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佛典中,對於三界眾生所造業的分類。共有九種,故稱九業。此中,欲界與色界之中皆有︰作業、無作業與非作非無作業三種,二界合計六種。加上無色界之無作業、非作非無作業與無漏業三種,總計九種。無色界眾生無身口可以造業,故無‘作業’。
此中,作業,即身口之業,新譯為表業;無作業,即由作業而起的功能,又譯為無表業;非作非無作業,即意業;無漏業則指無漏之身口意業。若以三性(善、惡、無記)分別,欲界之作業、非作非無作業通三性;色界之作業、非作非無作業通善、無記;欲界之無作業通善、惡;色界之無作業唯善;無色界之無作業、非作非無作業與色界同,無漏業唯善。
二、分類
(一)作業‘謂身口業,身口意所作之善惡業。
(二)無作業‘謂身口無作業也。無作差別,泛釋有九︰
(1)形俱無作,所謂五戒、出家戒等。
(2)心俱無作,所謂禪戒、無漏戒等。
(3)要期無作,謂八戒等,乃至一切善惡諸業,皆有要期。相狀如何?如似世人,起要期心,我齊某時,常為此業,隨所要期,分齊已來,無作常生,過期則止,故曰要期。
(4)悕望無作,如有人言︰我從今日常為此業,不作期限。自從悕心未息已來,無作常生,心息便止,故曰悕望。
(5)作俱無作,如人造作善惡業時,即有善惡無作隨生。
(6)從用無作,如人造作橋樑等事,隨人受用,無作隨生,名為從用。
(7)事在無作,如人造作塔廁等事,未壞已來常有善生,名為事在。
(8)異緣無作,如人手書而成口業,如是一切。
(9)助緣無作,如人教他自得罪福。此前九種,身口無作,依如成實,更有一種,心法無作,唯從心生,毗曇無之,此無作中,除卻心俱道共無作,余者皆名無作業。’
‘謂意業。思是意業,不同向前身口作業,故名非作;不同身口無作之業,名非無作。’
(四)無漏業“謂無漏身口意業,道共無作,是身口業,無漏思心,是其意業。”;“無漏業”為“有漏”的對稱。漏,為漏泄之意,為煩惱的異名。貪、嗔等煩惱,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不止,故稱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煩惱能令人落入於三惡道,故稱漏。因之稱有煩惱之法為有漏;稱離煩惱垢染之清淨法為無漏,如涅槃、菩提,與一切能斷除三界煩惱之法,均屬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