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特洛古鄉

久特洛古鄉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0公里。面積41.4平方公里,人口0.3萬。照(覺)俄(爾)公路通過。轄洛古、體口岳兒哄、體口以洛、阿尼洛哈4個村委會。

基本信息

久特洛古鄉位於昭覺縣
基本概況
“不到昭覺不算到涼山。”這是許多外地人的感慨。此話一點也不為過。因為昭覺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縣,彝族人民古樸神秘、多姿多彩的民情風俗與人文景觀在這裡匯聚、展現;因為昭覺曾是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兄弟在這裡和睦共處,譜寫著改革、發展、穩定的大業。特殊的地理、歷史、文化使昭覺成為了解涼山的視窗。昭覺位於涼山州中部偏東,北端普雄火車站,南臨布拖縣,東接美姑縣,西連州府西昌。是涼山東部的交通樞紐和重要物資集散地。全縣幅員面積2699平方公里,下轄7個工委,41個鄉鎮,總人口20﹒5萬人。其中彝族19.89萬人,占總人口的97%,依洛、什扎、所地三大方言區的彝族人民在這裡安居樂業。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也為昭覺孕育了眾多的資源。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主要有銅、鐵、煤等。已探明的和發現露頭銅礦點42處,銅金屬儲量達100餘萬噸,被人譽為未來的銅都。現已有十多家客商前來投資開發。
水能資源儲量極大。境內水能理論蘊藏量達63﹒37萬千瓦,可供開發20.61萬千瓦。已建成水電站16處/30台,裝機容量達14880千瓦,電力十分充裕。目前正在興建具有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竹核梯級電站,不久的將來,全縣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0千瓦/時,成為電力輸出大縣。
苦蕎麥資源獨具特色。全縣年產19000噸,是全國最大的苦蕎麥(含有人體必需的18種胺基酸)主產區。每至夏季,滿目盡翠,清香撲鼻,譽為“苦蕎麥之鄉”。為開發保健食品、釀酒等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畜牧資源得天獨厚。全縣共有天然草場206萬畝,年四畜存欄達70萬頭只,出欄32﹒11萬頭(只)。肉類總產量達14507噸,羊毛產量672噸,皮張流量約達100萬餘張,被列為全國半細毛羊生產基地縣。還建成了專業皮張市場、肉聯廠、羊毛加工等流通和加工企業,形成了支柱產業。
野生植物種類繁多,現已查明的藥用植物有66個科、133個品種,野生藥蘊藏量1875725公斤。昭覺又是一個文物大縣,擁有博什瓦黑古崖畫、好谷軍屯遺址、漢代石表等眾多受重點保護的文物。此外,還擁有西南地區最大的飛播林區、富有傳奇的獅子山、遠近聞名的竹核溫泉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點。沉醉於浩瀚的古文明,感受古樸的彝家風情,沐浴溫軟的溫泉水,暢遊在昭覺的碧草藍天中,莫不令人神往、飄然而醉之事。
