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達天衢坊

九達天衢坊,坐落在德州舊州城聚秀門(俗稱大西門)外古驛道上(今米市街),系明代建築。 九達天衢坊4柱3孔,南北向,為木石結構。 中跨橫楣上有“九達天衢”四字,相傳為明嘉靖年間太子太師嚴嵩所書。

九達天衢坊,坐落在德州舊州城聚秀門(俗稱大西門)外古驛道上(今米市街),系明代建築。九達天衢坊4柱3孔,南北向,為木石結構。牌坊上部為木斗拱,挑檐,黃琉璃瓦蓋頂。下部為南北向4條青石基礎,4根木質圓柱插入基石,兩側各有兩根斜柱支撐。基石上雕有石蛤蟆8隻,均為伏臥狀。 中跨橫楣上有“九達天衢”四字,相傳為明嘉靖年間太子太師嚴嵩所書。明朝定都北京後,德州成為九省(冀、魯、豫、蘇、皖、浙、湘、鄂、贛)通往北京的漕運通道,故德州素有“九達天衢”之稱。清末袁世凱署理山東巡撫時曾加以重修,“九達天衢”四字為朱啟鈐(著名的古建築學家,實業家。北洋政府時代,曾任代理國務總理)所書。牌坊造型美觀,雕工精細,彩繪富麗,顯示了明代建築的特點,然,此坊毀於德州解放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