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產業特色比較明顯。在工業方面,以水泥、煉鐵、農機、釀酒、選礦為主的英山水泥廠,中渡煉鐵廠,馬安農機修造廠,陽陽酒業有限公司,響水鐵礦、鹿寨金金礦粉廠、中渡廠石墨村酸菜等初步形成規模,產品暢銷區內外。在農業方面,全鎮形成以桑蠶、甘蔗、西紅柿、沙田柚、沙塘蜜桔、芥菜、蓮藕、茨菇、水產、畜牧等產業和一大批龍頭產品,是桂中有名的“西紅柿之鄉”。在旅遊方面,香橋岩地質公園,中渡古城,一方保障等一批旅遊項目,形成了以生態旅遊,文化游,農家樂為重點的發展格局。這是一塊文人輩出的地方,文化名人韋曉萍、潘文經生於斯,長於斯。美麗的自然風光,淳樸的鄉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蘊,構成了中渡一幅完美的畫卷。
建置沿革
秦屬桂林郡地。漢為始安、潭中二縣地。南朝梁陳為梁化郡和象郡地。隋屬純化和象二縣地。唐屬恭化和洛容二縣地。宋、元為古縣和洛容二縣地。明、清屬古田和洛容二縣地。民國屬中渡縣。1949年12月26日解放,為桂林地區百壽縣中渡行政辦事處,後改為中渡縣。1951年屬鹿寨縣第三區。1958年成立中渡人民公社。1962年改稱英山區。1966年復稱中渡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中渡區公所。1987年5月設建制鎮至今。行政區劃
轄:英山社區居委會;高坡、大兆、朝陽、福龍、長盛、黃村、石墨、潘圩、馬安、貝塘、大門、黃臘、寨上、山尖、英山15個村委會。自然環境
境內地處低緯,屬南亞熱帶向中亞帶過渡帶,受季風環境影響較明顯。全年日照時數1531~1672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35%~37.4%。全年太陽輻射總量97.3~103卡每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20.4℃。1957~2001年平均降雨量1607毫米,雨季一般從4月中旬開始,8月下旬結束,共140天。古鎮特色
古遺址
古民居群始於清代中期,位於中渡鎮中心,整個群落一律青磚灰瓦,木質構架,古樸典型,深入其中,隨處可領略到隨處的古色古香的韻味。分為東、西、南、北四條街,設東、西、南、北四扇城門,歷經滄桑,現仍有很多保存較好的舊商號、客棧遺址,古民居等建築。中渡武廟、粵東會館、鍾秀傑故居等座落其中,更能較好地反映了古城的歷史風貌。(2)鍾秀傑故居:位於中渡南街古民居群落中。鍾秀傑(1877--1941),中渡鎮南街人。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考秀才時,名列榜首;1899年東渡日本考察維新之道,併入日本警政學校學習警務,常與馬君武等人接觸,討論救國之策;1905年鍾秀傑加入孫中山在東京成立之中國同盟會,成為中國同盟會最早會員之一;1907年奉孫中山之命回國,參加同盟會廣西支部活動,同時在廣西巡警道署任職,兼在廣西警察學堂及陸軍測量學堂執教。民國5年(1916年)討袁護國時,鍾秀傑南下廣州大元帥府任職;1921年,鍾秀傑擔任中渡知事,為革除以往縣政積弊,廢除苛捐雜稅,深得民心。鍾秀傑還擔任過馬平縣(今柳江縣)及宜山縣(今宜州市)縣長,慶遠區稅捐稽徵局長等職。
(3)會館:明末清初,中渡由撫民廳降為縣治,縣治設在洛江河畔的中間渡口,(相對於舊縣渡口和新縣渡口而言)。因此地水路交通方便,到此定居謀生的人逐漸增多,江西籍商人和廣東籍商人修建江西會館(已毀)和粵東會館,作為商人聚集和旅居、停留場所。
