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於1938年夏秋(10月)間遷至貴州桐梓縣城(史稱“桐梓海校”),駐桐8年後又於1946年1月遷至重慶山洞海軍總司令部舊址待命(丁家後院)。
詳細歷史
幾度易名並多次變更體制的“中華民國海軍學校”成立迄今已經135年了。該校從福州船政學堂肇始,一脈相承,傳留至今。百餘年來,該校秉承福州船政精神,發揚福州船政文化,為中國新式教育,為中西文化交流,為近代中國科技的產生、發展、傳播、運用,為近代中國工業、航海、航空、電訊、運輸、鐵路等行業的產生與發展,尤其是對近代、現代、當代中國海軍的產生與發展,都發揮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該校以其成立時間最早、存在時間最長、培養人才最多、產生影響最大而享譽中外,名滿天下。因此而被中國史志學界、軍史界譽為“海魂”、“中國海軍的搖籃”。該校曾在抗日戰爭時期西遷貴州省桐梓縣城,旅桐八年,對桐梓對海校都留下了甚為深刻的影響,史志學界也有人因此將桐梓譽為“高原戰艦”。筆者亦認為,曾一度旅居桐梓的民國海軍學校是福州船政精神文化的延續者與發展者。時至今日,海軍學校旅桐舊址——“金家樓”,已成為祖國大陸上唯一存在的海校遺址。
“中華民國海軍學校”(以下簡稱“海校”)肇始於清末,是清末建立最早的海軍學校。清同治五年(1866年)閩浙總督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後由前江西巡撫沈葆楨總司其事。初名“求是堂藝局”,後改稱“福州船政學堂”。分為前、後學堂,前學堂習法文、學造船;“後學堂”習英文、學駕駛,兩學堂均學算法、畫法等;並讀《聖諭廣訓》及《孝經》兼課策論。分別由法國人和英國人主持,招收16歲以下學生,學習期限5年,畢業後授以水師官職或派充監工、船主。當年12月23日,對外招生,共105名,嚴復以第一名被錄取。堂址暫設福州城內定光寺(又稱白塔寺),仙塔街和城外亞伯爾順洋房。1867年1月6日開學,初定學制5年。6月6日,藝局遷馬尾新校舍分為前、後學堂。12月26日設立了繪事院,招生44人。1868年2月12日,創辦管輪學堂,併入後學堂,稱駕駛管輪學堂。2月17日,設“藝圃”招收藝徒,學制5年。前、後學堂至民國,共畢業學生629名,其中前學堂製造班8屆178名,後學堂駕駛班19屆241名,後學堂管輪班14屆210名。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後,歸海軍部直轄,於1913年將“前學堂”改為“福州海軍製造學校”,“後學堂”改為“福州海軍學校”。原駕駛專業改稱航海班,管輪專業改輪機班,改船政藝圃為福州海軍藝術學校。1926年“海軍製造學校”合併於“海軍學校”,又將1918年設立的“福州海軍飛潛學校”併入“海軍學校”後改名“馬尾海軍學校”。1927年為南京國民政府接管,1930年,定校名為“海軍學校”。1912—1926年福州海軍製造學校5屆共招生260名,飛潛學校5屆共招生250名,海軍學校三專業10屆共招生450名。三校總計招生20屆960名。宗旨在於培養海軍駕駛與航海軍官。設航海、輪機、實用化學、造艦等學科。仍仿西方幼年軍官學校體制,學生12歲經考試入學,學習一段時間後,甄別考選,合格者始分班學習,不合格者予以退學。分校課(在校學習,無寒暑假,學制五年結業),艦課(在軍艦或工廠學習實踐,學制三年),兩階段總共學制8年,考試合格方可畢業。在校期間體檢不合格,視力減退,成績不及格,違紀犯規,均予退學或開除。初分“輪機”、“航海”兩班,後增設“造艦”班。抗戰時期,“海校”先遷福州鼓山湧泉寺(1937年9月1日),再遷湖南湘潭(1938年6月25日),旋即於1938年夏秋(10月)間遷至貴州桐梓縣城(史稱“桐梓海校”),駐桐8年後又於1946年1月遷至重慶山洞海軍總司令部舊址待命(丁家後院)。12月,奉令與上海中央海軍軍官學校合併,遷青島辦學。1947年6月將尚未畢業的各班學生全部併入新成立的“青島海軍軍官學校”,至1951年底陸續畢業。“青島海軍軍官學校”由1945年成立的上海海軍軍官學校和青島中央海軍訓練團於1947年4月合併而成。原“海校”在校學生兩專業6班全部併入“青島海軍軍官學校”。從1947年至1951年6班共畢業216人(其中含軍艦失事殉難18人)。1949年2月,“青島海軍軍官學校”遷至廈門。當年9月遷往台灣。1954年“海軍軍官學校”在台灣高雄市正式復校。學校設大學部和專科部。大學部分為航海組和陸戰組,學制四年零三個月;專科部分為航海專科、輪機專科、通信電子專科、企業管理專科,學制二年零六個月。直至今日,源至“福州船政學堂”的,設在台灣的“海軍軍官學校”仍在繼續培養海軍人才。
