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勤工助學線上

中國高校勤工助學線上

中國高校勤工助學線上網站於2000年11月15日由中南大學學生工作部在全國首先申請註冊,並在國際頂級域名資料庫中記錄。網站於2001年3月31日正式開通,是全國首家勤工助學專業管理與服務網,也是集教育、管理、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網站,《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電視台、湖南衛視等數十多家國家級、省級新聞媒體對網站的開通和所獲成績進行了報導。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高校勤工助學線上網站(www.qgzxol.com)於2000年11月15日由中南大學學生工作部在
中勤線上中勤線上
全國首先申請註冊,並在國際頂級域名資料庫中記錄。網站於2001年3月31日正式開通,是全國首家勤工助學專業管理與服務網,也是集教育、管理、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網站,《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電視台、湖南衛視等數十多家國家級、省級新聞媒體對網站的開通和所獲成績進行了報導。
網站在中南大學學工部的領導下,主要依靠學生承擔網站所有軟體的開發與製作以及網站的日常更新維護工作。網站現已逐步成長為一個勤工助學管理和服務機構,教育和信息服務的平台,理論探討的前沿陣地,大學生網上休閒園地和心理釋疑解難之處,網路技術和管理人才的培養基地。目前,網站已面向教育網和公眾網開放,為網友提供全面優質的服務。
網站自創立起就準確定位,合理設計。內容主要定位於管理、服務和資訊,從校內外新聞、人才招聘、心理諮詢、資訊服務等方面進行整體策劃,力求專業、多元化發展,目前共推出助學、德育、服務、資訊、人才五大版塊32個精品欄目。網站自開通至今,發展迅猛,成績斐然,已得到廣大師生的關注和認可,在校內外具有了相當的影響力。
網站擁有一個精英團隊,所有員工都從全校學生中公開招聘產生。網站以人為本,尊重員工,培養員工,奉行“你有才能,我給空間”的宗旨,為所有員工搭建成長成才的良好平台。因為員工的年輕有為和敢想敢做,網站一直保持朝氣蓬勃、積極創新、追求進取的良好發展態勢。優秀的員工是網站最大的財富,正是由於他們的出色表現,才使得網站在網路的大潮中屢屢勝出,成為中南大學校園網站的排頭兵。