(4)中渡撫民廳:清光年間,兩廣總督岑春煊,廣西巡撫張鳴岐聯銜奏請設立撫民廳(廳的行政級別介乎州縣之間,比縣高半級,比州低半級)。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光緒皇帝特準設立中渡撫民廳,撫民廳職能側重於軍事,即剿撫相濟,任命陳嵩灃為中渡撫民廳同知(正印官,從六品官階)掌理中渡撫民廳防務,統轄桂防軍正、副2營。中渡撫民廳官署設在中渡鎮北街82號。老百姓習慣稱之為武衙門。民國25年(公元1936年)為國民黨中渡縣縣黨部。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中渡城剿匪,解放軍中渡支隊司令部設定於此。
(5)中渡縣參議會:成立於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是中渡縣民意機構。參議會評論員名額每鄉選出1人,商會、教育會、農會、婦女會等地方職業團體組織各選出1人。參議會設議長1人,秘書1人,2—3名辦事員。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中渡縣參議會撤銷。
(6)羅公館:為清代光緒年間清軍管帶羅舉之於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所建造。其子羅浩忠民國時期曾任浙江省第3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中將保全司令、廣西柳州行政督察專員兼中將保全司令,亦稱羅浩忠官邸。
(7)中渡古炮樓:清朝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在廣西桂平金田村,天王洪秀全發動了以推翻清政府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戰爭波及到全國10多個省。為保衛城防,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清當地政府在中渡城制高點西眉山頂修築炮樓。該炮樓分兩層。一層用山石砌成,基礎用混合灰砂夯實;二層為青磚木板樓結構,設有瞭望孔、炮孔、槍孔等,
(8)洛容縣城古城牆遺址:為洛容縣古城的護城牆。城牆由鷹山背(中渡城隍廟)沿山脊到鷹山山頭,尚保存石砌城牆100餘米,其中完好的約70米。唐、宋時期,萬曆三年(1575年)正月遷入靈塘(雒容鎮)。
(9)中渡武廟:位於中渡古鎮上,建於清朝時期,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廟宇青磚灰瓦,造形和設計充分體現了清代的建築風格。廟塑有關羽、關平、周倉等神像,具有較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
(10)中渡城隍廟舊址:舊址位於鷹山背,為洛容古縣城的護城廟,約建於宋朝時期,相傳在清朝光緒10年,北京城內太和殿失火。中渡城隍前往救火,太和殿上空出現“鷹山城隍”燈籠一對。火滅後,光緒皇帝念其救火有功,遂賜木匾一塊掛入中渡城隍廟內,匾上刻有玉璽、龍頭。後在民國年間,城隍廟徹底被毀,民眾便把城隍塑像移到中渡武廟內。
摩崖石刻
(1)摩崖石刻“一方保障”是記述明朝萬曆年間,明王朝鎮壓瑤族起義的文治武功。透過歷史的雲煙,穿越時光隧道,仿佛看到了瑤族同胞為反抗明王朝的血腥統治,浴血奮戰的慘烈情景。(2)“京觀”:此石刻原在中渡西郊山麓,統治者鎮壓中渡、平山一帶的農民起義軍後,在一塊約70噸重的巨石中刻“京觀”二字,右刻“平定洛斗下半團叛亂,斬首五百餘級”,左刻“萬曆三年七月書”。下洛斗即現今的平山鎮一帶。此石七十年代“農業學大寨”時,取石修水利而毀。二00五年,我縣文化部門重新修復於舊縣村鰲魚山頭。
(3)牛角坳石刻:位於中渡城東8公里的三門隘牛角坳路邊,在一塊高約1米,寬約0.7米的石頭上刻下“全州石匠十名為記太平軍好行,囗囗年二十七日閏月”的字樣。據考證,太平軍翼王石達開部回師廣西攻打桂林城不下時,棄城南下,一路經永福翻越大華山路過中渡。從不工整的書法與雕刻上看,為當時官兵或在此打石頭的10名全州籍工匠所刻。對軍事和歷史有重大的研究價值。
