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靜慮

六靜慮也叫六地,是一種佛教用語。

六地及菩薩相

大毗婆沙論四卷十三頁云:如是見道,為欲對治見所斷惑,安布六地。一、未至定,乃至第六第四靜慮。若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未來唯修一地見道,即能永斷見所斷惑。其餘五地,無事而住。若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二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其餘四地,無事而住。若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三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其餘三地,無事而住。若依第二靜慮,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四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其餘二地,無事而住。若依第三靜慮,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五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第四靜慮,無事而住。若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六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故依上地,能修於下;依彼下地,不能修上。

第六菩薩相

瑜伽七十九卷四頁云:問:已入第六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悟入甚深緣起道理故;於一切行,住厭背想;於無相界,多住趣向作意思惟。

第六地 現前地
第一是“歡喜地”。難得人身,來到人間應歡歡喜喜地過一生。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一生當中都能保持歡喜心很難;就是因為難,所以才說是“修行”。
要修得天天歡喜,就得下一番工夫,必須發大心、立大願才行。首先,要先給別人歡喜。若能天天以歡喜心待人,並給予愛的布施,使得人人自在歡喜,自然我們也會感到無限歡喜。
第二是“離垢地”。垢就是污濁;有形的指外在環境的垢染,無形的是指個人內心的煩惱。煩惱心就是無明,就像污染環境的垃圾,當看到周圍的環境很清淨時,就會起歡喜心:反之,就會起煩惱。因此,我們必須去掉這些垢染,才能時時保持歡喜心。
同樣的,修行平時就要用心拔除心草,尤其是人與人之間,要常常培養歡喜心,有了歡喜,就表示心無煩惱、心地一片善良,這就是“離垢地”;當這些心靈垃圾完全去除時,那就成為“發光地”了。
每個人都有一分智慧的光明本性,只是常常被無明所遮蔽,而無法顯現智慧的光芒。譬如:天上的太陽被烏雲遮住時,它的光芒就透不出來;等到烏雲散去後,太陽又會露出臉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時拂去無明的煩惱,才能“雲開見月”,看清眼前的一切景象。
“發光地”之後,再來就是“焰慧地”——不只是自己的心地發光而已,還要能光芒四射、照耀他人。學佛不是要當自了漢,還要利他,要盡我們所知的一切去教導別人;就像以手中的燭火,再去點燃其它的蠟燭一樣,使光芒得以照耀每個角落。
第五地是“難勝地”。難勝地是非常殊勝的,必定要達到心不動搖的程度,而且不只是短暫的時間。
佛經中曾記載佛陀來回人間八千次。他在每一生、每一世中,都抱著長久心,不斷在人間行菩薩道、為人群服務,為的就是要消除眾生的煩惱,讓人人幸福、歡喜、互愛。
凡夫之所以無法成佛,就是因為內在的歡喜善念、滿足感恩的時間很短,要我們奉獻一生好像就很為難了,何況要如佛一樣往返人間八千次!但是,不容易的事卻能做到,這就是難行能行。
其實,修行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功夫,最要緊的就是把起心動念、喜怒哀樂的情緒穩定下來,把短暫的私情、迷情換成為菩薩的覺有情。這種難為能為,稱為“難勝地”。
菩薩的第六地是“現前地”。例如:一面擦得十分潔淨的鏡子,不管它所照的外境是多么污濁,只要境、物移開後,這面鏡子依然十分潔淨;就像世間的喜、怒、哀、樂已經影響不了修行人的心,所以面對周圍的環境時,即能瞭然分明,這就稱為淨性“現前地”。
如何才能達到“現前地”的境界呢?這就要先成就“慧波羅蜜”,亦即“大圓鏡智”。要修到心如明鏡的境界,就要斷“見思惑”——見解和思想上的疑惑。在修行道上,難免會有執著。比如:執著自己已修到某種程度,自認是個心地清淨的人,因而與人隔離,認為對方是個受污染的人,多數人都會起分別心。其實,這樣的分別心不能有,應當“境來照境,離境則清淨”,這才是真正現前地的菩薩。
心鏡無雜染,才能觀照其它的境與物。就如老式照相機的原理,一格底片上已攝入景物,如果沒有把底片卷過去,下一次所拍攝的影像就會重疊。所以,一定要記得卷過底片,每張照片才能清晰明白。因此,過去的事,不要讓它的影子留置在心中;才能時時清朗、沒有人我是非的牽絆,這就稱為“現前地”。
要斷惑、返璞歸真,才能發出那分最清淨無染的智慧,而沒有染、淨的差別:這就是智慧的明朗境界。我們都具有天真無邪的本性,但是每天累積來自社會的各種訊息,久而久之就變得很老練,這種“老練”,其實只不過是“世智辯聰”而已,應該回歸純樸的心境。

大毗婆沙論四卷十三頁云:如是見道,為欲對治見所斷惑,安布六地。一、未至定,乃至第六第四靜慮。若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未來唯修一地見道,即能永斷見所斷惑。其餘五地,無事而住。若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二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其餘四地,無事而住。若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三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其餘三地,無事而住。若依第二靜慮,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四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其餘二地,無事而住。若依第三靜慮,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五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第四靜慮,無事而住。若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六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故依上地,能修於下;依彼下地,不能修上。

中間靜慮

梵語dhya^na^ntara。又作中靜慮、中間禪、中間定、中定、中間三昧、靜慮中間。即初靜慮與第二靜慮中間之禪定。初靜慮為有尋有伺定(近分定與根本定尋與伺之心所相應),第二靜慮以上之七定為無尋無伺定(近分定與根本定尋與伺皆不相應),其間唯有伺之心所相應,尋之心所不相應之禪定,為無尋唯伺定,即勝初靜慮而不及第二靜慮,故稱為中間靜慮。修此定者能得大梵天之勝果,以於定中愛著其殊勝之德,故通於與貪煩惱俱起之味定,亦通於與有漏之善心相應之靜定、發得無漏智之無漏定。又中間靜慮尋伺之有無雖異於初靜慮,但能得大梵天王(初禪天之王)之勝果,故在四禪中,攝於初禪。[俱舍論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論卷八十、卷八十一、雜阿毗曇心論卷七、阿毗曇甘露味論卷下、順正理論卷七十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