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簡介
- • 學校歷史
- • 學校現狀
- • 學校環境
- • 學科建設
- • 師資氣力
- • 科研成果
- • 人才培養
- • 目標
- • 學校標誌
- • 學校沿革
- • 組織機構
- • 院系先容
- • 國際交流
- • 名人校友
- • 學校導遊
- • 參考連結
[顯示部分][顯示全部]
簡介編輯本段回目錄
學校歷史 編輯本段回目錄
相對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中心財經大學可謂是年輕並且經歷坎坷。1949年11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在當時中共領導人的指示之下,中心財經大學的前身——中心稅務學校建立了。當時學校僅有財政、稅務、會計、審計等幾個專業。1952年,中國進行了高等院校調整工作,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輔仁大學的財經系科並進了中心稅務學校,同時,該校更名為“中心財政學院”,並直接由中國高教部領導;後來又改為由中國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共同領導,校名也再次更換為“中心財政金融學院”。
“文-化-大革命”的到來使這個學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學校在文革期間處於停辦的狀態,校舍也被北京捲菸廠占有;直到文革之後復校時才收回,現在學校當中還可以看到部分文革遺蹟。
八十年代,學校從“一窮二白”的狀態中重新起步,此時學校改由財政部一家領導,並慢慢的開始發展。1996年,學校再度更名,“中心財經大學”宣告成立,也使學校從單純的財經類院校,慢慢的向以財經專業為主,以財經相關的分支專業為輔的財經綜合類高校轉變。1999年10月29日,時任中共中心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江-澤民為該校50周年校慶題詞:“努力辦好中心財經大學,為現代化建設輸送高質量治理人才”。
2009年7月6日,中心財經大學公布以該校標誌性雕塑“吞吐大荒”為設計核心的新版校徽正式啟用,以取代使用多年的老版校徽。
200910月17日,該校舉辦慶典,慶祝中心財經大學建校60周年。
學校現狀編輯本段回目錄
學校現有財政學院、金融學院、會計學院、經濟學院等多個學院,共有6個本科門類37個本科專業,並擁有經濟學科和治理學科專業自主設立權。研究生方面,該校設有1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工商治理碩士(MBA)、會計碩士(MPAcc)、公共治理碩士(MPA)、法律碩士(J.M)等4個專業學位授權點。該校的貨幣銀行學、國民經濟學、會計學、財政學為國家級或北京市級重點學科。
學校全日制在校生約有7,200人,教師約600人,其中正副教授300餘人,此外還聘請百餘名國內外著名人士作為該校客座教授。中心財經大學一直致力於擴大自身的海外影響,文革之前就培養了幾批非洲、越南駐華學員;目前該校正積極提供優惠條件吸引外國留學生(2008年底在校留學生約350人)、華僑以及港澳台僑學生。近年,學校也成為了幾家海外保險精算考試的北京考試中心。
學校現為211工程大學,目前學校正為進進985工程而努力。
學校環境 編輯本段回目錄
學校緊鄰北京交通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等學府;且在海淀區上莊鎮設立本科一年級分部,原設立於清河街道的分部已經撤銷。由於學校的規模已經無法適應辦學的需求,中心財經大學在與北京市政府和教育部簽訂一系列協定之後,在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設立新校址作為新的本科生校址,並於2009年9月8日正式投進使用,第一批約4,500名新生已經進駐。
學校內設有一座主教學樓、一座電教樓和一座行政樓,可滿足基本教學和辦公。教學樓北側設有兩座食堂樓和圖書館。東側為小區內的老式平房,該校的MBA中心和中國保險精算研究院均設立在此。西側是運動場,其中包含一個標準田徑/足球場,另外還有6個露天籃球場和兩個網球場。該校在2007年中重新整修運動場,該工程已於2007年11月完工並交付使用,完工後的運動場帶有標準塑膠跑道和人工草皮足球場;地下為停車場。
校內設有五座學生宿舍樓、研究生宿舍區和留學生公寓等宿舍樓,其中5座學生宿舍樓分別以學1~學5命名,除學5樓(研究生宿舍)外,條件比較簡陋,一般為6~8人間,沒有獨立衛浴,洗澡必須到學校東側的公共浴室;為解決學生住宿題目,學校在校外也租有宿舍供研究生和部分本科一年級學生使用,命名為學6~學8。2006年,學校又在四周的北京城建屬地租得部分樓宇的使用權,也暫時緩解了主校區的壓力。留學生公寓條件較好,配備了獨立衛浴和廚房,以及電視、冰櫃、空調和網際網路接進等設備。
校內原設有“專家賓館”,經過重新裝修,現仍對外營業。學校內另有列印、小賣部、書報亭、公用電話等服務場所,但公共服務設施還是相對稀缺。
近來,學校加快校園基礎設施建設。目前,該學校在主校區西南側正在建設的新綜合大樓已經完工,取名為中財大廈。該樓東側部分現已建成融金中財大酒店,目前已投進使用;西側為研究生宿舍樓及各類仿真實驗室,已於2007年8月底竣工並投進使用。目前研究生新生已經進住該樓,部分辦公室及實驗室也遷至該樓。學校東南角原有的停車場和車隊辦公處已拆除,在此建立的新綜合樓已於2009年10月啟用。
學科建設編輯本段回目錄
師資氣力編輯本段回目錄