昭覺建縣於公元1910年,1950年4月和平解放。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下,昭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千年歷史的飛跨。改革開放以來,昭覺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結合自身實際確立完善了“1456”發展戰略,著力加快發展步伐。即:強化農業基礎,開發銅礦、畜牧、苦蕎和水電資源,建立烤菸、畜產品、林果、銅資源、建材六大支柱,抓好扶貧、財政、科技教育、城市經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六個重點。使全縣上下呈現出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的良好局面。
昭覺,自古就有著涼山彝族歷史文化中心的美譽。庫依出美女、金曲出駿馬、比爾出英雄;還有美麗富饒的尼木竹核,飽蘸歷史典故的日哈洛木,雄渾獷達的九拉特口……昭覺的每一土寸土地無不積澱著厚重的彝族歷史文化,無不綻放著燦爛的彝族文明。
覺城,彝語意為山鷹的壩子。傳奇而神秘,美麗而富饒;昭覺人民有著雄鷹般的堅強性格。邁入新世紀,他們將展開有力的羽翼奮飛、翱翔。
自然地理
昭覺縣位於四川西南部,北緯27°45′—28°21′,東經102°22′—103°19′之間。地處大涼山腹心地帶,西距州府西昌100公里。東鄰美姑、雷波縣,南連金陽、布拖、普格縣,西接西昌市、喜德縣,北靠越西縣。縣境東西長95.28公里,南北寬66.15公里,面積2699平方公里,全縣有耕地60萬畝(常耕地34萬畝),林地100萬畝,草山草坡209萬畝。總人口有213484人。全縣轄7區,1鎮,46鄉,267個村,835個村民小組。其中彝族占97.3%,其餘少量的為漢、回、藏、蒙古等族,是彝族聚居的主要代表縣之一。縣人民政府駐新城鎮。
境內地形西高東低,有低山、低中山、中山、山間盆地、階地、河漫灘地、洪積扇等地形。以山原為主,約占總面積的89%左右,最高海拔3873米,最低海拔520米,平均海拔2170米。
礦產資源
昭覺縣屬四川省西南部高原山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門類齊全,礦產儲量大、品種多。礦石種類有:銅、鐵、鉛、鋅、銀、銅、煤。非金屬礦產有:石灰石、石膏、水晶石、瑪瑙、地熱水、河道砂石、粘土頁岩等,其中銅礦資源在全省占有一席之地。
現已探明和發現的露天銅礦點42處,銅金屬儲量達105萬噸,其中三比洛呷銅金屬C+D級儲量5.13萬噸,古里礦區、砂岩銅礦金屬為48萬噸,礦石品位1—2%,玄武岩型銅金屬量為50萬噸,礦石品位3—8%。煤儲量1104.17萬噸,其中探明煤保有儲量106萬噸,發熱量4000——5000大卡,均符合工業開採價值。
鐵礦已發現5處,探明的瓦卡木鐵礦,保有鐵金屬儲量103萬噸,鐵礦石品位48—50%以上,現已發現大型赤鐵礦床,估計有鐵金屬量1000餘萬噸待探明,石灰石儲量8045萬噸,地熱水資源5處,流量每日5000餘立方米。
森林資源
昭覺縣有林業用地139196公頃,占幅員面積的51.6%,其中有林地42529.9公頃,占林業用地的30.55%,灌木林地30971.3公頃,占林業用地的22.25%,未成林造林3285.7公頃,占林業用地的2.36%,苗圃6公頃,宜林荒山和灌叢62403.1公頃,占林業用地的44.84%,森林覆蓋率27.25%(包括灌木林地)。昭覺縣森林活立木總蓄積1799281立方米,其中林區蓄積量為1723339立方米,四旁樹蓄積66605立方米,散生木蓄積為9337立方米。
水利資源
昭覺縣境內河流屬長江上游金沙江水系,境內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11條。年徑流總量,水資源總量為26.65億立方米。目前,全縣水蓄、引、提總量僅為3243萬立方米,只占水資源總量的1.2%。電力蘊藏量64.4萬KW,可開發量為20.4萬KW,僅開發14845KW,占可開發總量的7.3%。
地貌氣候