此外,中渡還有古欲岩化石遺址,拉敢岩摩崖石刻等多處名勝古蹟。
農家旅遊
2005年12月,鹿寨縣中渡千年古鎮旅遊區內的大兆村被評為柳州市“十大美麗鄉村”。該村下末屯,江洞屯均位於鹿清公路旁,與香橋岩風景區連線,這裡山清水秀,環境優雅,民風樸實,社會治安條件好,旅客可以體會到做農家活、吃農家飯、住農家屋的休閒情境。1、里洪水庫觀光園:位於中渡鎮長盛村,為小一型水庫,總庫容327萬立方米,庫區風光旖旎,山峰波瀾起伏,翠木叢生,小島坐落有致,湖面波光粼粼,山環水繞,別有韻味,極具水上觀光旅遊價值。
2、千畝茶葉觀光基地:位於中渡鎮長盛村,距里洪水庫2公里,與里洪水庫連線,處於群山之中,是在全生態、無污染的環境下培育而成的。基地連片面積2000畝,規模較大,視角較廣,為國家級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隨著茶葉面積的不斷擴張,大路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已經成為遊客觀光、採摘的好去處。
3、十里荷塘觀光基地:位於中渡鎮馬安村,中渡至黃臘公路旁,連片面積120畝。春夏之交,荷塘水面上荷花綻放,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尤其是當夜色降臨時,更甚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遊人可心情自在地觀賞荷塘美景。
4、萬畝油菜觀光基地:中渡人民有著種植油菜的良好習慣,年均種植面積近萬畝,連片規模大。進入春季,油菜遍地開花,萬畝油菜花飄香,放眼望去,到處是油菜花的世界,金色的海洋。
農牧業
全鎮耕地面積62163畝,其中水田49899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種植為主,玉米、甘蔗、花生、黃豆等農作物的種植也具一定規模。1994年,糧食總產量2290萬公斤;甘蔗1.25萬畝,達到歷史的頂峰,成為中渡的一大支柱產業;農業總產值3354.88萬元。同時,形成了以甘蔗、桑蠶、水果、蔬菜為主導品種的產業鏈;青椒、西紅柿還成為廣西重要的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2001年,農業總產值12660萬元,糧食總產量達2.76萬噸;桑園面積4500畝,甘蔗1.1萬畝,沙田柚1783畝,秋冬菜3.21萬畝,農民人均純收入1968元。山羊存欄39255隻,出欄13374隻,建有2個商品羊基地,養羊50隻以上的大戶達136戶,成為鹿寨最大的養羊基地。鄉鎮企業
1983年,馬安農機修造廠成立,為鎮第一家鄉鎮企業。1994年,鄉鎮企業投入80多萬元興辦燒結廠、寶石加工廠和6個新的採礦場,當年實現企業總收入13335萬元,總產值12181萬元,利潤415萬元。2001年,全鎮鄉鎮企業已發展到1564家,擁有固定資產3150萬元,形成了礦產開發、食品加工、交通運輸、建材化工、農貿開發、針織成衣,機械鑄造和農副產品加工等8大行業,總收入46012萬元,上繳國家稅金811萬元,實現利潤762萬元。財政金融
民國時期,境內財政收入主要靠稅捐,同時還有財產收入、事業收入、行政收入、純益收入、債務收入、其他收入等8種。解放後,財政收入包括工商稅、農業稅、企業收入、其他收入4項。1990年財政總收入為158.1萬元。2001年,財政總收入為629萬元,境內設有農行儲蓄所1個,信用社1個,郵政儲蓄所1個。商業