中心財經大學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在老一代教師中,著名經濟學家和學者陳岱孫、崔敬伯、張偉弢、崔書香、李寶光、劉光第、胡中流、李天民、姜維壯、魏振雄、俞天一、張玉文、王佩真、聞潛、侯榮華、李繼熊等先後在校任教,其中一些老教授仍活躍在教學科研第一線。中青年骨幹教師中,學校擁有“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長江學者等各類優秀師資。學校擁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和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北京市級精品課程10門,校級精品課程71門,先後獲得3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2項北京市教學成果獎。學校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擔任學院領導和學術帶頭人,例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勞倫斯?克萊因、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克萊夫?格蘭傑、羅伯特?恩格爾、埃里克?馬斯金、羅傑?邁爾森等擔任學校學術委員、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為學生授課。
科研成果編輯本段回目錄
作為中國經濟學、治理學學科領域的重要科研創新基地,中心財經大學充分發揮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決策的“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保證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五”以來,學校承擔了一百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等重大科研課題。學校舉辦的“諾貝爾獲獎者北京論壇中心財經大學分論壇”、“部長論壇”、“大使論壇”、“名人名家講座”等1000多場學術活動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
人才培養編輯本段回目錄
作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院校,中心財經大學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重點培養創新人才。先後設立了創業先鋒班、中法合作實驗班、中澳合作實驗班、數理經濟與數理金融實驗班、國際金融與公司理財實驗班等人才培養模式試驗區。2007年,中心財經大學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高校。目標編輯本段回目錄
中心財經大學根據國內外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和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結合自身發展上風,經過科學論證,明確了學校的總體發展戰略目標:建成有特色、多科性、國際化的研究型大學。這一總體戰略目標將分三步實現:第一步,從2005至2010年,學校總體處於國內先進水平,為實現教學研究型大學向研究型大學轉變奠定良好和牢固的基礎;第二步,從2010年至2020年,建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型大學;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學校建校一百周年時,建設成為國際著名的、具有鮮明特色的、多科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學校標誌編輯本段回目錄
1、校名學校創建於1949年,1996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中心財經大學。1997年中國著名學者、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為更名後的中心財經大學題寫校名;1999年學校五十華誕之際,時任中共中心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同道欣然為該校題寫校名並題詞。
2、校徽
金黃色古錢幣代表中國財經,紅色三角形代表教育(知識金字塔),三角形底部建築物為中心財大校門區主建築群剪影。其寓意可以表達為:中心財經大學以經濟學、治理學為主幹,中心財經大學努力攀登科學高峰。
3、校訓
中心財經大學校訓為“忠誠、團結、求實、創新”,是由財政部部長的王丙乾在中心財政金融學院建院四十周年時提寫。
4、校歌
禮花將你送來,北京溫馨撫愛。財經專家的搖籃,而今絢麗多彩。追求卓越的美德,海納百川的胸懷。同心再創輝煌,無愧偉大時代。
5、吞吐大荒
雕塑造型由龍馬和象徵乾坤的太極球組成,用青銅鑄就,通高9米,稱之為“龍馬擔乾坤”。按照中國傳統說法,所謂“龍馬精神”即“龍”與“馬”有著共同的靈魂,馬亦是龍。龍馬擔乾坤,體現了中華民族頂天立地的氣派。
學校沿革編輯本段回目錄
華北稅務學校創辦於1949年11月6日,1950年2月在其基礎上成立中心稅務學校,1952年6月中心稅務學校並進中心財政學院。
二、中心財政學院(1951年9月~1952年8月)
中心財政學院1951年9月成立,1952年8月與北大、清華、輔仁、燕京四所大學經濟系合併為中心財經學院。
