宋時期至元朝初期,仡伶部的楊氏、吳氏各霸一方。吳氏家族據占沅州,成為今新晃、芷江侗族的先民;楊氏家族占據靖州,成為今通道、靖州、會同、綏寧、三江、黎平侗族的先民。在宋朝時期,侗、仡伶本來是兩個不同的民族。侗族人因雜居於沅水流域的溪洞中,其中有很多揚越人、乾越人、烏滸人、僚人、駱越人,甚至漢族人互相雜居通婚,以後逐漸融合成為一個新的民族。到了明、清時期,侗組人大力繁衍而仡伶人迅速衰微。因為仡伶人的一部融入了漢族,其他的大多數則融入了侗族,故而到了民國時期,“仡伶”、“仡人”、“伶人”這種民族稱謂徹底消失了。在宋、元、明、清的中央政府大力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仡伶”逐漸流改為漢姓,其中有稱仡氏、以及簡筆的乞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西嶽先龍、乞伏·紇乾、乞顏·忽禿黑禿主兒乞、蔑里乞·脫脫(蔑里乞·托克托蔑里乞)、完顏晟(完顏·烏乞買、完顏·吳乞馬、完顏·烏乞邁)。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古稱“太原”有二:①商末周初的太原又稱“大原”,故址在周之西鄙涇洛之北,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北部地區,中心區域在固原市古大原城遺址一帶。西周初期,周穆王出兵討伐西戎,曾一度打到太原,即指該地區。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汝陽郡:史料記載,五千多年前,神農炎帝與軒轅黃帝化干戈為玉帛,共同建立部落聯盟,一統天下,並在河南省汝陽縣境內的西泰山舉行祭天大典,標誌著中華民族的融合和凝結進入肇始階段。汝陽有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歷史文化悠久,既有仰韶文化,又有龍山文化。有杜康造酒遺址、杜康廟、鬼谷故里、魏明帝陵、雲夢山古軍校遺址等二十一處名勝古蹟。我國古代糧食酒釀造的鼻、被歷代帝於尊為“酒仙”的杜康,就是在汝陽杜康村首創了“秫酒”釀造之法,從而奠定了中國白酒釀造的基礎。戰國時期的楚國人鬼谷子,即道家尊奉的王禪,曾隱居在今汝陽城關雲夢山聚賢授道。西周,汝陽屬沈國地域。春秋,蔡昭侯十三年(乙未,公元前506年),沈國被蔡國所滅。縣境西部屬蔡國,東部屬頓國。楚昭王二十年(乙巳,公元前496年),楚滅頓國,後又滅蔡國。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朝時期在陽城(今舒莊鄉扶蘇寺)置縣,屬陳郡。陳勝、吳廣時期改陽城為扶蘇。西漢時期,汝陽屬豫州汝南郡,還有陽城、博陽共三縣。東漢時期,陽城縣改為征羌縣,汝陽縣未動。三國時期,廢征羌、樂家二縣,並歸汝陽縣,屬魏國、豫州、陳郡。晉朝時期縣名汝陽,屬豫州汝南郡。南北朝時期劉宋置汝陽郡,領汝陽、武津二縣。北魏時期復置征羌,汝陽郡領洱陽、武津、征羌三縣。南梁時期汝陽郡領睢陽、新汲、陳、蒙、崇義五縣。北齊時期郡廢,仍設汝陽縣,屬豫州。隋朝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分置溵水縣、汝陽縣。隋大業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廢汝陽縣入殷水縣。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河南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