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中公子——銀杉

杉中公子——銀杉
銀杉,屬裸子植物松科。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別名衫公子,是一種高十至二十米的常綠喬木。它是我國特

杉中公子——銀杉

銀杉

產的屬於第三紀殘遺下來的珍稀植物
銀杉分布於廣西湖南四川貴州等地海拔一千四百至一千六百米針闊葉混交林、常綠與落葉混交林中,間或在向陽山脊的石隙、石縫中也有它們生長。銀杉的樹皮為暗灰色,並龜裂成不規則的薄片,恰似一些古樸典雅的圖案。深綠色的樹葉,象螺鏇般呈輻射狀伸展,條形中略帶鐮狀大彎曲,一叢叢,一簇簇,十分奇特。
每年三、四月間,銀杉開花,淡淡的嬌黃綠色,好象一般闊葉樹剛綻出的嬌芽,十分美麗。
銀杉是較為古老的樹種,對我國植物學研究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銀杉是我國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種,和水杉銀杏一起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活化石”。

遠在地質時期的新生代第三紀時,銀杉曾廣布於北半球歐亞大陸,在德國波蘭法國及前蘇聯曾發現過它的化石,但是,距今200-300萬年前,地球發生大量冰川,幾乎席捲整個歐洲北美,但歐亞的大陸冰川勢力並不大,有些地理環境獨特的地區,沒有受到冰川的襲擊,而成為某些生物的避風港。銀杉、水杉和銀杏等珍稀植物就這樣被保存了下來,成為歷史的見證者。

銀杉在我國首次發現的時候,和水杉一樣,也曾引起世界植物界的巨大轟動。那是1955年夏季,我國的植物學家鍾濟新帶領一支調查隊到廣西桂林附近的龍勝花坪林區進行考察,發現了一株外形很像油杉的苗木,後來又採到了完整的樹木標本,他將這批珍貴的標本寄給了陳煥鏞教授和匡可任教授,經他們鑑定,認為就是地球上早已滅絕的,現在只保留著化石的珍稀植物——銀杉。50年代發現的銀杉數量不多,且面積很小,自1979年以後,在湖南、四川和貴州等地又發現了十幾處,1000餘株。

銀杉是松科常綠喬木,主幹高大通直,挺拔秀麗,枝葉茂密,尤其是在其碧綠的線形葉背面有兩條銀白色的氣孔帶,每當微風吹拂,便銀光閃閃,更加誘人,銀杉的美稱便由此而來。
拉丁名
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中文名
銀杉

拉丁科名
Pinaceae

中文科名
松科

保護級別
1

分布
廣西龍勝金秀)、湖南(新寧至城步、資興、桂東)、四川(南川、武隆)貴州(道真、桐梓)

現狀
銀杉是本世紀50年代在我國發現的松科單型屬植物,間斷分布於大婁山東段和越城嶺支脈。最初僅見於廣西龍勝縣花坪和四川南川縣金佛山。近年不但在上述兩地找到了新分布點,而且還在其毗鄰的山區發現了銀杉。迄今,已知銀杉分布在廣西、湖南、四川、貴州四省(區)十縣的三十多個分布點上,除金佛山老梯子分布較多外,其它分布點上,最多達幾十株,最少僅存一株。由於銀杉生於交通不便的中山山脊和帽狀石山的頂部,故未遭到過多的人為破壞。銀杉生長發育要求一定的光照,在蔭蔽的林下,會導致幼苗、幼樹的死亡和影響林木的生長發育,若不採取保護措施,將會被生長較快的闊葉樹種更替而陷入滅絕的危險。