境內地形西高東低,有低山、低中山、中山、山間盆地、階地、河漫灘地、洪積扇等地形。以山原為主,約占總面積的89%左右,最高海拔3873米,最低海拔520米,平均海拔2170米。常年平均氣溫10.9℃,降雨量1021毫米,日照1865小時。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也為昭覺孕育了眾多的資源。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主要有銅、鐵、煤等。已探明的和發現露頭銅礦點42處,銅金屬儲量達100餘萬噸,被人譽為未來的銅都。現已有十多家客商前來投資開發。昭覺水草豐茂,宜農宜牧;礦場資源豐富,主要有銅、鐵、石灰石等,已發現和探明的銅礦點達42處,被人們譽為未來的銅都。水能資源儲量極大。境內水能理論蘊藏量達63﹒37萬千瓦,可供開發20.61萬千瓦。已建成水電站16處/30台,裝機容量達14880千瓦,電力十分充裕。目前正在興建具有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竹核梯級電站,不久的將來,全縣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0千瓦/時,成為電力輸出大縣。苦蕎麥資源獨具特色。全縣年產19000噸,是全國最大的苦蕎麥(含有人體必需的18種胺基酸)主產區。每至夏季,滿目盡翠,清香撲鼻,譽為“苦蕎麥之鄉”。為開發保健食品、釀酒等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畜牧資源得天獨厚。全縣共有天然草場206萬畝,年四畜存欄達70萬頭只,出欄32﹒11萬頭(只)。肉類總產量達14507噸,羊毛產量672噸,皮張流量約達100萬餘張,被列為全國半細毛羊生產基地縣。還建成了專業皮張市場、肉聯廠、羊毛加工等流通和加工企業,形成了支柱產業。野生植物種類繁多,現已查明的藥用植物有66個科、133個品種,野生藥蘊藏量1875725公斤。昭覺又是一個文物大縣,擁有博什瓦黑古崖畫、好谷軍屯遺址、漢代石表等眾多受重點保護的文物。此外,還擁有西南地區最大的飛播林區、富有傳奇的獅子山、遠近聞名的竹核溫泉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點。沉醉於浩瀚的古文明,感受古樸的彝家風情,沐浴溫軟的溫泉水,暢遊在昭覺的碧草藍天中,莫不令人神往、飄然而醉之事。
歷史文化
彝族居於昭覺縣歷史悠久,早在東漢後期就有先民在此居住。昭覺地處大涼山腹心地帶,地理位置重要,是四川通往雲南古驛道的必經之區,東漢時即被視為“衝要”之地。境內有不少古遺址和古岩畫,如附城、竹核、四開、俄爾覺等區有春秋戰國時期石板墓和漢代磚室墓;好谷鄉有東漢石表;位於昭覺縣城西南部碗廠鄉境內的博什瓦黑岩畫,為唐代南詔和宋朝大理時期所營造的大型密宗摩崖造像;昭覺縣城西南部的大壩鄉科且村,還有建於明朝末年清朝初期的昭覺科且土司衙門遺址。歷史上,昭覺曾是涼山州的古州府所在地。昭覺極富文化底蘊。世代居住的昭覺人們,勤勞智慧,熱情豪爽,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這裡是中國彝族文學文化的發祥地,史詩《勒俄特依》氣勢磅礴、語言鏗鏘,《瑪木特依》委婉動人,《阿莫尼惹》淒楚哀怨,說唱“克哲”、“爾比爾吉”琅琅上口,漆繪獨富民族特色,“會唱歌”的口弦、月琴廣為流行。昭覺還是有名的文物大縣,唐宋遺物博什瓦黑古崖畫(陰文),面積達440平方米,造型優美、栩栩如生;好谷軍屯遺址、東漢石闕和獸雕石,其銘文之多,內容之豐富,堪稱國家寶貴文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
旅遊資源
