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空間技術中心

・ ・ ・

一、 定位與研究方向
中山大學空間技術中心成立於2006年,面向航空航天領域,結合國家和地區的需求,主要針對太空飛行器探測器,地面大型數據通訊機櫃等進行綜合熱力學和動力學的實驗模擬和數值分析,設計和開發兩相高精度流體迴路熱控制系統。
主要研究方向有主動式高精度兩相熱管理技術、新型兩相熱控技術冷卻介質、控制熱系統分析模擬與熱控方案設計、大熱流密度光電子元器件散熱技術開發、面向航天和工業領域的通用控制計算機系統(VME、PCI等多種匯流排)和綠色網路通訊基站與設備高效散熱及系統節能技術。
二、 主要研究成果
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著眼於科學前沿,積極進行自主創新,受理專利6項,授權專利2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共36篇,其中SCI收錄3篇,EI收錄13篇。
中心首次建立了國內主動式兩相迴路熱控系統的實驗平台。目前正在阿爾法磁譜儀軌跡探測器(AMS-02)上工作的熱控制系統就是基於此原型試驗台建造。其高精度的控溫特性及穩定運行性能能夠為航天探測器提供優良的熱邊界環境,從而進行高精度的數據分析工作;該系統目前已通過所有地面試驗,送達肯尼迪航天中心準備於2011年2月26日發射升空。為了積極推進兩相熱控技術在國內的發展,加快其產業化進程,中心先後搭建“垂直兩相自然循環迴路”系統原型實驗平台及“可熱插拔兩相迴路散熱通訊機櫃”的套用試驗平台。
三、 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
中心具有一支高素質的科研人員隊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2名,講師1名,師資博士後3名。中心不僅能夠凝聚、吸引和穩定優秀中青年人才, 同時也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素質和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到目前為止,已畢業的博士生9名,碩士生18名,在讀博士生4名,碩士生4名。結合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中心積極派遣研究人員出國進修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與國內外相關科研機構和院校建立聯繫,進行合作研究。迄今為止共有95人次參加各類國際會議,28人次到國境外科研院校進行合作研究,並和研究生到義大利核物理所(INFN -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uclear Physics)、荷蘭航空航天局(NLR-National Aerospace Laboratory)以及台灣中研院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Physics, Academia Sinica)聯合培養6名研究生。中心現有工程熱物理、熱物理與能源利用技術、計算流體力學與傳熱學、凝聚態物理、機械設計等碩士點和博士點。
四、 開放與交流
為促進中心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以促進整體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時也為擴大中心的學術影響,提高其在國內外同行中的知名度,中心與國內外相關科研機構採取多渠道、多方位的科技合作與交流,先後合作的科研機構及公司有: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
・ 義大利核物理所 (INFN)
・ 荷蘭航空航天局 (NLR)
・ 義大利航天局 (CGS)
・ 瑞士日內瓦大學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CAST)
・ 台灣中研院物理研究所
・ 台灣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AIDC)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深圳市中興新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中心也多方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來訪並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空氣與氛圍。迄今為止,中心已接待前來講學交流的海內外專家學者41人次,舉辦了5次國際合作交流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未來的日子裡,中心將繼續保持和發揚原有的科研能力,積極努力創新,並進一步推動兩相熱控系統在產業化中的進程,力爭在短時間內建成國內有影響力的兩相熱控實驗研究基地。中心將以最大的熱忱歡迎來自社會各界的科研學者來中心訪問、研究和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