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奔江

九龍奔江,又名“九龍灘”、“碎石灘”,古籍上也將其稱為“叱灘”、“黃魔灘”、“人鮓瓮“,由無數密集平行排列的侏羅系遂寧組砂岩石樑所構成,在《讀史方輿紀要》之中亦有記載。

簡介

三峽水庫蓄水前,每到枯水季節,在秭歸縣老縣城城下吒溪河口的長江江心,可以看到九條形似巨龍的石樑,頭朝江南,蜿延起伏地橫臥在江中。每到洪水季節,當江水淹沒江中巨石時,九道石樑傾刻便會象活了一樣,奔騰咆哮,大有乘風破浪、橫渡大江之勢,這便是三峽中有名的景觀――九龍奔江。現在,九龍奔江的景觀已經隨著三峽水庫的蓄水而消失。

名稱由來

九龍奔江,又名“九龍灘”、“碎石灘”,古籍上也將其稱為“叱灘”、“黃魔灘”、“人鮓瓮“,由無數密集平行排列的侏羅系遂寧組砂岩石樑所構成,長江水手稱其為“老虎石”或“紅石樑”,屬於中、洪水位的一類急灘。其中,九道蜿蜒起伏的石樑猶如九條巨龍,從長江的北岸直奔江心,故得名“九龍奔江”、“九龍灘”。九條石樑的長度,長則近400米,短則約150米左右,平均長約200米以上;相距不一,間隙有50至200米左右;總面積有0.2平方公里。

影響

由於有這九道石樑,洪水期間,江中漩渦密布、波濤翻滾,江邊無法建起一座讓輪船停泊的碼頭,因此長江上來往的客貨輪,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不在縣城所在地停靠,而求遠停靠在離縣城二十里外的香溪鎮
到了秋冬枯水季節,由於九道石樑聳立在江心,長江主航道被逼在靠南岸不足百米寬的狹窄通道里,為了上下船隻航行的安全,航道部門在歸州城的城樓上和城西的半山上各建了一個航標站,每當上游有船隻通過時,便升上航標球,通知上行的船隻暫時減速緩行,讓下行船隻通過後再向上游前進。
這裡還有一個十分罕見的現象,就是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在那九條石龍之間的叉港里,有一種樣似桃花的小生命在清清的江水中一閃一閃地浮動,這就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謎一樣的生物——桃花魚。 這種小生命隨桃花開而現,隨桃花謝而亡。據說桃花魚僅在秭歸和武昌的梁子湖被發現過。關於桃花魚,至今還有好多謎題等待人們去探索。

典籍記載

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曾解釋:“叱灘,水石相激,如噴叱聲。”叱灘分為上、中、下三叱,關於其水情,嘉靖二十二年的《歸州志》記載:“叱灘,州西二里,……亦名黃魔灘,長石截然據江三之二。五、六月水勢噴薄聲若雷霆,為歸峽最險處。又載:“灘在雷鳴洞南,分為三叱。官槽口為上叱,雷鳴洞為中叱,黃牛口為下叱。舟行至此多覆,亦名人鮓瓮。”所謂“人鮓瓮”,意思就是醃人的罈子。
關於人鮓瓮之險,北宋文學家黃庭堅有詩云:“命輕人鮓瓮頭船,日瘦鬼門關外天”。南宋詩人范成大在《吳船錄》中這樣描述:“叱灘,其險又過東奔(註:指巫峽中的東奔灘)。土人云,黃魔神所為也。連線城下大灘,曰人鮓瓮,石橫臥,據江十七、八,從人船傾側,水入篷窗,危不濟。“?
九龍灘暗礁密布,水勢紊亂,陸游《入蜀記》載:險灘向東延續至秭歸城下,“州前即人鮓瓮。城中無尺寸平土,灘聲常如暴風雨至”。由於這裡水亂礁多,行船危險,古人們就杜撰出一些故事,把安全寄托在神仙庇佑之上。