昭覺山川秀麗,風景優美,名勝古蹟多,西境有全國最早成功的飛機播種林區。縣城東北15公里有竹核溫泉,泉眼水溫50℃,建有游泳池、浴室、涼亭、可烤食熱帶羅非魚,為旅遊勝地。附城、竹核、四開、俄爾覺等區有春秋戰國時期石板墓和漢代磚室墓。好谷鄉東漢石表,高1.7米,刻有400餘字的漢隸銘文,為全國罕有的較完整石表。碗廠鄉博什瓦黑有唐宋時期大型佛教支提岩畫,為省級保護文物。昭覺縣為彝族聚居區,世居有操行漢藏語系彝緬語族彝語支什扎、依諾、所地話的人們。昭覺是彝族聚居的主要代表縣,有“不到昭覺不算到涼山”一說,服飾絢麗多彩,上裝窄袖大襟左衽,下裝男子著褲,女子著百褶裙,披擦爾瓦、羊毛氈。砣砣肉、蕎麥烙餅、酸菜湯風味獨特。火把節、彝族年為傳統節日,常舉行賽馬、鬥牛、斗羊、摔跤、選美等活動。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史詩《勒俄特依》、《瑪木特依》、《阿莫尼惹》等廣為流傳,漆繪獨富民族特色,“會唱歌”的口弦、月琴等動人心弦。昭覺旅遊業蘊藏著較大的開發前景,自然景觀得天獨厚。
昭覺山川秀麗,風景優美,名勝古蹟眾多,獨特的高原濕地生態環境和神奇的彝文化使得昭覺成為度假休閒和旅遊觀光的勝地。昭覺素有“彝族服飾之鄉”、“彝族文化走廊”、“駿馬之鄉”、“彝族民間文化寶庫”之美稱。
歷史沿革
昭覺城,彝語意為山鷹的壩子。
昭覺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西漢元光六年(前129年)司馬相如通邛苲,現轄區域屬邛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後分屬越西郡邛都、卑水縣,隋唐屬越西縣,唐屬南詔、大理國建昌府;元明置北社(碧舍)縣,東部地屬中州(縣),清屬西昌縣;宣統二年(1910年),昭覺正式設縣民國時期昭覺屬四川省,民國27年後屬西康省;
1951年4月22日,成立昭覺縣彝族自治區,屬西康省西昌區專員公署;
1952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同意西康省將西昌專區一部分地區劃設為涼山彝族自治區;
1952年10月7日,成立涼山彝族自治區,正式劃屬;
1955年10月1日,撤銷西康省,昭覺歸屬四川省。
風土人情
彝族選美標準,民間有一套口訣:女子眉毛彎而細長的好,睫毛直而長的好,眼皮成雙的好,眼角上翹的好,鼻樑高而直的好,眼珠大而亮的好,牙齒雪白的好,嘴皮薄薄的好,下巴不長也不短的好,笑時有對酒窩的好;手指細長的好,頸長的好,腰像蜜蜂一樣的好,面頰金黃的好,男子眼睛越有神越好,鼻樑越高越好,頭髮捲曲的好,四肢越長越好,身材越高大的越好。
彝族婚姻的習俗慣制,在婚姻的構成形式上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從各地彝族的婚俗來看,主要有以下一些婚姻形式。
“尼查瑪”婚習俗
“尼查瑪”婚是以母係為主招夫而男不過門,僅到女家偶居為特點的一種古老婚俗遺風,過去僅存於雲南永勝縣的彝族支系他魯人中。解放前,他魯支彝族社會雖早已進入了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階段,但其婚俗中的原始形態卻非常突出。他魯人婚姻有正式和非正式兩種。非正式婚姻關係即為“尼查瑪”。一般他魯人女子到十五、六歲,便開始與氏族以外鍾情於她的男子締結“尼查瑪”關係過自由的性生活。這時,姑娘要住進一間家中專為未婚女子過自由性生活而設的被稱為“諾馬錫格”(意為姑娘的小屋)的房子裡,這種小房子多建於正盲文以外,如家中住房系四合院,則建於院落之外。他魯青年男女主要通過兩種方式結成“尼查瑪”關係。其一是一男一女互相追求,求愛方式多為唱情歌,到解放初已不行對歌,而代之以一套隱語。如男方說:“我從很遠的地方來找你。”女方回答:“從這樣遠的地方來,不是找我還能找誰?這裡站處沒有坐處沒有,很對不起你”(意即允諾)。這樣便結成“尼查瑪”關係,男子就可以不時來姑娘居住的諾馬錫格中偶居。其二是一群小伙子到一個姑娘居住的諾馬格中去玩耍,最後由姑娘來決定留下願意與之締結“尼查瑪”關係的那個小伙子。“尼查瑪”關係維持多久,要由男女青年的意願決定,少則一兩天,多則十幾年。這種“尼查瑪”婚所生子女儘管大都“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但與正式結婚所生子女一樣,絲毫不受社會歧視,姑娘未嫁而生子女與攜女抱子而嫁都是極為普遍的,男家以這些子女也視若己出,將來同樣分給財產。這種婚俗形式實際是原始群婚習俗在一夫一妻制中的一種遺存。
