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

中蜂

中蜂,是東方蜜蜂的一個亞種,中蜂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生存史,野生中蜂主要生活在雨水較多,空氣濕潤、蜜粉源植物種類較多的山區、丘陵地域。是中國獨有的蜜蜂當家品種,是以雜木樹為主的森林群落及傳統農業的主要傳粉昆蟲,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採集力強、利用率較高、采蜜期長及適應性、抗蟎抗病能力強,消耗飼料少等義大利蜂無法比擬的優點,非常適合中國山區定地飼養。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中蜂中蜂

中蜂在樹洞、崖下、岩縫、土穴等防風避雨處營造巢穴,繁衍生息。中蜂在長期的生存鬥爭過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習性。雖然經過人為干預收回家養,甚至過箱活框飼養,仍無法徹底改變其頑固的原始野性。
一、 中蜂的主要特點
中蜂個體小於西方蜜蜂,行動敏捷,飛翔能力強,飛行速度快,善於避躲敵害;嗅覺靈敏,善於利用零星蜜源,對來自外界環境條件刺激反應快捷,防衛能力強,作盜性強,由於個體較小,吻較短,對深花管蜜源植物的利用率較低。中蜂結團緊密,抗寒能力強,省飼料,中蜂泌蠟力強,喜歡毀舊脾造新脾。分蜂性強,群體增殖速度快,但維持群勢較小。定向能力較差,容易迷巢。
中蜂遷棲性強一旦生活環境不適宜容易出現全群飛逃;在失王情況下,很快出現工蜂產卵現象,工蜂產卵後不易介紹新王。中蜂採集勤奮,早出晚歸,清巢能力差易受蠟螟危害。上述中蜂的生活習性是與其長期的野生生活密切相關的。
二、中蜂的生活習性是生存鬥爭的產物
中蜂也和其它昆蟲一樣,離不開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各種生活習性的形成是生存鬥爭的產物。飛翔力強,飛行速度快,才能躲過自然中眾多天敵的追捕,那些不適應這種生活環境的就要被淘汰,只有能躲避天敵的撲殺,才能保存下來,去占領自己的生活空間。有了靈敏的嗅覺,才能去發現更多蜜粉源,在沒有大宗蜜粉源或者在最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尋找到能維持群體生命的食物。
中蜂節省飼料,這一可貴的優良特性能為人類提供更多的產品—蜂蜜。自然界中的各種動物都有其特有的越冬方式,蜜蜂是半蟄居營群體生活的昆蟲。中蜂結團緊密,越冬期內往往叩掉巢脾下部大片巢房,結團在蜂巢下面的局部範圍,蜂團集中而緊密。消耗少量飼料,少量運動產生微熱,保持低限的生命活動,保持群體所需要的生存溫度,這也是中蜂在長期的生存鬥爭過程中形成的有利於種族生命延續的生活習性。
中蜂泌蠟能力強,經常毀棄自己苦心營造的巢脾,而不厭其煩地重新泌蠟造脾。這種喜新厭舊的生活習性,能隨時應付在環境突變、天敵入侵時,遷居後及時營造新居,只有具備這種特性,才能保持在萬變的自然環境中保存自己。客觀上也起到精理蜂巢、減少細菌、病害在巢房滋生和污染,清除害蟲的蟲卵,保持群體的正常生活以及後代的健康發育。能使蜂王始終在新巢房產卵,卵蟲在寬大的巢房裡發育成長,培育出健壯的新個體,具有優生優育的客觀效應。
中蜂個體小,吻較短,採集力雖然較低,但中蜂採集工作勤奮,抗寒能力較強,早出晚歸,在9℃時就能正常採集活動,彌補了吻短、採集力低的不足。
中蜂分蜂性強,維持的群勢比西蜂小,群體增長數量多,在生存鬥爭過程中生存機率大,這也是與生存鬥爭的另一種表現。
中蜂定向力較差,容易迷巢,這種習性是和長期在廣闊的野外生活、群體間距大、接觸機會少有關。這一習性對人為管理是不利的。中蜂群失王后,工蜂快速產卵現象,雖然是生存鬥爭中一種特殊現象,但必然`無法使該群體生命得到延續。

