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2月1日) 叢書名: 北京大學影視藝術叢書 平裝: 465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16 ISBN: 7301068638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中國電影藝術史》為作者多年講授中國電影藝術史的內容呈現。在體例上基本沿襲中國電影史的分期階段,但更多強調對重要藝術潮流和現象的概要論述;在歷史分期描述上也有別於一般意義的編年史分期,而著重於重要歷史階段變遷的塊狀劃分(前45年、中30年、後25年等);在闡述時間下限上,開放一般“歷史”需要沉積的界限,適應電影藝術的當下文化現狀,儘可能逼近寫作之時的現實創作狀況,成為可能是較少見及的容納即時創作現象的電影史述教材;因此,一書不是一般意義的電影史,而頗含電影史論與當下創作現象的現狀描述教科書,尤其是作者描述了大量的電影作品,分析細緻深入,引人入勝,試圖實現對百年電影的全面描述。
作者簡介周星,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北京師範大學數字媒體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務院藝術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藝術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為影視史論、影視文化傳播與藝術批評、藝術教育理論等。近年來在《中國社會科學》、《文藝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主要學術專著有:《從文學之隅到影視文化之路》、《中國影視藝術理論研究》、《美育基礎》、《藝術概論》、《影視文學》、《跨世紀中國電影藝術傳統史評》等。
緒論
第一節 中國電影藝術史面對的問題
第二節 中國電影美學形態流變略論
第三節 中國電影理論框架略論
上編 前45年中國電影創作(1905-1049)
第一章 萌芽與初創:初期電影的面影
第一節 史前期描述(1896-1904)
第二節 萌芽與初創期電影(1905-1921)
第二章 嘗試與摸索:20年代電影藝術的發展
第一節 20年代中國電影基本狀況
第二節 20年代中國電影時潮分析
第三節 20年代主要影業公司概況
第四節 20年代電影觀念及其評價
第三章 興盛與高潮:30年代電影藝術成就
第一節 錯綜複雜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30年代默片的成熟
第三節 30年代有聲片的繁榮
第四節 30年代經典名片分析
第四章 突變與低潮:抗戰時期電影評析
第一節 時代風雲與價值轉換
第二節 不同地域創作狀況
第三節 抗戰電影評析
第五章 成熟與厚重:戰後電影的藝術價值
第一節 戰後電影總體評價
第二節 戰後電影發展背景
第三節 戰後電影歷史價值
第四節 戰後電影現代奇葩
第五節 戰後喜劇出色成就
中編:中30年中國電影創作(1949-70年代末)
第六章 傳統與新生:新中國“前十七年電影”
第一節 歷史曲折與發展狀況
第二節 十七年電影藝術變化
第三節 第三代導演風格略述
第七章 主題與類型:新中國電影發展圖式
第一節 個人成長的歷史印記——時代正劇的主題指向
第二節 階級壓榨的人生命運——社會悲劇的形象圖示
第三節 悲喜交加的時代徵候——喜劇電影的多舛命運
第四節 情感萌芽的含羞吐露——人性母題的純潔節制
第五節 歷史畫卷的壯觀展示——史劇傳統的電影表現
第六節 現實世界的歌舞昇平——現實劇確認社會生活
第八章 混亂與矯情:“文革”時期電影創作批評
第一節 “文革”電影狀況分析
第二節 “文革”電影的特異性分析
下編:後25年中國電影創作(70年代末期-至今)
特編:港台電影史略
尾聲 全球化空間中的中國電影生存發展和獨立品格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