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中封穴位於足內踝前一寸(人體的足背側,在足內踝前,商丘穴與解溪穴連線之間,脛骨前肌腱的內側凹陷處)在脛骨前肌腱的內側;有足背靜脈網;布有足背側皮神經的分支及隱神經。功效
1、緩解治療胸腹脹滿、肝炎黃疸等2、緩解治療小便不利、遺精尿閉、陰莖痛、尿路感染、疝氣、腹痛等
3、緩解治療腰足冷痛、踝關節扭傷、內踝腫痛、下肢痿痹等
操作

人體穴位配伍:配膽俞穴、陽陵泉穴、太沖穴、內庭穴泄熱舒肝,治黃疸、瘧疾;配足三里穴、陰廉穴治陰縮入腹、陰莖痛、遺精、淋症、小便不利。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脹,可向足背部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名解
1)中封。中,正中也。封,封堵也。該穴名意指肝經風氣在此勢弱緩行並化為涼性水氣。本穴物質為太沖穴傳來的急勁風氣,由於本穴位處足背之轉折處,急勁風氣行至本穴後因經脈通道的彎曲而受挫,急行的風氣變得緩行勢弱,如被封堵一般,故名。2)懸泉。懸,吊掛之意。泉,指穴內氣血如泉水流淌般源源不斷。懸泉名意指肝經水濕之氣在此源源不斷地流行而過。理同中封名解。
3)肝經經穴。經,經過也,動而不居也。本穴為肝經風氣經過之處,氣血的運行為動而不居,故為肝經經穴。
4)本穴屬金。屬金,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太沖穴傳來的強勁者風氣,至本穴後風和勢緩並化為涼性水濕之氣,氣血特徵與肺金之氣同,故其屬金。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勢緩的風氣,性涼。
運行規律;一是擴散於肝經之外,一是循肝經上傳三陰交穴。
功能作用;息風化氣。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