搶婚習俗
在彝族社會中,搶婚這種婚俗尚留有古代掠奪婚姻的遺形。過去涼山彝區這一婚姻形式有兩種情形。一為強行搶婚。同一等級可以通婚的男女由認識而相愛,進而有了完婚的要求,但因經濟狀況、社會性地位的某些差異等原因而被拒絕,以致不能不採取非和平手段來達到結婚的目的。也有強霸者,得知某女美艷,業已許人而自己欲據為己有,遂約同八九個強漢,於女家不知不覺中驟然實行搶劫。彝族習慣法是承認掠奪婚姻有效的。二是假搶婚。其中又有兩種情況:一是男女雙方都嫌婚禮程式繁雜,花錢太多,經過協商,決定以搶親的形式舉行婚禮;二是男方或女方已經結過婚,配偶死亡,為了變凶為吉進行搶婚。假搶婚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
在滇東北彝區,搶婚以與涼山不盡相同。一般搶親沒有太多的顧忌,而常常是明確目張膽地糾合親友,持械支到平素渴慕的女子家中,或伺機於途中,把女子捆起來,挾上馬,任憑女子嚎哭叫罵,搶親者無不以勝利為榮,沿途高歌,戲弄被俘女子,凱鏇而歸。若情敵從後邊襲擊追來,則免不了一場爭奪戰。勝者擄回顧女子,遣人送其回娘家。然後男方派人向女方正式提婚,然後擇吉日迎娶。
配婚習俗
這種婚俗是涼山奴隸制社會中特有的一種婚姻形式。一般呷西、阿加成年以後,主子為了穩定他們的情緒或獲得娃子就要為之配婚,彝語稱之為“鄂錯”,即配成雙之意,配婚之權力由主子操縱。如未婚的男性阿加,一般由主子配與自己所屬的女呷西或所屬的阿加女兒為婚。未婚的阿加女兒由主子配婚,但也可由其父母在徵得主了的同意後嫁與其他阿加,但其身價銀子應全部歸於主子。此外,阿加在向主子贖取自己婚權後也可自婚。阿加與呷西之間不存在等級間的婚姻限制,但依然有血緣的界限。
服務婚習俗
這種婚姻俗是彝族男子在幼年時即至女家,替其服勞役,時間大約二年至十年不等,在此期間,男女同食同寢,同勞動,共嬉玩。如兩方感情相投,然後由女家擇定吉日,通知男方準備婚禮。屆時女家預備牛羊布花氈若干物件,男家兄弟騎馬、擔酒、背豬至女家將一對青年夫婦迎回。在男家住三日之後,新娘即返回娘家,居住半年或一年,叫做“承孕期”,至女子懷孕後,始返回夫家。
交換婚習俗
這種婚俗是或兩男子彼此交換其姐妹為妻;或妻妾相應更易;或兩家互換女兒為媳。換婚時,雙方須宴請賓客,並舉行跳神及跳舞等活動,女家還需備牛羊若干,隨女歸男家,名曰“陪嫁”。婚日男女須披花衣,車馬一至,即互抱而跳,名曰:“成禮”。此時若一方舉止稍不親熱,另一發現即認為無意,當即撤銷婚儀,嚴重的還會就此釀成冤家戰禍。
轉房習俗
這是過去彝族社會中的一個重要的婚姻慣制,但各地彝區實行情況又不盡相同。涼山彝族謂之為“喜瑪石”,凡有生育能力的婦女無子女或子女未成年者,在丈夫死亡或兄弟或遠親。再嫁對象,由親及疏,乃至本家支近親屬;一般先考慮平輩,在特殊情況下亦可轉予長輩或晚輩,但上下以不超過三代為限。轉房是家支內部的事,一般由亡夫的父親或兄弟與家支頭人共同商議確定人選,多不徵求婦女本人同意。最後以頭人的名義作出決定。如男方找不到適當人選為寡婦轉房或不願意承擔孤兒寡母的撫養責任致使寡婦不能在本家支內再嫁的,男方家應允許寡婦回娘家另行改嫁,不得索回聘金;若寡婦本人堅決不願意在其原夫家支內轉房而回娘家者,女家須退回原夫家所給的全部身價,若此婦女再嫁,則後夫通過岳家退還前夫家的身價錢。轉房時採取從婦居或從夫居。
入贅習俗
