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廊來源
匾刻藝術是中華民俗及中國傳統藝術的一朵奇葩 ,從古到今,匾額都是巴渝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時重慶,人們愛匾、敬匾,刻匾、送匾之風盛行,匾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之稱的重慶市銅梁縣,不僅有其舉世聞名的“銅梁龍”,而且還以1985年發現的500多塊古匾震驚華夏。這一大批古匾製作時間跨越清乾隆至民國的200多年,內容涵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各個領域,涉及銅梁縣數任知縣以及民國時期重要任務熊克武、喻培棣、李萼、陳達三、於佑任、北洋教育總長傅增湘等。
有關專家表示,“銅梁匾”是現存全國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匾額群,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傳奇色彩。
“中華第一匾廊”的古匾大多屬於吊匾,最長的有2.3米,最小的也有1米,最大的一塊是清光緒年間的“告厥成功”匾,長4米、寬1.63米。古匾內容頗為豐富,大概可分為民俗風情、寺廟文化和政事三大類:民俗風情包括祝壽、賀婚娶、賀喬遷、賀榮陛、幫會祠堂等;開光、重大佛事、佛日活動等屬於寺廟文化;反映政事、百姓贈官、官贈百姓、記述政事要務內容則屬於政事類。從書法上看,可分為楷書、行書、草書、篆書、魏碑等。製作方式多為素匾、金字匾、滿金匾、雕刻花邊的金匾。
由楷書題成的祝壽匾“鶴算齊眉”製作於乾隆己酉年(1789年);廟匾“第一名峰”由行書揮就而成,製作於同治5年(1866年);光緒34年(1908年)製作的“民懷其惠”,是一塊百姓感激“父母官”的政事匾,匾上花草繁茂、祥雲朵朵、蝴蝶蹁躚,蜜蜂擷蜜,景象繁榮;製作於民國18年(1929年)的賀喬遷用匾“無樂極樂軒”,其書法更是了得,由楷、行、篆、草兼書……
有趣的是,有一塊匾兩次重複使用,廟匾“焚剎耆英”第一次使用是清乾隆37年(1772年),第二次使用便是民國乙亥(1935年),相距163年。更叫絕的是清乾隆58年(1793年)首次題刻為“眉壽初觴”的祝壽匾,在清同治已已年(1869年)被全部刮灰上漆,重刻為“崇應惠民”的政事匾。
據說,製作古匾在當時得有一定經濟實力,製作一塊匾的價格相當於一石稻穀,請人寫一個字也得一石稻穀。制匾成了當時的時尚,也成為大戶人家的專利。
匾刻藝術
匾刻藝術起源於秦代,是中華民俗的一朵奇葩。銅梁匾額發現於1985年春,存於銅梁縣平灘人民倉庫,共約400塊。這座倉庫原本是平灘富紳的大宅院,1050年改建為糧庫,將寺廟、祠堂、大戶人家的木匾收來作倉板,於是,清乾隆至民國的木匾得以保存。經初步考證,這批匾額時間跨度約200年,內容涵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各個領域,涉及銅梁縣數任知縣以及民國時期重要任務熊克武、喻培棣、李萼、陳達三、於佑任、北洋教育總長傅增湘等,可從史實、民俗、書法藝術、雕刻技法、裝飾藝術、製作方式等多角度對其進行研究。銅梁匾額數量多、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保存完整,是研究銅梁乃至中國古代和近代文化的一份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