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中靜慮、中間禪、中間定、靜慮中間、中定,略稱中間。即指位於初靜慮與第二靜慮中間的無尋唯伺定。《俱舍論》卷二十八雲(大正29·149b)︰
‘中間靜慮與諸近分為無別義,為亦有殊,義亦有殊。謂諸近分為離下染是入初因,中定不然。復有別義,頌曰︰中靜慮無尋,具三唯舍受。論曰︰初本、近分尋伺相應,上七定中皆無尋伺,唯中靜慮有伺無尋,故彼勝初未及第二。依此義故立中間名。由此上無中間靜慮,一地升降無如此故。’
即初靜慮的近分定及根本定,皆與尋伺相應,第二靜慮以上的七定,都是無尋無伺,僅此定為無尋有伺。
又,其餘的近分定(除未至定)只有淨定,但此定具有味、淨、無漏三等至。此定與諸近分定同樣與舍受相應,與未至定共攝於苦通行。若多修習此定,則能招感大梵天果。《俱舍論》卷二十八雲(大正29·149b)︰‘此定具有味等三種,以有勝德可愛味故。同諸近分唯舍相應,非喜相應。功用轉故,由此說是苦通行攝。此定能招大梵處果,多修習者為大梵故。’
相關詞條
-
六靜慮
六靜慮也叫六地,是一種佛教用語。
六地及菩薩相 中間靜慮 -
禪道
。又就八解脫而言,初二是依初二靜慮、未至及中間而得;第三的淨解脫是依第四...與無色界的四無色定。四禪色界靜慮的四種區分。即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禪者,禪那(dhya^na)之略,譯作靜慮。故又名四靜慮。《長阿含...
簡介 禪道養生 四禪八定 -
禪道[僧侶所修之道]
。又就八解脫而言,初二是依初二靜慮、未至及中間而得;第三的淨解脫是依第四...與無色界的四無色定。四禪色界靜慮的四種區分。即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禪者,禪那(dhya^na)之略,譯作靜慮。故又名四靜慮。《長阿含...
簡介 禪道養生 四禪八定 -
彰所知論
本書節選彰所知論序---元正奉大夫同知行宣政院事廉復撰夫出三界者惟佛。佛以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憫化群生。此亘古不磨之善也。大元...
本書節選 作者簡介 -
禪定派
,《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歸納為四類,即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一、靜慮 (禪那) 靜慮,為梵語“禪那”之漢譯,即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之意。靜慮有四種,就是通常所說的四禪。 (一)初禪,離生喜樂...
基本含義 釋義 修禪定的先決條件 種類 四禪定 -
禪定
四類,即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靜慮靜慮,為梵語“禪那”之漢譯,即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之意。靜慮有四種,通常所說的四禪。(一)初禪,離生...。(3)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於第四靜慮解脫諸障,令得根本圓滿。淨,即第四...
釋義 先決條件 種類 四禪定 禪定坐 -
瑜伽師地論
粗略推求;伺是(思或慧)於所對境詳細審察。在欲界及色界初靜慮的根本定和它的未至定,都有尋、伺,是為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即在初靜慮和第二靜慮間的中間定,只有伺而無尋,是為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以上七地的根本定及近分定,都無...
介紹 譯本 得名 內容 註疏 -
三慧
四十二明其界地,謂聞慧有五地(欲、四靜慮)、六地(欲、四靜慮、中間定)、七地(欲、四靜慮、中間定、未至定)三說。思慧在欲界一地。修慧若是有漏,則在四靜慮、四近分、中間定、四無色、四近分的十七地內;若無漏,則在四靜慮...
佛學 [俱舍家所說] [唯識家所說] 三慧的相應識 摘錄 -
地藏王
,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號為悲願金剛或稱與願金剛;在金剛界...眾機,於二佛中間無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薩也。自誓必盡度六道眾生,始...破壞。 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義。指地藏菩薩處於甚深靜慮之中,能夠含育...
簡要介紹 地藏菩薩 歷史傳說 特點 九華山地藏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