儘管,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領土上也先後存在過眾多的海軍(水師)學校(院),如北洋水師學堂(1875~?)、廣東水師學堂(1887~1912年,其間於1904年更名為廣東水師魚雷學校)、廣東黃埔海軍學校(1912~1922年)、黃埔海軍學校(1930~1939)、天津水師學堂(1880~?),煙臺海軍學校(1913~1928年)、南京海軍軍官學校(1912~1914年)、南京海軍電雷學校(1915~1917年)、東北葫蘆島航警學校(1923~1930年)、海軍大學(1935~1937.7福州)、軍政部電雷學校(1933.1~1938.3)、青島海軍學校(1930~1940.11)、上海海軍軍官學校(1945~1947.4)、青島中央海軍訓練團(1945.11~1947.4)等。但這些海軍各色各類學校都存在時間極短,少有延續繼承關係。因此,始於“福州船政學堂”,迄至今日之台灣“海軍軍官學校”的“海校”才是成立最早,延續時間最長的海軍學校。?
從培養人才方面論:從清末起,即是先設福州船政學堂,後建海軍(1874年清政府始籌畫海防,次年始建海軍)。“從始建海軍,到民國、到北伐,直到8年抗日戰爭,80年裡,這個學校的畢業生代表了中國海軍的主體。甲午戰爭時期的海軍戰將(除丁汝昌),北伐軍的海軍總司令及艦艇將校,抗日戰爭時期的海軍總司令及絕大多數海軍將校均出自這個學校。所以可以說,這個學校是這一段歷史時期我國海軍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王綬盧語)。這個海校湧現出來的大量人才中,有早期的薩鎮冰(歷任海軍總長、代總理、海軍上將)、嚴復(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總辦)、詹天佑、劉步蟾、葉祖圭、黃鐘英、程璧光、劉冠雄、鄧世昌、魏瀚、高魯、巴玉藻、王助、曾貽經、王孝豐、王壽昌、陳孝同、梁序昭(海軍二級上將、海軍總司令、國防部長)等。和近年在台的鄒堅(二級上將、副參謀總長)、劉和謙(海軍一級上將、參謀總長)、葉昌桐(海軍二級上將、三軍大學校長、副參謀總長)等三任海軍總司令,以及數十位在台海軍將領。此外,身在祖國大陸的海校校友尚有不少寶貴人才活躍在各條戰線。比如何康(原國務院農牧漁業部部長)、王綬盧(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文乾(黃慧鴻)(大連水產學院院長)等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建立的海軍學校,校長為鄧兆祥,其又為中國海軍培養了大批人才。還有在海峽兩岸和海外擔任遠洋輪船船長、教授、總工程師、造船專家的大量人才難以數計。囿於資料欠缺,無法列舉。僅據已掌握的不完全資料,海校從1927年至1951年,三個專業總計畢(結)業22期(班)486人,另有失事殉難未能畢業的18人。因此,這個海校培養的海軍人才無疑也是所有同時期海軍學校中最多的,這個海校在海內外的影響無疑也是最大的。因此稱這個“海校”為“中國海軍的搖籃”並無過譽,實屬當之無愧,實至名歸。
旅桐八年新績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之後,日本軍國主義向中國發動全面侵略,抗日戰爭爆發。日軍大舉南下,國民政府、中央機關和各大中城市的院校、重要工廠企業紛紛西遷。馬尾要港也屢遭敵機轟炸,設在馬尾的海軍學校也被迫奉令西遷。當年末,海校先遷福州鼓山湧泉寺,再遷湖南湘潭,旋即於1938年秋遷至時屬西南大後方的貴州桐梓縣城。桐梓位於西南腹地的叢山峻岭之中,地處川黔交通要津,為抗日戰爭時期全國唯一暢通的川黔滇緬國際通道的必經要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桐梓距國民政府所在地重慶僅200餘公里,縣城屬萬山擁抱中的一封閉型小盆地,周圍皆有險關扼守,雲層厚,雲量大,不易為敵機所偵察轟炸。此地雖無長河闊水,但仍不失為戰火之中難得的一方淨土。桐梓縣緊鄰川渝,為黔北第一重鎮。古為夜郎國疆城,唐代曾置夜郎縣,該夜郎縣歷唐、五代十國,至北宋末年,存在於桐梓境內478年。唐中,詩仙李白因獲罪遭譴,長流於此。因此桐梓縣為遐邇聞名的“唐宋夜郎”、“李白夜郎”。乃貴州省境開化較早的縣份之一。