海拔下限(米)
940

海拔上限(米)
1870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具開展的枝條,高達24米,胸徑通常達40厘米,稀達85厘米;樹幹通直,樹皮暗灰色,裂成不規則的薄片;小枝上端和側枝生長緩慢,淺黃褐色,無毛,或初被短毛,後變無毛,具微隆起的葉枕;芽無樹脂,芽鱗脫落。葉螺鏇狀排列,輻射狀散生,在小枝上端和側枝上排列較密,線形,微曲或直通常長4一6厘米,寬2.5一3毫米,先端圓或鈍尖,基部漸窄成不明顯的葉柄,上面中脈凹陷,深綠色;無毛或有短毛,下面沿中脈兩側有明顯的白色氣孔帶,邊緣微反卷,橫切面上有2個邊生樹脂道;幼葉邊緣具睫毛。雌雄同株,雄球花通常單生於2年生枝葉腋;雌球花單生於當年生枝葉腋。球果兩年成熟,卵圓形,長3一5厘米,直徑1.5一3厘米,熟時淡褐色或栗褐色;種鱗13一16枚,木質,蚌殼狀,近圓形,背面有短毛,腹面基部著生兩粒種子,宿存;苞鱗小,卵狀三角形,具長尖,不露出;種子倒卵圓形,長5-6毫米,暗橄欖綠色,具不規則的斑點,種翅長10一15毫米。

特性
銀杉分布區位於中亞熱帶,生於中山地帶的局部山區。產地氣候夏涼冬冷、雨量多,濕度大,多雲霧,土壤石灰岩頁岩砂岩發育而成的黃壤或黃棕禳,呈微酸性。陽性樹種,根系發達,多生於土壤淺薄,岩石裸露,寬通常僅2--3米,兩側為60--70度陡坡的狹窄山脊,或孤立的帽狀石山頂的頂部或懸岩、絕壁隙縫間。具有喜光、喜濕喜霧、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和抗風等特性。在分布區低緯度和低海拔的產地,分別組成以銀杉與華南五針松Pinus kwangtungensis Chun ex Tsiang,或與長苞鐵杉Tsuga longibracteata Cheng,或與大明松Pinus taieaniana var.damingshanensis Cheng et L.K.Fu,或與葵花松Pinus fenzeliana Hand.--Mazz.為主的針闊混交林;在高緯度和高海拔產區,則分別組成銀杉與巴東櫟Quercus engleriana Seem.,或與青岡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Oerst.、短柄枹樹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 Nakai、硬殼椆Lithocarpus hancei(Benth.)Rehd.、或與亮葉青岡Fagus lucida Rehd.et Wils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林分面積通常較小,林中的銀杉一般幾株至20餘株,有的僅1株銀杉。天然更新的好壞與林分鬱閉度的大小有密切的關係,即疏林中更新較好,密林中幾無銀杉的幼苗與幼樹。銀杉5月開花授粉,翌年6月受精;球果10月成熟。

保護價值
銀杉為古老的殘遺植物,該種的花粉在歐亞大陸第三紀沉積物中發現。其形態特殊,胚胎髮育與松屬植物相似,對研究松科植物的系統發育、古植物區系、古地理及第四紀冰期氣候等,均有較重要的科研價值。

保護措施
各地發現銀杉之後,地方政府和有關單位都很重視,並採取了一些保護措施。目前,已在廣西花坪和四川金佛山建立了以保護銀杉為主的自然保護區,開展了銀杉的繁殖試驗和引種工作。為了促進銀杉的天然更新和擴大分布範圍,建議在只有單株銀杉生長,林分鬱閉度較大、林下有幼樹的分布點上,適當擇伐部分生長較快的上層林木;或在有銀杉生長的山脊兩側,擇伐一些林木,以利銀杉幼苗、幼樹的生長。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10月採收成熟球果,放於通風處蔭乾,待種子脫落後,搓去種翅,拌濕砂儲藏,至第二年春播種。苗圃地應選擇排水良好的中山山坡底部,或在疏林下育苗。丘陵地育苗,應儘可能創造銀杉所需要的生態環境,尤其重視溫度和濕度的控制。用扦插法或嫁接法繁殖時成活率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