大事記

一、2000年8月初,中南大學勤工助學指導中心開發了“勤工助學指導中心網站”。實現了勤工助學信息發布、培訓、考試、招聘、工資查詢等網上一條龍服務,為勤工助學提供了完善的網上處理平台
二、2000年11月27日,中南大學學生工作部在全國率先申請註冊“中國高校勤工助學線上網站”(http://www.qgzxol.com)獲得成功,並被記錄於國際頂尖級域名資料庫中。
三、2001年3月31日,“中國高校勤工助學線上網站”全面開通,成為全國首家集教育、管理、服務於一體的勤工助學專業管理與服務網,《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電視台、湖南衛視等幾十家國家級、省級新聞媒體報導了其開通儀式。
四、2002年3月,中國高校勤工助學線上網站榮獲“湖南省八大優秀網站”稱號。
五、2002年3月,中國高校勤工助學線上網站在“中力大方”杯網頁競賽中榮獲一等獎。
六、2002年4—6月,中國高校勤工助學線上網站成功舉辦了“傷熊事件”、“我關心、我參與”、“院士、女排與你面對面”等一系列影響深遠的網上研討會。
七、2002年12月,中勤線上邀請當時湖南省長張雲川到網站的麓楓聊天室就十六大感想和湖南省遠景與全省高校學子進行網上面對面交流。
八、200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等中央領導人批示“中南大學的經驗值得推廣”,在全國高校中掀起了學習中南大學網路德育建設先進經驗的熱潮。中勤線上成為中國高校網路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
九、2003年4月,復旦大學、東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兄弟院校到中勤線上參觀和交流網站建設經驗,對中勤線上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
十、2003年5月中勤線上成功開發出大型網站――中南大學招生線上網站(http://zhaosheng.csu.edu.cn),並負責了該網站的技術支持和日常維護。
十一、2003年6月26日,湖南省副省長許雲昭一行視察了中勤線上,對我校的網路德育建設工作的成果予以高度評價。
十二、2003年8月開發出中南大學國防碩士招生網站,2004年1月實現了對國防教育網的全面改版。
十三、2003年10月至12月集中核心技術力量開發創建了功能完備、系統強大的大型綜合性網站——湖南省大學生信息港(http://www.hnuc.cn),並負責對其維護和更新。
十四、2004年4月5日,湖南省副省長許雲昭做客中勤線上麓楓聊天室與中南大學學生進行了網上交流。
十五、2004年4月20日,中勤線上開發的湖南省大學生信息港在湖南省省長周伯華親自點擊下正式開通。之後周伯華省長通過麓楓聊天室與全省高校學子進行了網上聊天。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等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廣泛報導。
十六、2004年5月至9月,中勤線上先後為湖南融華科技公司、長沙創承教育中心等建設了網站,並開發了中南大學國際交流處網站、學生工作網、國防教育網、計生辦網站等校園網站。
十七、2004年6月,中勤線上利用自己的技術實力開辦了“中勤線上零距離”暑期免費培訓班,為學校培養出了一大批網路技術人才。
十八、2004年11月29日,中南大學校長黃伯雲參與中勤線上組織的“校領導接待日”,與全校學生進行網上面對面交流。
十九、2004年12月8日,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央八大媒體集中對中南大學網路德育建設的先進經驗進行了系列採訪和報導,在全國引起了很好的反響。中勤線上作為中南大學網路德育建設的排頭兵成為全國高校網站學習的優秀典型。
二十、2004年12月22日,全國優秀師德報告團通過中勤線上麓楓聊天室與全國學生進行網上交流。中央和湖南各媒體現場報導了此次活動。
二十一、2004年12月,中勤技術俱樂部和創新研究中心成立,中勤線上成為校內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
二十二、2005年3月,中勤線上為慶祝建站四周年,回報學校老師和同學們對網站的支持,組織了“三月學雷鋒,中勤報師恩”活動,為校內老師免費上門修電腦兩個周,在校內外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二十三、2005年5月,中勤線上慶祝建站四周年之系列活動――中勤線上校園DV免費欣賞周,以《我的太陽》火爆上映為序,連續組織放映了多場校園DV劇,陪伴中南大學廣大學子度過了一個充實而有趣的黃金周。
二十四、2005年7月,“中勤線上 全力奉獻” 之2005暑期免費培訓班,在校園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前來報名參加面試的同學多達1300餘人。
二十五、2005年7月,湖南省民兵信息分隊攻防演習,對心理戰和網路戰提供技術支持。
二十六、2005年9月7日,中南大學黨委書記李健書記蒞臨網站指導工作,就大學生創新創業主題與青年大學生在網上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二十七、2005年9月25日,中勤線上舉行暑期培訓結業典禮暨新版發布會。
二十八、2005年11月23日,青藏鐵路校友黃弟福、和民鎖、葛庭棟三位校友將於11月23日下午在網上與我校學子進行交流答疑。
二十九、2006年3月,與湖南金鷹955電台合作舉辦”慕容雪村校園行”系列講座活動。
三十、2006年4月,榮獲”校園十佳入口網站”稱號。
三十一、2006年5月,與新東方合作舉辦校園免費計算機職業培訓講座。
三十二、2006年7月10日,進行湖南省民兵信息攻防知識培訓。
三十三、2006年7月20日,中勤線上暑期免費培訓班2006屆正式啟動。
三十四、2008年3月,宣傳組舉辦了“雪過天晴”徵文活動。
三十五、2008年3月,網路組舉辦了為期兩周的“愛心三月 電腦義診”活動。
三十六、2008年5月,與勤助中心協作在三個校區同時組織了“汶川地震募捐”活動。
三十七、2008年6月,代表中南大學參加網易2008全國高校奧運觀方站比賽。
三十八、2008年7月,代表中南大學申請中南大學心理援助共建頻道。
三十九、2008年7月,中南大學馬列網、雲麓園BBS參加中國大學生線上百佳高校網站評選活動。
四十、2008年8月,舉辦“中勤線上暑期免費培訓班。
四十一、2008年9月,網站重新制定了網站章程和制度。
四十二、2008年9月,網站為進一步打開線下市場設立市場組。
四十三、2008年9月,網站開設雲麓園(http://www.ylybbs.cn)論壇。
四十四、2008年10月,網站改版項目正式啟動。
四十五、2008年10月,網站舉行了新聞寫作技巧座談會,並策劃“求職路上”等專題。
四十六、2008年11月,網站進行防火、防盜安全檢查工作。
四十七、2008年11月,網站組織了“定向越野”活動。
四十八、2008年11月,網站組組織了“英語學習周”活動。
四十九、2008年11月,網站顧問薛亮老師為全體員工進行“禮儀禮節”講座培訓。
五十、 2008年12月,網站組織網站全體員工“羽毛球比賽”活動。
五十一、2009年三月,網站組織大型招新活動,並且圓滿成功。
五十二、2009年4月,宣傳部組織“傳媒一家親”活動
五十三、2009年4月8日中勤線上第二次改版項目正式完成。
五十四、2009年4月25日,網站組織趣味籃球賽活動。

文化

宗旨:服務師生 培養人才;
發展目標:培養卓越人才,鑄就精英網站;
組織核心:創新;
組織形象:追求卓越,引領潮流;
形象用語:中勤線上,全力奉獻
組織作風:快速反應,精益求精,團結協作,共謀發展;
生存理念:永遠不能休息,否則永遠休息;
人才理念:你有才能,我給空間;
技術理念:3S: Simplify, Safety, Stability ;
服務理念:MIT:Meticulous無微不至,incomparable無與倫比,Timeless無時不有;
管理理念:人人皆是管理者;
中勤人的修養:責任與激情同在,學業和事業齊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