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九寨溝柿子果實大,扁圓形,橙紅色。果頂平圓,有放射狀短縱溝,果肩平。果蒂較小,蒂窪淺,萼片直角反卷。果肉深橙紅色、細膩,纖維長、較少,味甜。種子小、少。
營養價值
九寨溝柿子營養成分豐富,總糖≥10%,維生素C≥15毫克/100克,鈣≥58毫克/100克。
產地環境
九寨溝柿子產區位於九寨溝縣東南部,產區海拔1160米-1938米,土壤主要為山地褐色土,pH值7.0-7.8,有機質含量高,質地疏鬆、深厚、通透性好。九寨溝柿子產區屬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區,冬季長、夏季短,因東南面有龍門山阻擋,北面有秦嶺屏護,從而形成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春秋溫涼、降水適中、冷涼乾燥、旱雨季分明的氣候特點。產區年平均氣溫12.6℃,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1636.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28.0毫米,年均相對濕度為64%。產區自然環境條件有利於柿子生長。
歷史淵源
九寨溝縣境內柿子種植歷史悠久,據《松番縣誌》記載,南坪地區盛產柿子:“生食甘滑冷利,去皮乾之則名柿餅,甘寒而濇”。《南坪縣誌》中記載:“柿樹是南坪重要的經濟樹種之一,約在明末清初開始引種。”經專家鑑定,九寨溝境內有少量樹齡150年以上的老柿子樹,每年結果,該地已將其列為名木古樹進行保護。
2003年春季,九寨溝縣在九環沿線陵江、白河、郭元等7個鄉(鎮)栽植柿樹3400畝,總計13.2萬餘株。
生產情況
2012年,九寨溝柿子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面積1800公頃,年產量40000噸。
2018年,九寨溝縣柿子種植面積達5600餘畝,產量20萬斤。該縣永豐鄉有2000畝的柿子,產量達8萬餘斤。
產品榮譽
2002年10月,九寨溝柿子在中國西部農產品博覽會上獲名優農產品金獎。
2012年08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九寨溝柿子”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九寨溝柿子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九寨溝縣陵江鄉、白河鄉、永樂鎮、安樂鄉、永豐鄉、保華鄉、雙河鄉、郭元鄉、永和鄉、羅依鄉、勿角鄉、馬家鄉等12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4°02′00″-104°26′00″,北緯32°86′00″-33°48′00″。
質量技術要求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要求
選擇背風向陽,坡度15°以下,土質疏鬆、肥沃、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強、透氣性良好的地塊建園,果園周圍環境滿足:DB51/T 336-2009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GB/T 18407.2-2001農產品質量安全無公害水果產地環境要求。
(2)生產過程管理
九寨溝柿子品種為磨盤柿。砧木採用君遷子,接穗選用樹體健壯、生長充實無病蟲害的發育枝或結果枝。在砧木萌芽時進行枝接,盛花期及新梢停長後進行芽接。嫁接成活後,及時抹除砧芽。待新梢生長10-15厘米時,松解綁縛物。春季土壤解凍至柿樹發芽前栽植,栽植密度:a、平地,株行距5×6米;b、山地,株行距4×5米。修剪上,要本著“骨架相對穩定,適當降低樹高,疏截內膛大枝,解決內膛光照,促進枝條粗壯;培養結果母枝,促使萌發新枝,擴大結果部位,充分利用徒長枝”的原則進行,樹形最好採用開心形。施肥符合無公害農產品肥料使用的要求,病蟲害防治慣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
(3)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
採收時間為9月上旬至10月中下旬,採摘以不折斷2-3年枝為原則,採摘時不帶露水及雨水,採摘柿果遠銷時,均需剪去果柄,摘除萼片。充分成熟後的柿果,經過去皮、生霜後就成為柿餅。
(4)生產記錄
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要求建立生產記錄檔案,記載使用農業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蟲的發生和防治情況、採收日期等,生產記錄保存三年。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安全要求:符合《無公害食品 柿子》NY5241-2004。
標誌使用規定
九寨溝柿子地域範圍內的九寨溝柿子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九寨溝柿子農產品地理標誌的,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九寨溝縣經濟作物管理站提出申請,並按照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九寨溝柿子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