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原文之中,對中庸的定義如下:“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內心沒有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稱之為中。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狀態來節制情緒,就是和。中的狀態即內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保持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基礎)。而始終保持和的狀態,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緒,不讓情緒失控,讓情緒在一個合理的度里變化),則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釋為不偏不易的出處。展開來說,古人言“聖人不動情”即內心不發生喜怒哀樂的情緒,始終是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此為中的狀態。動情時,也始終用平靜安寧祥和的內心來控制情緒,不被情緒所牽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標和修行標準。
建議:天地人,是中國文化中最基本的三個物體。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這三就是天地人。人死後與地合二為一。活著的人與天相互影響、相互鬥爭,活的好的人與天合二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活的不好的人,與天鬥鬥不過,最後與地合二為一。到底如何與天相處,聖人云:順勢而為。無為而治。
天人合一例子:坐船向下遊行駛。一個人打傘在雨中行走。冬天穿棉襖。
天人不合一例子:逆水行舟,冒雨走夜路,冬天穿背心。結合如果?可想而知。
天也代表環境或他人如:夫妻恩愛,團隊精神,山間小屋,人養狗、狗護主。都是天人合一的例子。
天道就是誠,人道就是追求誠。這就是原天以啟人,盡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與天道相吻合。《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鄭玄說:“言誠者天性也,誠之者,學而誠之者也。”孔穎達說:“此經明至誠之道,天之性也。則人當學其誠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為而誠,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殺信著四時,是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學此至誠,是人之道也。不學則不得,故云人之道。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者,此復說上文誠者天之道也。唯聖人能然,謂不勉勵而自中當於善,不思慮而自得於善,閒暇而自中乎道,以聖人性合於天道自然,故云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此復說上文誠之者,人之道也。謂由學而致此至誠,謂賢人也。言選擇善事而堅固執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誠也。”
按照鄭玄和孔穎達的解釋,中庸之道的天道與人道合一為兩種類型:一是聖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賢人的天人合一。聖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賢人的天人合一是通過學習而達到的天人合一。應該說,還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說,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聖人,學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賢人,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論是聖人、賢人,還是凡人,都能達到至誠、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學者不能至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佛學意義
佛教:佛教教義。佛教認為最高的真理。所說道理,不墮極端,脫離二邊,即為中道。《大寶積經》卷一百一十二:“常是一邊,無常是一邊,常無常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我是一邊,無我是一邊,我無我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同經卷五:“若說有邊則無有中,若說有中則無有邊,所言中者,非有非無。”《大智度論》卷四十三:“常是一邊,斷是一邊,離是兩邊行中道。”又“諸法有是一邊,諸法無是一邊,離是兩邊行中道”。大小乘對中道解釋不盡相同。
1.小乘佛教一般以八正道為中道。《中阿含經》卷五十六:“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舍此二邊,有取中道,成眼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盤,謂八正道。”