解放前,境內工商業戶為私人經營。解放初期,中渡鎮尚有英山、白寺二圩市,圩期仍沿用傳統習慣,3天為一圩,圩市設有穀米、糖、鹽、牛、肉和雞鴨等專業市場。後來經社會主義改造,在“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期間,私營個體商業被取消,集體商業併入國營商業和供銷社。1978年後,允許多種經營,集市貿易繁榮,日用工業品、農產品、副食品及生產資料的化肥、農藥、農機具等攤點成行。1984年,中渡圩市有攤點178攤,其中成衣52攤,百貨15攤,雜貨41攤,修理24攤,飲食11攤,其他35攤。2001年,鎮內商業網點有540個,從業人數610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777.6萬元,集市貿易總額25萬元。科技
解放以來,鎮黨委、政府採用電影、講座、展覽等形式的科技交流活動,指導民眾生產、生活。20世紀80年代後,近20年來,共開辦各種技術培訓班100多期,培訓人數達2.5萬人次。通過培訓,全鎮家家戶戶學科學、用科學的水平大為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教育
唐貞觀(627~649年)年間,洛容縣於城北(今中渡鎮舊縣村附近)創辦縣學。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地方人士梁恆義(後任中渡縣縣長)募捐集資興辦中渡義學。清末民初,該義學改為兩級國小堂,設甲、乙、丙、丁4個班,學生約100人。民國10年(1921年)在中渡鎮北門建立女子學校。28年,中渡辦幼托班1個,入托幼兒20餘人。31年,中渡開辦私立“鷹山初級中學”。32年,中渡縣開辦縣立國民中學,設4個班,學生180人。1951年6月合併鹿寨縣,英山國小(原鹿寨縣第三國小)增至15個班,學生700多人。1985年,通過鹿寨縣首次普及國小驗收。1989年,全鎮有中心國小1所,完小14所,中學3所,入學人數5158人,入學率達95.6%。1998年,基礎知識教學與基本技能訓練的“兩基”工作通過自治區評估驗收。2001年共投入教育經費40多萬元,全鎮已基本沒有中國小危房。同年,全鎮共有中學4所(其中私立中學1所),在校學生2265人;國小32所,在校學生5549人。教師共436人。國小入學率99.68%;中學生鞏固率95.7%,畢業率達100%。文化
舞獅、舞龍、山歌是境內民間傳統活動。清乾隆年間,這些活動已極為盛行;民國時期及解放後亦甚活躍。至20世紀60年代舞獅、舞龍逐漸消失。1978年後復興,這些活動更為活躍。衛生
解放以來,醫療衛生貫徹以預防為主的方針,昔日危害人民健康的16種傳染病發病率從1950~1960年的1680.34/10萬人,下降到1980~1987年的811.23/10萬人,天花、霍亂已滅絕。2001年,全鎮擁有衛生院、所、站、室等機構45個,形成鎮、村醫療防疫、保健網,共有醫療衛生人員70多人,其中西醫35人,中醫38人,病床64張。人物
韋韜(1892~1953)字群六,中渡鎮寨上村人。民國元年(1912年)入保定軍官學校騎科一期就讀,畢業後回桂供職。曾在武昌起義及討伐袁世凱的戰鬥中先後參加攻擊上海製造局、吳淞炮台和江灣諸役。11年11月任馬平縣知事。後被保送入廬山軍官訓練團深造。28年3月任國民政府軍政部榮譽軍人第五管理處少將副處長,33年獲國民政府頒給海陸空甲種一等功勳獎1枚。35年8月離職。1953年逝於家中。韋道敏(1892~1969)字樹萱,壯族,中渡鎮馬安村常安屯人。少年時入本村私塾讀書,後考入桂林陸軍國小,繼升武昌陸軍中學。宣統三年(1911年)參加武昌起義。次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後曾在陸榮廷部任排、連、營長,副團長等職。民國18年(1929年)任靈川縣長。29年,在國民黨蔡廷鍇、陳紹柏的粵桂邊區司令部任參謀長,後任桂林團管區司令,玉貴師管區副司令、代司令等職。32年,獲陸軍少將軍銜。35年退役,隱居桂林。1969年10月3日病逝。
民俗文化