這種婚俗在廣西那坡彝族中比較流行。在這一地區的招男為婿的家庭中,岳父與女婿的關係似如父子關係一樣密切;雲南昆明官渡區子君村的彝族撒馬都人,西山區龍洞彝族以及西山車家壁的彝族都有人有招婿入贅的習俗。撒馬都人規定:如無子或雖有子但缺乏勞動力都可以招婿入贅。入贅儀式同於一般娶妻,新娘要躲至親友家,然後由贅婿到該家迎娶接回,舉行婚禮,入贅女婿要由女方家族中的老人送一個名字,一般是在自己姓前加上女方的姓。西山龍洞彝族招上門女婿卻是由姑娘到男家接,上門女婿要改女方姓方能繼承家業。而車家壁彝族的招婿儀式卻很複雜,先女娶男,然後再由男娶女。
逃婚習俗
雲貴許多彝區在過去都存有逃婚的形式。青年男女情投意合,私訂終身,若遭家庭或家支的阻撓,或因某一方由父母包辦訂有婚約,他們便會為著終身幸福而暗地約定時間地點,共同出逃。待有兒女,再設法請人向雙方的父母告罪請求如得到允許,便可回到故鄉,否則只好永遠流浪他鄉。逃婚相當危險,如被女方父母捉到,唯有死路一條。所以往往有逃婚不成的青年殉情.
經濟概況
1997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8352萬元(90價,下同),比1992年的14271萬元增長29.2%,年均遞增5.26%,其中第三產業達到4826萬元,增長98.76%,年均遞增14.73%;工農業總產值20988萬元,年均遞增4.22%;財政收入達到1218萬元,實現翻兩番的目標,年均遞增26.43%,年末銀行各項存款餘額達到13823萬元,增長239%,年均遞增27.7%;貸款餘額達到11073萬元,增長14.3%,年均遞增8.7%。
1997年肉類總產量達到3987噸,比1992年增長18.26%,年均增長3.41%;四畜存欄數基本穩定在54萬頭(只)左右;畜牧業產值在整個農業中的比重提高到42%;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畜牧業收入占45%;羊毛總產量420噸,增長20.6%。
以“百鄉千村”工程為重點突破口,使整個扶貧工作向縱深發展,全縣15萬貧困人口已下降到7.4萬人,累計形象扶貧11230戶。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為:到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現價)達到63488萬元,年均遞增8.0%;工農業總產值(90價)達到34004萬元,年均遞增4.74%,其中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9467萬元,年均遞增4.7%,工業總產值達到4537萬元,年均遞增5.0%;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0648萬元,年均遞增14.0%;財政收入達到1948萬元,年均遞增3.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90元,年均遞增7.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2928萬元,年均遞增9.0%;糧食總產量達到93534噸,年均遞增0.6%;年末四畜存欄達到83.15萬頭(只),年均遞增2.7%;年末四畜出欄達到48萬頭(只),年均遞增7.0%;肉類總產量達到21784噸,年均遞增7.0%。
行政區劃
昭覺位於涼山州中部偏東,北端普雄火車站,南臨布拖縣,東接美姑縣,西連州府西昌。
縣人民政府駐新城鎮
2004年,昭覺縣轄1個鎮(新城)、46個鄉(谷曲、波洛、龍恩、達洛、四開、地莫、博洛、解放、普詩、竹核、慶恆、補約、庫依、比爾、則普、金曲、日哈、且莫、哈甘、塘且、城北、樹坪、美甘、柳且、大壩、庫莫、三崗、尼地、碗廠、革吾、色底、永洛、龍溝、三岔河、支爾莫、特布洛、拉一木、央摩租、宜牧地、馬增依烏、甘多洛古、特口甲谷、灑拉地坡、齒可波西、阿並洛古、久特洛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