2.天台宗以實相為中道,把中道作為三諦之一,即空諦、假諦、中道第一義諦。
3.法相宗以唯識為中道,主張無有外境故非有,有內識在故非空,非空非有是中道。即是唯識義。《成唯識論》卷七:“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亦即是中道。”
4.三論宗以“八不”為中道。《中論疏》卷二:“中道佛性,不生不滅,不常不斷,即是八不。”中道又是一真不二之謂,含義亦與真如、法性、法身、法界、佛性、實相等相同。(劉峰)
5.這樣兼具種子的斷常二邊,而心真如在運行的一切時中,心體自身卻從來都不墮入二邊之中,如此而成就非常亦非斷的真實中道之義,一切無生法忍菩薩都是這樣究竟法界實相的真義。 (正覺法相辭典_中道之義)
小乘所說
謂中道即八正道,或謂正確了解十二因緣,或指離斷、常二見的非斷非常之理。
1.小乘經典所說,多以遠離外道凡夫苦樂二邊行之真正行法為中道,而其真正行法即佛所說的八正道。在印度外道各派中,富蘭那、阿夷多等快樂派,執著於世間的欲樂而無清淨志,耆那教等苦行派則自煩自苦,各以極端自虐的修行法為解脫之道。針對此等主張,佛陀則主張修八正道以遠離邊邪,俾使行者產生眼智明覺,乃至到達涅盤。《中阿含》卷五十六〈羅摩經〉雲(大正1·777c)︰‘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中略)舍此二邊,有取中道,成眼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盤,謂八正道。’
2.依《雜阿含》卷十二所述,系以脫離斷、常二見,正確了解十二因緣為中道。即以世間為有或無,皆是邊見,認為先來有我是常見,從今斷滅是斷見,均非中正之道。在一切法之中,此有故彼有,因此世間無‘無’;此滅故彼滅,因此世間無‘有’。如是遠離有無斷常的偏見,如實觀十二因緣法,即謂住於中道正見。
3.小乘論部則認為八正道只不過是三十七道品之一、四諦中道諦的一分,唯有離斷、常二見的非斷非常之理始為中道。《成實論》卷十一〈立假名品〉雲(大正32·327b)︰‘五陰相續生故不斷,念念滅故不常,離此斷常名為中道。’
法相宗所說
此宗立有、空、中三時教判,而以《解深密經》所說為中道了義教,即主張無有外境故非有,有內識在故非空,非空非有是中道。《成唯識論》卷七雲(大正31·39b)︰‘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此外,並認為中道有:言詮中道、離言中道、三性對望中道及一法中道等義。
三論宗所說
此宗認為外道及大小乘諸宗所談的中道說,皆屬於‘有所得’的範圍內,未得中道真義,唯有離四雙八計而住於無得正觀,始是中道,亦即打破生與滅、斷與常、一與異、去與來等八種迷妄,而說緣起、無自性、空之理。此稱八不中道,或稱八不正觀、無得中道。吉藏《中論疏》卷一(本)雲(大正42·10c)︰‘橫破八迷,豎窮五句,洗顛倒之病,令畢竟無遺,即是中實,故云不生不滅,乃至不常不斷也。’卷二(本)雲(大正42·21b)︰‘中道佛性,不生不滅,不常不斷,即是八不。’
此宗為令了知八不中道的真義,而立三種中道(又稱三中),即︰
1.世諦中道︰又作俗諦中道,是以世諦為主而說的中道。不動無生滅之真際而建立生滅之諸法,稱為世諦中道。
2.真諦中道︰不壞生滅的假名而說無生滅的實相,稱為真諦中道。
3.二諦合明中道︰又作非俗非真中道,是合世諦、真諦而說的中道,謂亦非生滅,亦非無生滅,言亡慮絕,離四句百非而畢竟空。
此外,《三論玄義》卷下謂中道有一中乃至四中之別︰
1.一中,即以中道為唯一清淨道。
2.二中,約二諦而辨中,即世諦之中、真諦之中。
3.三中,指二諦之中再加非真非俗之中。
4.四中,指對偏中、盡偏中、絕對中、成假中。對偏中,謂針對大國小人之斷、常偏見而說之中。盡偏中,謂有斷、常之偏病則不成中,偏見若盡滅則名為中。絕待中,指所顯現的中是超絕言語思慮之不偏不中者,但假名為中。成假中,有無為假,非有非無為中,由於非有非無而說有無,如此之‘中’反而成立‘假’,故謂成假中。
天台宗所說
天台宗立空、假、中三諦說,而以實相為中道。認為一切諸法是超越空、假而絕對,其本體非為言說思慮的對象,此稱中諦。又,此中諦是化法四教中的別、圓二教所說。謂空、假二邊之外有中道一理是別教所談,稱之為但中;即空、假二邊而立中道是圓教所談,稱之為不但中。若以中道為原理則為三諦中的中諦,以之為觀法則為三觀中的中觀,又因其中有但中、不但中之別,而有隔歷三諦和圓融三觀,或次第和不次第之別。《法華經玄義》卷二(下)雲(大正33·705a)︰‘別三諦者,開彼俗為兩諦,對真為中,中理而已。(中略)圓三諦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諦圓融一三三一。’
最了義經開示中道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七·師子吼菩薩品》善男子。汝問云何為佛性者。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恆無有變易。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於我。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同經:不依不了義。不了義者如經中說。一切燒燃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無我。是名不了義。何以故。以不能了如是義故。令諸眾生墮阿鼻獄。所以者何。以取著故於義不了。一切燒者謂如來說涅槃亦燒。一切無常者涅槃亦無常。苦空無我亦復如是。是故名為不了義經不應依止。
有偈云:中以不二為義,道以能通為名,不執常斷二見,遠離空有兩邊。是為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