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

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

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是國家2001年200億斤國儲庫新建項目,位於長春市朝陽區富鋒鎮,2003年4月,上劃為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直屬庫。

基本概況

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

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是國家2001年200億斤國儲庫新建項目,位於長春市朝陽區富鋒鎮,距長春市區11公里,北臨京哈鐵路,南距長平高速公路1公里,投資6,158萬元,占地面積12.8萬平方米,建設倉容7.5萬噸,糧庫建有平房倉6棟、立筒倉2座、日產500噸熱風烘乾塔一座、擁有1,266延長米鐵路專用線、300噸/小時火車發放系統等生產設施。2003年4月,上劃為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直屬庫。上劃後經批准,又陸續投資修建了濕糧罩棚、儲備成品油罐1.5萬噸,在建油罐2.5萬噸,成為了布局合理、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新型現代化糧庫。

業務流程

1、完善工作流程標準。為了進一步明確庫內員工的職責和分工,落實責任制,逐步完善管理機制,使各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確保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在庫主任的帶領下,制定了《現場聯動交接管理規定》、《崗位責任制》、《物資出入庫手續》、《搬運工人安全生產規定》等規章制度,編制了《操作流程卡》、《流程操作手冊》等細化和指導具體業務工作的流程,明確了科室成員的工作責任及考核目標,規範了員工的工作行為,確保全全儲糧工作的順利進行。將日常工作流程化、程式化,分解標準動作並明確標準,明確個人職責和操作流程,使倉儲工作實現了過程與結果的統一。

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

2、落實聯動交接制度。對生產涉及問題較多的現場作業、進出倉作業採取現場聯動交接管理機制。一方面堅持保管員兼安全員旁站式管理,另一方面採取現場聯動交接制度,對其它在現場作業中負有不同管理職能的工人隊長、電工、機修工、科長等根據職責不同,採取定期巡檢,按巡檢和點檢要求對作業安全、機械設備運行狀況、用電規範、現場作業質量等進行檢(巡)查,做到專業人員查專業安全、管理人員查安全管理,並能夠做到問題提前發現和處理,所有現場管理人員並在現場聯動交接單簽字並按受主管領導的檢查,從而有管理上全方位鎖定了現場作業管理標準高。聯動交接制度的實施有效地避免了管理人員在作業現場空崗、漏崗現象的發生,消除了管理死角,由過去的被動式服從轉變為主動式自我管理,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推行6S管理模式。2009年上半年,糧庫在倉儲管理工作中引進了先進6S的管理制度,即從現場整理、整頓、清掃、清潔(檢查)、素質(行為)、安全等幾方面將人員、機械、材料、工作進行有效管理,提高現場管理質量,改善生產環境,確保全全生產。我們將倉儲精細化管理由表面引向深入,延伸到各個層面,為倉儲管理注入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如對資材庫實行標識化管理,資材物品庫存進行定位管理,對所有物品進行分區分類放置,即貨架式、標牌式、定址化。美觀整潔,查找方便,利於庫存清查和管理。

現場管理

倉儲科在科技方面開拓創新,以科技促發展,保全全,將管理溶於科技套用。現場機械改造達到減損除塵目的。為改善現場條件,改變過去裝倉及出倉那種灰塵遍地和塵土漫天飛的現象,將機械設備進行防塵減損改造,輸送機械上安裝帆布製作的封閉罩,原敞開式溜篩改造成封閉式的,所有輸送機與輸送機聯接處都進行了封閉處理,製作了定型的產品。這一系列封閉罩拆卸方便,便於操作,真正做到了“移動設備固定化,聯接處理無塵化”,在確保糧食質量的情況下,減少糧食損失損耗,尤其將過去出倉中風吹、拋灑造成損耗減少80%以上,同時又節省了人力清掃用工。這就是科技改造帶來管理的新變化。

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

套用科技

為做好庫內罩棚倉臨儲玉米的安全儲糧工作,在加強管理的同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除鋪設獨立手檢的移動式數字糧情檢溫系統外,同時針對罩棚倉無通風道不能進行機械通風,將其它地方套用“就倉乾燥技術”的管道進行改進,做成即插即用的“立體通風裝置”,不用地下風道也可實現秋、冬季節機械通風;為改善罩棚倉內夏季積熱的問題,糧庫在罩棚倉上安裝軸流風機,同時根據設定的溫度通風控制模組,實現了到設定高溫自動啟動,達到設定低溫關閉的自動通風排積熱功能,實現智慧型化自動控制通風,減輕人力和提高通風效率,確保儲糧安全。

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

建設管理

按照總公司、分公司把長春直屬庫建成全國一流庫和樣板庫的要求,糧庫堅持在高起點上制定高標準。從標準倉入手,做好糧面平整、衛生清理、踏糧板鋪設等標準化工作。加大檢查力度,一次檢查不合格,重新做,不行,再重新做,合格了再細化。就這樣使倉儲規範化管理工作達到了吉林分公司轄區一流水平。多年來順利通過國家及有關部門、總公司、分公司的各種專項、常規檢查,在評比中名列前矛,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認可。

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

費用管理

嚴格用工管理制度,改變了以往庫內工人用工制度,為規避風險,採用外包勞務派遣的方式,所有工人都納入勞務公司管理,這種雙重管理的模式增加了用工的安全性,工人作業由保管員出具申請用工單,工人隊長、倉儲科長出具派工單,申請用工人員旁站監督。作業費用原則上誰用工誰開作業票,由核算員審驗,工人隊長統計,倉儲科長、主管主任簽字最後形成工資單遞交財務,用工制度的完善給企業帶來了效益。

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

隊伍管理

糧庫以改革促進企業管理創新,堅持以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為核心,實行科學、規範、制度化的管理機制,始終把加強員工隊伍建設,提高員工知識水平和崗位技能作為履行好中央儲備糧職責的重要工作來抓,深入開展做“學習型、技能型、創新型”員工、創“學習型、技能型、創新型”企業活動,取得了顯著效果。經常性組織崗位培訓、崗位練兵和技能比賽,通過學習培訓和技能比賽,員工業務知識水平和崗位技能明顯提高。2004年,糧庫與吉林糧食高等專科學校聯合辦學,全體員工參加糧食儲藏檢驗專業學習,全部獲得儲檢專業畢業證書。形成了全體員工比學習、比技能、比奉獻的熱情和工作氛圍,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

系列成果

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4、2005年度,倉儲科李志民、孫瑩同志分別獲得總公司優秀直屬庫員工稱號,2007年,孫瑩同志被省直機關工會授予“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05年,糧庫倉儲科先後被總公司和國資委評為“學習型紅旗班組”和“中央企業學習型紅旗班組標桿”榮譽稱號,並於2007年被全國創爭活動領導小組評為“2006年度全國學習型先進班組”。2006年,糧庫保管員張志成同志在總公司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保管崗位比賽第一名,被勞動部評為全國技術能手,2007年5月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光榮稱號,2009年被評為吉林省第二批高級專家。

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中央儲備糧長春直屬庫

在中儲糧總公司和吉林分公司的正確領導下,長春直屬庫緊緊圍繞“三個嚴格”、“兩個確保”和“三個服務”的要求,以人為本謀發展,精雕細刻促規範,鑄就了一個規範、創新、爭先並具有無限生機的現代化新型糧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