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乏特是位來自維滕貝格的德國解剖學家。他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1706年進入維滕貝格大學,在1710年從萊比錫大學獲得醫學學位,於後來在維滕貝格行醫,並於1719年升為副教授,在1732年成為全職解剖正教授,在1746年成為治療學方面的教授。
乏特以解剖著稱,而且還出版了有關於化學,植物學,藥理學,婦產科的文獻。他是第一個來描述肝胰腺壺腹,這是胰管和膽總管的接合點,現在被稱為乏特壺腹。
貢獻
乏特壺腹
乏特氏壺腹,又稱肝胰壺腹,是指膽總管最後斜穿十二指腸降部後內側壁,在此與胰管匯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壺腹,開口於十二指腸大乳頭。在肝胰壺腹周圍有肝胰壺腹括約肌包繞,膽總管和胰管的末段也各有括約肌包繞。膽汁和胰液由此經開口進入十二指腸。
乏特壺腹癌
是一種惡性腫瘤,在膽總管,在那裡通過十二指腸壺腹乳頭牆而通過最後厘米。胰管的Wirsung和膽總管合併,由單程壺腹進入十二指腸。在這些領域的導管上皮細胞和柱狀相似,下膽總管 。
乏特壺腹周圍癌
系指生長在乏特壺腹、十二指腸乳頭、膽總管壺腹周圍癌下端、十二指腸內側壁癌的總稱。其共同特點是:在癌腫較小時即可引起膽總管和主胰管的梗阻。病程進展緩慢,黃疸出現早,手術切除率60%左右,五年治癒率35%~40%。臨床表現有:進行性加重的無痛性黃疸,偶因癌瘤壞死,膽管再通而呈現波動。長期膽汁淤積可致膽汁性肝硬化,膽囊腫大。合併膽道感染者可有高熱,寒戰,甚至中毒性休克。腹痛一般不重,有時向背部放散。消化道功能紊亂,陶土色大便,全身瘙癢,食慾差,腹瀉、消瘦 。
逸事
1719年,乏特是首位發現周圍的皮膚神經末梢結締組織包裹著一層同心橢圓形的器官的人。這個器官長達1-4毫米,乏特呼呼這些結構乳頭nervae。顯然,他的研究被遺忘了,因為這個器官在1831年被解剖學家菲利波帕齊尼(Filippo Pacini)(1812年-1883年)重新發現並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