管理要點

中蜂飼養管理技術雖然與西蜂飼養管理有許多相同之處,但由於中蜂有其特有生活習性,在飼養管理方法上,必須更適應中蜂的某些生活習性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否則會造成不應有的麻煩,甚至會造成損失。
1、中蜂放蜂場地的選擇
中蜂放蜂場地應選擇在遠離工廠、礦山、公路等僻靜的山坡、半山坡以及林木邊沿、避開人畜騷擾或振動干擾,蜂場附近要有充足而清潔的水源。中蜂對大宗蜜源要求並不十分嚴格,但對蜜粉植物種類要求較多,蜜源花期連續,沒有太長的斷蜜期,由於中蜂善於利用零星蜜源,外界零星蜜粉不斷,避免引發盜蜂,便於管理。
2、中蜂蜂群的擺放
由於中蜂馴養時間短,野性較強,定向能力較差,容易迷巢,因此擺放中蜂 就不能象擺放西蜂那樣成行、整齊而緊密、方向一致。擺放中蜂群,群間距離要遠些,前後交錯,巢門方向不求一致,避免群間蜜蜂相互錯投,造成相互斗殺。特別交尾群,更要加大大群之間的距離,防止處女王投錯被殺。各箱體套用木樁墊起,防止螞蟻對中蜂群的侵擾,造成逃蜂。
3、防止異味接觸
中蜂嗅覺靈敏,對異味反應很敏感。飼養中蜂的蜂箱最好是用西蜂用過的蜂箱。或選擇無異味的木料做成的新蜂箱,新蜂箱在使用之前,先塗上少量的蜂蠟,消除木質氣味,利於中蜂接受,防止飛逃。不用味重的藥物防治蜂病,蜂箱、蜂具消毒後,必須徹底消除異味後方可重新使用,蜂箱儘量採用灼燒方法進行消毒,防止異味刺激蜜蜂而造成逃群。
4、中蜂群管理
中蜂嗅覺靈敏,盜性較強,防止盜蜂是管理中蜂的一項主要工作,應隨時加以注意。最好在巢門閘板上分兩排打6—8個小孔,孔徑5—5.5mm。在飼養過程中,根據群勢變化開放或堵塞小孔數。箱縫用塑膠膠帶封嚴。
中蜂叩舊脾的習性是與其對巢蟲(蠟螟)抵禦能力差有關,飼養中蜂要勤造新脾更換舊脾,換出來的舊脾除保存少量采蜜期使用外,其餘應及時淘汰化蠟,防止蠟螟卵蟲帶入蜂群,加高箱底與巢脾下樑間的距離,至少要有40毫米的間距。或者採用活底蜂箱,以便隨時清除箱底上的蠟屑,以防蠟螟產卵。
野生中蜂的蜂巢是:中心部位多為蛹脾,蛹脾外邊是蟲脾,蟲脾外邊是卵蟲脾,卵蟲脾外邊是未造完整的新脾。整個蜂脾呈半球形各脾上部都有較大範圍蜜粉圈,子圈均在各脾下部。因此管理中蜂不必過分強調調脾,繁殖期內儘量減少開箱次數,以免擾亂蜂群的正常生活秩序。
分蜂季節適當增加檢查次數。中蜂分蜂群出飛時間早,蜂王在王台里產卵後不等王台封蓋,隨時都有可能出飛。發現蜂群怠工等分蜂預兆時,採取人工分蜂加於消除。蜜源開花前,多次毀台維持強群群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為提高采蜜量,流蜜初期可以合併蜂群或者調動外勤蜂組織強群采蜜。在采蜜期多造新脾。
5、中蜂越冬
為適應中蜂結團在巢脾下部、結團緊密這一生活習性。越冬蜂巢的布置應是:中心部2—3脾上部有蜜下部空房的半蜜脾或者少半蜜脾,外邊各放一快張下部有少量空房的大蜜脾。因為中蜂為保持結團的緊密,往往要叩掉巢脾下部的大片巢脾。如果都是蜜房,蜜蜂在叩脾過程中就大量吃蜜,吃蜜太多,積糞過多,越冬後期下痢,將會造成嚴重損失。
總之中蜂群的管理,應以適應中蜂的生活習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資料

1.養蜂論壇www.bees1.co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