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九日藍田會飲》
【年代】盛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九日藍田會飲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作品譯文
今年我已是年華老矣,雖然為了秋天心底有悲傷的心情,但還是勉強自我安慰了一番,高興得是重陽節里能在崔君家和朋友們暢飲美酒。席間令我羞愧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秋風吹落了我的帽子,露出了我短短的頭髮,尷尬之餘只得請一旁的人幫我重新戴好它。藍田縣東的藍水流過了千百條山澗從高高的藍山落下,而藍山兩座高高的山峰則依然立在遠處。醉眼看到了象徵長壽吉祥的茱萸,在心裡問它:明年於會的朋友會再次相聚么?
作品鑑賞
此詩題一作《九日藍田崔氏莊》。藍田,即陝西藍田。九日,即重陽節。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人已老去,對秋景更生悲,詩人只有勉強寬慰自己。到了重九,興致來了,一定要和友人盡歡而散。這裡“老去”一層,“悲秋”一層,“強自寬”又一層;“興來”一層,“今日”一層,“盡君歡”又一層,層層變化,轉折翻騰。首聯即用對仗,詩句宛轉自如。
“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人老了,怕帽一落,顯露出他的蕭蕭短髮,作者以此為“羞”,所以風吹帽子時,笑著請旁人幫他正一正。這裡用“孟嘉落帽”的典故。王隱《晉書》:“孟嘉為桓溫參軍,九日游龍山,風至,吹嘉帽落,溫命孫盛為文嘲之。”杜甫曾授率府參軍,此處以孟嘉自比,合乎身份。然而孟嘉落帽顯出名士風流蘊藉之態,而杜甫此時心境不同,他怕落帽,反讓人正冠,顯出別是一番滋味。說是“笑倩”,實是強顏歡笑,骨子裡透出一縷傷感、悲涼的意緒。這一聯用典入化,傳神地寫出杜甫那幾分醉態。宋代楊萬里說:“孟嘉以落帽為風流,此以不落帽為風流,翻盡古人公案,最為妙法。”(《誠齋詩話》)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按照一般寫法,頸聯多半是順承前二聯而下,那此詩就仍應寫嘆老悲秋。詩人卻不同凡響,猛然推開一層,筆勢陡起,以壯語喚起一篇精神。這兩句描山繪水,氣象崢嶸。藍水遠來,千澗奔瀉,玉山高聳,兩峰並峙。山高水險,令詩人只能仰視,讓他感到振奮。用“藍水”、“玉山”相對,色澤淡雅;用“遠”、“高”拉出開闊的空間;用“落”、“寒”稍事點染,既標出深秋的時令,又令讀者有高危蕭瑟之感。詩句豪壯中帶幾分悲涼,雄傑挺峻,筆力拔山。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當他抬頭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壯觀,低頭再一想,山水無恙,人事難料,他自己已這樣衰老,不能生活得長久。所以他趁著幾分醉意,手把著茱萸仔細端詳:“茱萸呀茱萸,明年此際,還有幾人健在,佩帶著你再來聚會呢?”上句一個問句,表現出詩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廣的憂傷,含有無限悲天憫人之意。下句用一“醉”字,妙絕。若用“手把”,則嫌笨拙,而“醉”字卻將全篇精神收攏,鮮明地刻畫出詩人此時的情態:雖已醉眼矇矓,卻仍盯住手中茱萸細看,不置一言,卻勝過萬語千言。
這首詩跌宕騰挪,酣暢淋漓,前人評謂:“字字亮,筆筆高。”(《讀杜心解》)詩人滿腹憂情,卻以壯語寫出,詩句顯得慷慨曠放,淒楚悲涼。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中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