三、中心財經學院(1952年8月~1953年8月)中心財經學院1952年8月成立,1953年8月撤銷。
四、中心財政幹部學校(1953年4月~1958年12月)
中心財政幹部學校1953年4月成立,1958年12月與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幹部學校合併成立中心財政金融幹部學校。
五、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幹部學校(1954年5月~1958年12月)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幹部學校1954年5月成立,1958年12月與中心財政幹部學校合併成立中心財政金融幹部學校。
六、中心財政金融幹部學校(1958年12月~1983年7月)
中心財政金融幹部學校成立於1958年12月,1960年後與中心財政金融學院一套人馬兩塊牌子,1969年被迫停辦,1979年重新掛牌,1983年7月在中心財政金融幹部學校基礎上成立中心財政治理幹部學院。
七、中心財政治理幹部學院(1983年7月~1998年12月)
中心財政治理幹部學院成立於1983年7月;1988年獨立建院,但屬中心財政金融學院黨委領導;1989年單獨成立黨委;1998年12月重新並進中心財經大學。
八、中心財政金融學院、中心財經大學(1960年1月~今)
中心財政金融學院成立於1960年1月,1969年被迫停辦,1978年2月復校,1996年5月16日更名為中心財經大學。
組織機構編輯本段回目錄
歷任校長
李予昂(1949.11-1952.6)
王紹鰲(1952.12-1955.8)
胡立教(1955.8-1956.9)
安成志(1957.9-1959.4)
貝仲寧(1960.8-1961.5)
陳如龍(1964.10-1966.5)
戎子和(1978.6-1983.8)
陳菊銓(1983.8-1985.11)
王柯敬(1992.9-2003.6)
王廣謙(2003.7-)
著名教授
全職教授:王廣謙、李健、孟焰、祁懷錦、劉姝威、鄒恆甫、郝演蘇、賀強、李俊生、張禮卿、潘省初、陳文燈兼職教授:吳曉靈、戴相龍、巴曙松、陳建成
下設院系
財政學院金融學院
會計學院
經濟學院
商學院
法學院
治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保險學院
稅務學院
統計學院
信息學院
政府治理學院
社會發展學院
文化與傳媒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理論教學部
外國語學院、外語教學部
套用數學學院、數學教學部
體育經濟與治理學院、體育教學部
危機治理學院
MBA教育中心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培訓學院
網路教育學院(籌)
繼續教育學院
獨立學院(籌)
財經研究院
中國金融發展研究院
國防經濟與治理研究院
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
中國精算研究院(設在保險學院)
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
北京財經研究基地(設在財經研究院)
中國企業研究中心
中國經濟與治理研究院
院系先容編輯本段回目錄
學校設有財經研究所、中國精算研究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國防經濟與治理研究院等30多個科研機構,其中中國精算研究院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財經研究所北京財經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國際交流編輯本段回目錄
學校積極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國以及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多所大學和其他組織建立了廣泛的聯繫。長期以來,學校同世界銀行經濟發展學院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和良好的合作,1983年在學校建立了合作培訓中心,先後舉辦了20多期培訓班。此外,學校同日本朝日監查法人、蘇黎世金融服務團體、法國安盛保險團體、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等組織也有著良好的合作,英國保險精算師學會、英國皇家保險學會、澳大利亞保險學會的北京考試中心均設在該校。學校除聘請外國專家擔任英語和專業課教師外,每年還邀請數十名外國專家來校進行短期講學和合作研究,同時每年也派出很多教師到國外講學、進行合作研究或學習、進修。學校每年招收外國留學生,並在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招收研究生。
1999年10月29日,江-澤民同道為學校建校50周年題詞:“努力辦好中心財經大學,為現代化建設輸送高質量治理人才”。江-澤民同道的重要題詞,體現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學校的殷切關懷,對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堅定全校師生辦好學校的信心,激發他們積極投身高等教育改革的熱情。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將進駐北京市沙河高教園區,新校區占地面積1000多畝,學校將取得更大的發展。中心財經大學一定按照黨中心、國務院的要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捉住機遇,深化改革,開拓進取,銳意創新,力爭把學校建設成為有特色、多科性、國際化的研究型大學。
