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丹培拉是英語 Tempera 的音譯,來源於古義大利語,意為“調和”“攪拌”,後泛指一切由水溶性、膠性顏料及結合劑組成的繪畫,也常單用於雞蛋等乳性膠結合劑組成的繪畫。丹培拉並非只使用蛋液,也使用其它材料做媒介,所以音譯較為恰當。
通常人們以畫家使用的顏料來鑑別各類畫種,以顏料中所含的粘合劑(媒介)來為顏料命名,即色粉與油結合是油畫顏料;色粉與阿拉伯膠結合是水彩顏料;色粉與植物膠或骨膠結合是中國畫顏料;色粉與蠟結合是蠟筆或彩色鉛筆;色粉與雞蛋等乳液結合就是坦培拉顏料。
特殊性質
丹培拉的特殊性質在於它是一種乳液結合劑,乳液是一種多水而不透明的乳狀混合物,含有油和水兩種成分,多使用蛋黃或全蛋為乳化劑,然後打入適量的亞麻仁油和樹脂油。在乳液中,油分子穩定地分散於水中,兩者結合可以得到一種強有力的乳濁液,將這種乳濁液調和色粉加水稀釋描繪於畫面,數秒鐘後就能變乾,隨著時間的推移結膜、變硬,堅韌牢固不再為水所溶。歐洲古代畫家發現並運用了乳液的親油親水性,發明了坦培拉繪畫。除雞蛋坦培拉外,還有水膠坦培垃、乾酪素丹培拉等。
丹培拉顏料多水時薄如水彩,透明流暢;少水時則飽滿沉穩,適於精細描繪。丹培拉繪畫有綢緞般的悅目光澤,自然、柔和是其特色。由於顏料能速乾,畫家們在繪製過程中無須等待,可連續作畫,缺點是不能像水彩那樣暈染產生“水味和濕氣”。坦培拉繪畫穩定、牢固,最能保持顏料的鮮艷度,壽命比其它畫種(包括油畫)長。
用雞蛋調色作畫可追溯到古希臘和中世紀,屬丹培拉的雛形。據說13世紀佛羅倫斯畫家契馬布埃首創坦培拉技法,其弟子喬托加以完善,後來此技法盛行於義大利、尼德蘭和法蘭德斯等國家和地區。油畫的形成發展,使它一度受到冷落,當代藝術家在研究古典繪畫作品時重新發現了它的藝術價值,而且開始探索坦培拉繪畫更廣泛的表現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