海軍學校輾轉遷入桐梓縣城後,租用城東金漢初為其母新建不久的“節孝祠”作校舍(實未收租金)。金家節孝祠為仿西洋式樓房,三層,磚木結構,有閣樓、耳樓。因竣工不久,美輪美奐,頗為壯觀。後被師生俗稱為“金家樓”。學校租用後,又在樓前樓側增修了圖書館樓(二層)和其它一些附屬建築、操場、體育用具等等。
其時,海軍學校設兩個專業即航海、輪機,每期各一班,原在馬尾入學的航7、航8、航9、航10、輪5各班均隨校來桐,繼續學業。其後又有幾屆學生陸續按規定考選入學於桐梓。直至抗日戰爭勝利後的1946年遷離桐梓之時,海軍學校共有三個專業的12期(班)學生在桐梓學習,其中有航海班第七期至第十四期,輪機班第五期至第七期,造艦班一期。在桐梓結業離校的有航7至航10四期;輪5一期,造艦一期。海校離桐停辦後整體轉入青島海軍軍官學校的有航11至航14、輪6和輪7共6期(班)。總計海軍學校在桐梓學習和結業的共有三個專業12期(班)311人(含失事殉難未畢業的18人)。其中就有在台灣久負盛名的鄒堅、劉和謙、葉昌桐、區小驥、楊熙齡、張振亞、陳鳴錚、林蟄生、羅〖FJF〗瞭〖FJJ〗、葛敦華、歐陽良、陳連生、鄭本基、劉達材、宋炯、徐學海、宮湘洲等海軍將領,以及在大陸和海外的王綬盧、黃慧鴻、李作健、張祁、倪行琪、李景森、楊士豪、陳務篤、盧振乾、呂美華、劉淵、陳宗孟等等各界知名人士。
海校遷桐後,在旅桐辦學8年間,仍以其優良嚴謹的校風一以貫之,除堅持一般軍校的常規紀律制度規章之外,尤有其自身特點。海校學制校課五年,艦課三年,從不放寒暑假,一年中僅期考後休假三天即開課。暑期,因氣溫過高,即上午上課,下午游泳訓練。曾規定游泳400碼及格,凡超過及格線者,每超過400碼發給獎金一元,曾有學生游過11000碼,獲獎金26元,為歷屆同學獲游泳獎金最高者,傳為佳話。輪航各班的主任教官均聘英國退役校級軍官擔任,其它科目也多聘留學英法等國的軍官擔任教學和訓導管理。教科書除國文及中國史地外都是英文課本。海校長期堅持對學生進行極其嚴格的教學和訓練,凡各期考試不及格者一律退學。在校期間舉凡違紀者一律開革。曾有輪4期學生30人(全班僅34人),因畢業考試已結束,紀律鬆弛,一次晚點名未到,被全部開革(1936年6月10日)。使當時國內全軍震驚。航12班入學時58人,至畢業時已只剩下28人,這都是幾經淘汰的結果。教學與校風之嚴,於此可見一斑。由一位軍官任一個班的隊長,專職管理,未經準假一律不準離校,早晚點名都要在操場整隊集合,並由隊長向訓育主任報告。學校重視體育,聘請專職體育教官,學生長期強化體能訓練,成績頗佳,身體素質也甚強。遷桐後,儘管桐梓縣城僅一條水流不大的小河,但海校師生仍堅持訓練游泳。正如黃慧鴻先生在回憶文章《重遊桐梓隨筆》中寫道:“我們難以忘懷的城東小河,我今天才知道它名叫溱水,當年我們在這小河溝里學習游泳,曾鍛鍊出了不少能游八千米、一萬米以上的游泳健兒”。海校校規很嚴,從不侵犯駐地百姓或騷擾民眾,在桐期間從未發生過與外界的糾紛。每天下操軍紀嚴肅,隊伍整齊,師長、學生、官兵一律威武雄壯,為封閉落後的桐梓城帶來了一股新風,給桐梓百姓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嚴格的校規和訓練,師長全部是高素質的出類拔萃的人才,加上全體學生幾乎都是抱著抗日救亡的獻身精神,又經過嚴格考選投入到海軍學校來的。因此上下一致維護了海校的良好風氣和規章制度。這樣嚴格優良的校內環境培養了學生勤奮、刻苦、嚴謹、忠實的學風,也使得學生形成了嚴守紀律、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工作、生活作風,和親如手足、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同窗情誼。其時,航12班不少同學基礎較差,班上便成立了一幫一聯保組,首名與末名同桌,二名與末二名同桌,依次類推,及時幫助,互相促進,共同進步,還經常開展文化娛樂活動培養了團結友愛、嚴肅活潑的生活情懷,如此種種,使得離校近60年後,校友黃慧鴻先生在回憶文章中仍滿懷深情地把金家樓(海軍學校)譽為“大學校”、“大軍營”、是個“溫暖愉快的大家庭”,他說:“抗戰8年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歲月,桐梓金家樓曾是這浩渺長河裡的一個亮點”。