名人校友編輯本段回目錄
戴相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理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原天津市市長
金人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正部長級),原中國財政部部長
李金華第十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原中國財政部國家審計署署長
王志泰中心財經大學第二屆北京校友會副會長
陳剖建天安團體董事長
段方曉瑞泰團體副總裁
繆建民中國人壽副總經理人壽資產董事長
馮知傑中國人壽財險副總經理
王啟人中共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
李克穆中國保監會副主席
駱玉林青海省副省長
穆虹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
丁燕生中銀香港及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
汪曉峰金信信託董事長
魏東已故涌金公司原總裁
宮少林招商銀行副行長招商證券董事長
牛錫明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
王成銘中心金融工委副書記
葉一新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總經理
孫志強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總後勤部黨委委員
劉嘉德人壽股份副總裁
喬偉原交通銀行副行長
沈若雷原工行上海分行行長現花旗人壽董事長
邵淳原華夏證券總裁
金建棟國泰君安總裁
學校導遊編輯本段回目錄
(1)學校方位
(2)乘車路線
沙河校區乘車路線
北京沙河高教園區(以下簡稱高教園區)位於北京市區的西北方向,地處沙河衛星城的東北部,南距德勝門23公里,北距昌平城區10公里,東迄首都機場25公里。
1.昌平52路:昌平城區火車北站——立水橋。途徑昌平區醫院、昌平中醫醫院、高教園區中心財經大學、外交學院、羅頓公司等站,在立水橋站可換乘捷運5號線。
2.643路:捷運天通苑北站——九龍遊樂園。途徑昌平城區、高教園區中心財經大學、外交學院、羅頓公司等站,在捷運天通苑站可換乘捷運5號線。
3.919路支2:德勝門——平西王府。在今年玄月學生開學之前,919支2將延長線路至高教園區,並將高教園區作為始發站,直達北京市區。
(一)北京站至沙河校區 :乘捷運到崇文門站,換乘捷運5號線到天通苑北站,出站後換乘公交643或643區間車到大窪村站下車。
(二)北京西站至沙河校區 :乘特2路到崇文門站,換乘捷運5號線到天通苑北站,換乘公交643或643區間車到大窪村站下車。
(三)首都機場至沙河校區:伺機場捷運至東直門,換乘捷運2號線至雍和宮站,換乘捷運5號線到天通苑北站,出站後到馬路對面換乘公交643或643區間車到大窪村站下車。
(四)沙河校區至學院南路校區:1.可乘坐學校班車。2.可乘坐643或643區間車至捷運天通苑北站,換乘捷運5號線至立水橋站下車,換乘城鐵13號線至西直門站下車,出站後向西面走,路邊換乘公交16路、601路、651路至皂君廟站下車。
1、北京站:乘捷運到西直門站A出口,換乘16、601、651路公車,在皂君廟站下車。
2、北京西站:乘694路(3站)/387路(7站)到明光橋北,往西穿過明光橋,換乘16路公車,在皂君廟站下車。
校本部與上莊校區之間的乘車路線
1、本部到上莊校區乘車路線乘651路公車到西苑站,換乘512路公車到仁達中學站下車。
2、上莊校區到本部的乘車路線仁達中學站乘512路公車到西苑站,換乘651路公車皂君廟站下車。
1、西直門/北京北站:16路、651路、601路均到。
2、動物園:601路
3、中關村地區:往往五道口四周、清華南門,可在皂君東里站乘坐319路;往中關村電子市場,可先乘坐651路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站下車,然後換乘往北走的車,基本上都可到。
4、北外四周:849路
5、學院路高校群:在超市發路口南,乘坐運通103路基本上可到;或走到明光橋乘坐往北往的車。
6、西單、王府井:西直門坐捷運,或到動物園坐以1開頭的某些電車。
8、北京西站:乘坐645路、651路、660路到中關村南大街後(註:中關村南大街並不是一個站點),換乘往南走直達北京站的車;或往東到明光橋,往南走的車,有到的。
9、國家圖書館四周:645路
10、直達首都機場:16路到北太平橋北站下,北太平橋東側約200米處有機場大巴的車站,班車間隔約15分鐘。
11、北三環:16路到北太平莊,再折回,就到了北三環,有302、300、830、932、367等線路。這些公車可往往中關村、人民大學、中國科技館。
(3)校園輿圖
(4)校園景觀
參考連結編輯本段回目錄
1、中心財經大學:http://www.cufe.edu.cn/
2、上海財經大學:http://www.shufe.edu.cn/
3、江西財經大學:http://www.jxufe.edu.cn/
4、天津財經大學:http://www.tjufe.edu.cn/
5、南京財經大學:http://www.njue.edu.cn/
6、東北財經大學:http://www.duf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