廟會、“百家宴”相傳在清朝光緒10年,北京城內太和殿失火,中渡城隍前往救火,天空出現“鷹山城隍”燈籠一對。火滅後,光緒皇帝念其救火有功,遂賜木匾一塊掛入中渡城隍廟內,匾上刻有玉璽龍頭。後來人們將城隍爺視為保吉祥平安之神,為紀念城隍爺,世代中渡人民每年農曆五月二十八日都自發起來,舉行盛大慶典活動。是日,鞭炮齊鳴,鼓鑼喧天,龍獅並舞,腰鼓、秧歌環城游鄉,掄花炮、奪獎屏、唱桂戲,各地武館前來表演武術,活動期長達10日之久,文化娛樂氛圍極為濃厚。
場面最為宏大的屬“百家宴”,宴席前,大家一起動手,以古城內的東、南、西、北四條街道為場地,在街道上擺起一長串桌子,一張緊挨一張地放在那裡,成為一張張長長的餐檯。各家各戶將每家做的幾道最好的菜獻上酒桌,全城人一起品嘗,款待客人。宴席正式開始前,還要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向在座的人宣講村規民約。他們希望通過這個儀式教育村子裡的人團結一心,遵守村規民約,使村子越來越興旺。在“百家宴”上,不僅能喝到香醇的米酒,還可以品到很有特色的家常菜。由於這個宴席集百家之長,所以就叫“百家宴”。從此,中渡人民每年在舉行“五·二八”活動時,都會設“百家宴”,作為街民團聚,款待鄉親、客人的最隆重的儀式。
銅鼓
1985年5月18日,在距中渡鎮2公里的石炭弄挖鐵礦時發現。鼓面直徑66.6厘米,高52.5厘米,周圍有4隻青蛙,2匹載著勇士的戰馬,鼓面和四周均有水波紋、迴旋紋、草紋圖案。初步鑑定為西漢時期銅鼓,今存自治區博物館。
青獅岩
距中渡鎮8公里,岩長約200米,最寬處面積約5000平方米,窄處只有50厘米,岩內石景甚多,各具異狀。響水,在中渡鎮大兆村附近洛江一灘頭,河水奔流而下,異常壯觀。其聲隆隆,遠聞若雷,近聞似鼓,四季如此,因之得名“響水”。香橋岩,位於鎮境內,距中渡鎮政府12公里,岩洞高4米,長60米,寬22米,岩內石景奇形怪狀,千姿百態。洞外為絕壁幽谷,深30餘米,谷底溝壑陰森,岩礁遍布;懸崖右側下,碧水一潭,臨潭懸吊一塊巨石;百米之外,一座雄奇的天然石橋橫空飛架,雄偉壯觀,稱為香橋。橋下川流滾滾,蜿蜒于山麓之中,岩內壁上刻有不少文人墨客的詩文,人們稱為“桃源真境”。
重要事件
明洪武六年(1373年),在平樂鎮(今中渡鎮)石榴江置巡檢司。永樂二年(1404年),都督韋觀指揮葛森等鎮壓理定少數民族起義,殺害1180人。
鹹豐九年(1859年)九月,太平天國石達開率部由永福進軍中渡,初八和初十,賴裕新部分別在六洛嶺和馬形坳與清軍、團練激戰,突破防線,十五日離去。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八月十二日,永寧州官李鴻濱和寨上(今中渡鎮屬)財主韋麟閣率兵到貝塘鏟村,使數百農民饑寒無依,激成兵變。覃老發順勢揭竿而起,占據油麻山弄,開展反清鬥爭,農民紛紛回響,聚眾五六千人,四十八山弄皆歸控制。次年十二月,柳州知府祖繩武領軍至中渡,引誘義軍歸降,騙覃老發到中渡殺害。義軍仍堅持鬥爭。
民國24年(1935年)春,中渡縣推行民團制度,強迫青壯年入伍。9月24日,拂曉,長盛鄉長黃裕禧帶縣、鄉警30餘人到獨宿村逮捕反徵兵領導人廖紹光。平山農民獲悉,即組織500多農民武裝營救。黃裕禧急向中渡縣府請兵1連,會同民團共200多人前來鎮壓,雙方激戰1晝夜。農民武裝退入四十八山弄,後廖紹光等7名反徵兵骨幹和一批無辜民眾被殺害,中渡、平山農民反徵兵鬥爭失敗。
民國25年(1936年),洛江漲水,中渡鎮損壞民房45間,中渡城東、北兩街可擺舟。
1977年2月24日,中渡公社長盛生產大隊統一燒牛牧場,釀成火災,燒毀大村林場松樹330餘公頃。
1990年,中渡鎮遭受龍捲風和冰雹襲擊,損失嚴重。
年底,中渡鎮礦產管理站年產值達302萬元,列為柳州地區產值最高的鄉鎮企業。
1998年,中渡鎮大門村下大門屯發生山體滑坡,共有39戶農產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