相關傳說

傳說在唐代鹹通末年(874年),起居舍人肖逅與奸相韋保衡不和,被貶為播州(今貴州遵義)司馬。肖於當年過“九龍奔江”時,恰遇秋水暴漲,船被迫夜宿叱灘。晚上,一位自稱“黃魔神”的神仙託夢給於肖,保他平安過灘。後來肖逅重新入朝,官至宰相,封楚國公,出資在“九龍奔江”北岸修了一座“黃魔廟”。
關於“黃魔神”,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相傳宋代寇準在出任宰相前,曾擔任過巴東令。他赴任時曾乘船經過這裡,卻被捲入叱灘的渦流,情勢十分危急。正在這時,有一個黃面獠牙的山神忽然現身躍出水面,對他說:“以公有大德,特來相救,吾乃黃魔神也。”就這樣,黃魔神保佑寇準安全脫險。後來寇準出任宰相,請旨敕封黃魔神為“黃魔顯濟侯”。
但在舊社會,黃魔無力,九龍逞威,這裡經常沉船覆舟,不少船工水手淚灑江中,身葬魚腹。解放後,九龍灘雖經整治,炸掉了叱灘“滾子角”,疏通了逼水成漩的水下暗礁,但吃水較深的輪船仍無法在秭歸城傍岸。這就是川江沿岸的縣城中,唯獨秭歸歸州城沒有客輪通航的原因。
關於“九龍奔江”,古老相傳著這樣一個傳說:
古時候的秭歸,本叫夔子國,是個十年九旱、有種不收的地方。老百姓為了戰勝旱災,在一位老人張老龍的帶領下,打算把鮓溪水引上山,澆灌水田壩、向家灣、彭家坡的田地。
誰知道這件事被住在夔城的夔巫知道了,他最喜歡天旱,因為一天旱,人們就要請他去求雨。他想:“要是堰溝修成了,誰還請我去求雨呢?”於是趕快跑去報告夔王說:“大王,禍事來了!有個張老龍,帶著老百姓在修堰溝,要是這堰溝修成了,就會破了夔國的風水,敗了寶地的靈氣,危及大王子孫呀!”夔王一聽,大怒道:“這還了得?快把他殺了!”
張老龍果真被夔王給殺了,他的九個兒子張大龍、張二龍、張三龍……張九龍收回父親的屍體,哭了九天后都決心為父報仇,繼承父親治水的遺志。就在這時候,彭家坡的彭祖老大爺弔孝來了,他見九兄弟哭得這般傷心,便說:“你們想繼承父志,報父仇,真是孝順孩子。莫哭,莫哭!我來教你們一個法子,一可報仇除夔巫,二可管雨災旱災。”
九兄弟一聽有法子,連忙止住哭問道:“什麼法子?”彭祖說:“就在夔城前面的江中,有蓮花三旋,這裡一到半夜子時,每個旋渦里便可開出一朵金蓮花來,如果把你們父親的屍體葬到中間那朵蓮花里,再在水塘里鬧上一百天,然後到江邊去喝一百口水,就可以成龍歸海、報仇滅災了。”
聽彭祖這么一說,九兄弟便連夜抬著棺材,來到江邊,等到半夜子時,只見三個旋渦里突然閃出三道金光,照亮了江面。接著,每個旋渦里出現了一個比碾盤還大的、光閃閃、水靈靈的蓮花苞兒來,那蓮花苞在旋渦里轉起來,飛快地旋轉著,慢慢兒得開放了。開得象一座小金鑾殿。這時,浪濤沒有了,旋渦沒有了,蓮花不旋轉了,一陣陣奇異的清香,隨著金光在江面飄散。九龍弟兄都看呆了,差一點忘了埋葬父親的事。這時棺材來連響三聲,他們才趕快把它放進去,那金蓮百年不便一瓣瓣兒、一層層兒的收攏來,包住棺材,然後慢慢的沉下去了。旋渦又旋起來,江面逐漸回復到黑暗之中。
這時候,睡得正香的夔王猛地一震,摔倒在地。他覺得十分奇怪,第二天一早就召來夔巫,讓他算一算有何吉凶。
夔巫掐了三十三回指頭,拍了六十六下腦袋,轉了九十九轉眼珠,驚慌失措的說:“大王,禍事來了,昨夜有人在我們的風水寶地蓮花三旋里下祖先屍骨,因此引起龍庭震動。”
夔王問:“那會發生什麼事呢?”
夔巫說:“哎呀,那可不得了!要是把那人葬在這裡,他的後人就會成龍了,倘若這龍到了江中,直奔夔城,那夔城不就淹沒了?若順江而下,撞倒雞籠山,堵了西陵峽,那我們這裡不就成汪洋大海了?哎呀,大王你和我,還有所有的百姓都會死無葬身之地呀!”
夔王一聽,氣得不得了:“他們是誰?!快給我抓起來斬了!”
夔巫轉了三十三道圈,仰了六十六次腦袋,擦了九十九次眼睛,才報告說:“啟稟大王,小臣窺見西北天空有一團黑氣,但就是看不清他們的樣子,容小臣慢慢查探。”
夔巫哪裡會看得清呢?原來九龍兄弟葬父回家後,就按彭祖的辦法,跳進了門前清水堰塘里鑽上鑽下,直鬧得堰塘昏天黑地。九龍兄弟在水裡鬧了九十九天,身上開始長鱗了,卻沒想到他們在水中鑽來鑽去,把天數記錯了,才過了九十九天卻以為過了一百天,便動身向江邊走去。
這九弟兄不在水裡鬧了,水色清了,天色也清了,隨時注意天空的夔巫也看清楚了,便趕快去稟告夔王,作好了布署。
這時候,九龍兄弟還在江邊喝著水,想快點喝完這一百口水好替父親報仇,並且改變夔子國連年旱災的慘況。他們喝了三十三口水,四肢就發硬了;喝了五十五口水,嘴下就生出須來,頭上也長出角來;喝了七十七口水,身子就慢慢長大,屁股也長成龍尾了。九龍兄弟一個個都變成了巨龍的樣子,就在這時候,夔巫帶著士兵們殺來了,可士兵們們看到九龍弟兄的樣子,都不敢上前,只好遠遠地用箭去射,可九龍兄弟只當是搔癢,繼續喝最後一口水。
可是狡猾的夔巫還派了另一路兵,在城內城外抓來一百隻黑狗殺了,把血裝在小船里,向蓮花三旋搖去,到了午時,他們就向中間那個旋渦里倒狗血,狗血剛倒完,九龍弟兄父親的棺材就漂出水面流走了。
這棺材一漂走,九龍兄弟便失去了護身法力,身子不由已地震動了一下。這時九龍兄弟已經喝了九十九口水,已經變成龍了,就差最後一口水沒飛騰起來。
突然,一支箭射到大龍背上,發出雷嗚般的響聲,大龍慘叫一聲,再也不能喝水了。那八個弟弟聽得哥哥的慘叫聲,心裡難過,嘴裡就都慢了點,也都沒喝完第一百口水,就都被射死了。
九龍兄弟死後,他們的屍體變成了九道大石樑,頭向江心,尾向後山,大有奔江過去,直搶楚王台之勢,這就是人們說的“九龍奔江”。它至今雄踞秭歸城西門外,仍有躍躍欲奔之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