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明朝末年,初姓來此建村定居。因村南有座山名為中山,故命名中山夼村。另一說為因村處兩山之間而得名。清康熙末年,紀姓自亭兒崖來此定居。乾隆初年,臧姓人自擺駕嶺遷入。後有張、王等姓自外地遷來。 中山夼村位於海陽市西部,地處東經120°55′,北緯36°48′。東與五虎嶺村交界,西與桑梓口村為鄰,南與後河山村接壤,北與大楊格莊隔萊海公路相望,東距小紀鎮政府駐地7.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27.5公里。隸屬小紀鎮。 全村轄區總面積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芋頭等。 2002年,全村185戶,499人,有趙、張、紀、臧、初、李、王、蔣、陳、徐、姜等姓,均為漢族,其中紀、臧兩姓人口較多。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0年,成立中山夼村國小。1965年,村投資1萬元修建新校舍,教職工3人,學生50餘人。之後,學校教學設施逐步完善,教育質量逐步提高,有1人獲得高級國小教師職稱。1995年,國小合併到黃崖鄉中心國小。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5人,其中出國留學生1人,考取研究生2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80公斤,民眾的生活缺衣少食,不能自給。建國後,民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86公斤。1978年,人均糧食341公斤,全村收入12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0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30輛,機車20輛,電話55部,彩電105部,電冰櫃15台,洗衣機3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只有5平方米。1990年,村統一規劃街道和房屋建設,硬化新房區街道150多平方米。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3平方米。 集體福利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5年投資3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同年,購買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7年,紀風茂在大楊格莊扛活,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1年春,成立了黨支部。在黨支部領導下,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民兵成立了村團部,建起了民兵聯防。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24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3個,黨員36名。自成立黨支部以來,曾有初鳳寶、初鳳才、臧慶福、臧香山、紀少秋、紀鳳林、紀鳳貴、紀仁壽、紀仁義、紀鳳堂、紀少會、臧慶成、臧慶先、初明玉任黨支部書記。村黨支部曾被中共煙臺市委、海陽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4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委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擔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臧海洲、紀鳳吾、臧慶起、紀鳳訓、臧慶福、紀少秋、紀鳳貴、臧海龍、紀鳳林、臧慶智、紀仁義、臧國利、臧慶浩、臧慶成、紀仁義、臧慶先、臧慶俊。1999年5月,臧慶俊當選首任村民直選村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