海校在桐期間,基本上就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艱苦歲月,在西南後方,身處大山之中的海校師生一刻也未忘記國恨家仇,這裡雖然沒有刀光劍影的血肉拼殺,但師生們的胸懷裡卻始終充滿著抗日的豪氣,腦海里都永遠繚繞著前線的血與火。少將校長高憲申即為江陰阻塞戰中任平海艦艦長勇立戰功,獲得華胄榮譽獎章的抗戰英雄。訓育主任鄧兆祥經常向師生們講述中日甲午海戰留下的恥辱,並親筆書寫“雪甲午恥”匾額懸於圖書館門楣之上,以激勵師生不忘國恥、誓驅倭寇,刻苦學習,報效祖國。鄧兆祥按規定配發皮鞋,但在校期間他一直只穿布鞋。鄧兆祥還當眾發誓抗戰不勝利他決不穿皮鞋。在師長的表率下,海校學生為克服物資匱乏的困難,並培養艱苦奮鬥的作風,對自己的衣褲鞋帽都是自己補了又補,穿用不輟。且戲言道:“頭戴通天帽,腳踏實地鞋,身穿空前絕後服,君乃是空前絕後的頂天立地人”。為了宣傳抗日救亡,喚起民眾,海校的師生還利用課餘時間,經常與縣城各中國小師生配合,利用多種形式宣傳抗戰救亡。比如,航11班編劇,劉和謙主演的《衡陽四十七天》,李存傑和郁文弼主演的《戰雲情淚》,以及縣城女中葉如瑛演唱的《江南之戀》等等,都在同學中和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為了給地方培育人才,海校的一些教官還為縣中、省中兼課,如劉榮霖先生兼代數、幾何課,楊雨生先生兼物理、化學課,歐陽省三先生兼數學、物理、化學等課。還有在省中兼高中體育課的徐教官與林教官,與縣中體育教師潘奎龍協作,經常組織海校學生與當地中學生進行練習性的籃球賽,使兩校學生球藝提高很快,其時縣中的學生侯顯揚、王紹基二人就在此期間受到鍛鍊,成長為出色的籃球運動員,後來成為貴州省主席楊森組織的省代表隊——“合群隊”的台柱。當時海校與縣中聯合代表隊還和美軍車隊的駕駛員進行籃球比賽並戰勝了客隊。為了抗日救國,航9、輪6兩班的一些同學,如何康、鄒堅等毅然離校,投筆從戒,奔赴抗日第一線,接受戰火的洗禮,為國家與人民做出了突出貢獻。
為此,1997年出版的新編《桐梓縣誌》,對旅桐的“中華民國海軍學校”濃墨重彩地作了多處記載,高度評價海軍學校“該校在桐梓期間,群賢薈萃,校風嚴謹,培養出大批高級海軍人才”。桐梓史志界的不少人士也在多部著作中多次記載和介紹海校旅桐業績,這也給海校校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華民國海軍學校”雖然離開桐梓已經55年了,但是船政的精神尚在,海校的風範猶存,海校的遺址依然,海校在桐梓民眾心中留下的深刻影響不可磨滅,桐梓“金家樓”在海內外海校學子靈魂深處已經刻下永久的印痕。中共桐梓縣委、桐梓縣人民政府早已正式將海校遺址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已申報省級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著手修復海校遺址,以利保護,並供海內外海校校友和各界人士參觀瞻仰。我們深信,海校必將為祖國、為人民繼續發揮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中國國民黨九千將領》劉國銘 主編
2、《福州船政學校志》福建船政學校史志編委會 編
3、《馬尾船政大事記》陳道章 編
4、《辭海》(1989年版)
5、《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政職官人物誌》
6、《桐梓縣誌》胡大宇 主編(1997年版)
7、《海軍學校第12屆航海班簡史》陳其華 著
8、王綬盧、文乾、張祁、周幼良等先生提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