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鋸花天牛

中華鋸花天牛

中華鋸花天牛,學名 Apatophysis sinica Semenov-Tian-Shanskij ,分類地位昆蟲綱 Insecta 鞘翅目 Coleoptera 天牛科 Cerambycidae,分布在山東、河北、江西、四川等省。。

概述

學名 Apatophysis sinica Semenov-Tian-Shanskij
鞘翅目天牛科
分布在山東河北江西、四川等省。
寄主 為害牡丹等藥材。
圖:中華鋸花天牛(左)和龜背天牛成蟲

為害特點

初孵幼蟲先咬食幼嫩根莖表皮,後從近地面斷梢傷口腐爛處入,並向根下部蛀害,隧道長約30一70mm。受害株生長發育不良,影響開花和丹皮的產量及質量。一般蛀害率35%~70%。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1~26mm,體長11~20mm,栗褐色或黃褐色。帶褐棕色,鞘翅端部淺黃褐色,具稀疏短黃絨毛。頭近圓形,上顎前伸,額唇基凹,中央具縱溝1條,複眼大,頭部生小刻點,細密。觸角11節,基瘤尖明顯,柄節粗壯。雄天牛觸角較體長,雌天牛短於體長。前胸背板刻點細密,中間略凹陷,具圓形瘤突2個,兩側緣各生小齒突1個。鞘翅較前胸寬,翅面上也生細密的點刻,端部不明顯。長。長1.5mm,長橢圓形,淺黃至淺黃綠色。末齡幼蟲體長20~32mm,頭近長方形,觸角褐色,第3節,第l節長,端部具3根剛毛。上顎黑色,三角形。前胸較中、後胸之和為長,其前緣具淺褐色橫帶l條。背板硬化,中間具淺縱溝1條,其兩側各具不明顯彎曲淺溝l條,呈水字形。離蛹乳白色至黃色。

生活習性

山東3年完成1代。末齡幼蟲於3月下旬從根部隧道中爬出,入土後作土室化蛹,3月底、4月初進入入土盛期;4月中旬大多進入預蛹期,經10~15天於4月下旬~5月上旬進入化蛹盛期,蛹期15—20天;5月中旬成蟲羽化。初羽化的成蟲在蛹室內靜伏約10天,於5月下旬出土並於當天交尾,當天或翌日開始產卵。卵期10天左右,6月下旬進入孵化盛期。該天牛多把卵散產於近表土3cm處,產卵歷時4—8天,每雌產卵62—246粒。該昆蟲發生輕重與寄主生長年限有關,牡丹生長年限多的,受害重。

防治方法

(1)在該天牛化蛹盛期進行中耕,破壞土室滅蛹。(2)在卵孵化盛期澆灌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異柳磷乳油15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13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