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劉紀遠 等 著 | |||
科學出版社 | 2016年12月出版 | ||
定價:269.00 | 語種:中文 | ||
標準書號:978-7-03-049783-3 | 裝幀:精裝 | ||
版本:第一版 | 開本:16開 | ||
責任編輯:彭勝潮 | 字數:892千字 | ||
讀者對象: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 頁數:616 |
內容簡介
本書以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生態模型等為核心技術手段,研究構建國家尺度及生態工程典型區域生態系統監測與評估的方法體系,對中國陸地各類生態系統巨觀結構,以及陸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支持、食物供給、碳固定、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等服務功能的狀況、變化和未來情景進行綜合評估,並對三江源等典型生態工程的綜合生態效應進行評估,研究並提出典型區域生態補償原理與機制。
本書可為生態環境領域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價值的科學依據,並為相關專業的科研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以及生態管理部門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圖書目錄
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國家與典型區域生態系統監測評估技術研究
第1章 陸地生態系統監測與評估的國家需求與國內外進展3
1.1陸地生態系統監測與評估的國家需求3
1.2國內外陸地生態系統監測與評估研究進展7
1.3陸地生態系統監測與評估的目標12
1.4陸地生態系統綜合監測與評估總體技術框架設計15
參考文獻16
第2章 陸地生態系統監測與評估的指標體系18
2.1國家尺度陸地生態系統監測與評估指標體系設計18
2.2生態保護與恢復典型區域生態監測與評估指標體系設計24
2.3生態補償指標體系29
參考文獻30
第3章 生態參數遙感反演31
3.1生態參數遙感反演的技術進展31
3.2多種數據定量融合反演的算法體系36
3.3參數產品與算法驗證41
參考文獻49
第4章 生態系統巨觀結構變化的遙感監測方法52
4.1生態系統巨觀結構遙感監測的技術進展52
4.2陸地生態系統一級類型的巨觀結構變化監測54
4.3農作物熟制變化的遙感監測61
4.4森林二級類型的遙感分類75
4.5草地二級類型的遙感分類82
4.6生態系統巨觀結構變化模擬及驅動力分析模型88
4.7生態系統巨觀結構變化監測結果的驗證與精度評估104
參考文獻106
第5章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變化的分析評估方法109
5.1空間插值109
5.2區域氣候變化模擬111
5.3陸地生態系統淨初級生產力的動態模擬與分析方法123
5.4草地產草量與載畜壓力的動態模擬與分析方法124
5.5生態系統土壤侵蝕的定量模擬方法126
5.6生態系統水源涵養的定量模擬方法129
5.7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評估方法129
5.8生態系統碳固定的定量評估方法134
參考文獻135
第6章 典型地區生態補償的機理與方法研究141
6.1生態補償研究的國內外進展141
6.2典型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146
6.3基於人工智慧的生態補償決策支持系統研發158
參考文獻162
第二部分 陸地生態系統巨觀結構評估
第7章 陸地生態系統巨觀結構的現狀分析169
7.1陸地生態系統巨觀結構的基本特徵169
7.2各類生態系統的空間分布及巨觀結構特徵173
7.3陸地生態系統巨觀結構的區域差異183
參考文獻189
第8章 陸地生態系統巨觀結構時空變化及原因分析190
8.1全國尺度陸地生態系統巨觀結構時空變化的基本特徵190
8.2陸地生態系統巨觀結構時空變化的區域差異191
8.3各類生態系統巨觀結構的時空變化特徵200
8.4陸地生態系統巨觀結構變化的時空格局分析208
8.5生態系統巨觀結構變化的成因分析214
8.6生態系統時空格局變化驅動力的模型分析215
參考文獻219
第9章 陸地生態系統巨觀結構變化的未來情景模擬221
9.1基於土地利用變化的生態系統巨觀結構未來情景模擬221
9.2基於氣候驅動的未來土地覆蓋情景模擬241
參考文獻250
第三部分 陸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第10章 陸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服務功能評估253
10.1陸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服務功能的概念與評估目標253
10.2陸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服務功能評估的數據與方法253
10.31990~2010年生態系統水源涵養服務功能的變化評估258
10.4生態系統水源涵養服務功能的未來變化情景分析273
參考文獻278
第11章 陸地生態系統土壤保持服務功能評估280
11.1陸地生態系統土壤保持服務功能的概念與評估目標280
11.2陸地生態系統土壤保持服務功能評估的數據與方法280
11.31990~2010年生態系統土壤保持服務功能的變化評估286
11.4陸地生態系統土壤保持服務功能的未來變化情景分析311
參考文獻315
第12章 陸地生態系統防風固沙服務功能評估317
12.1陸地生態系統防風固沙服務功能的概念與評估目標317
12.2陸地生態系統防風固沙服務功能評估的數據與方法317
12.3陸地生態系統防風固沙服務功能變化評估323
12.4陸地生態系統防風固沙服務功能的未來變化情景分析341
參考文獻345
第13章 陸地生態系統碳固定服務功能評估347
13.1陸地生態系統碳固定服務功能的概念與評估目標347
13.2陸地生態系統碳固定服務功能評估的數據與方法348
13.3陸地生態系統碳固定服務功能現狀評估353
13.41990~2010年陸地生態系統碳固定服務功能的變化評估357
13.5陸地生態系統碳固定服務功能的未來變化情景分析366
參考文獻373
第14章 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服務功能重要性及人類擾動評估376
14.1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服務功能重要性及人類擾動的概念與評估目標376
14.2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服務功能重要性及人類擾動評估的數據與方法377
14.3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域重要性評估380
14.4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人類擾動程度的現狀與變化態勢399
14.5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人類擾動的未來情景分析405
參考文獻407
第15章 陸地生態系統食物供給服務功能評估408
15.1陸地生態系統食物供給服務功能的概念與評估目標408
15.2陸地生態系統食物供給服務功能評估的數據與方法409
15.3陸地生態系統食物供給功能的現狀與變化態勢評估413
15.4陸地生態系統食物供給功能未來情景分析432
參考文獻447
第四部分 典型生態脆弱區域的生態系統綜合評估
第16章 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效果評估451
16.1區域概況451
16.2生態保護工程的範圍與規模453
16.3生態工程效果評估455
16.4主要評估結論463
第17章 鄱陽湖流域生態系統綜合評估466
17.1鄱陽湖流域山江湖工程的生態系統本底評估467
17.2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排序與評估指標體系設計470
17.3鄱陽湖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的生態效果綜合評估474
17.4主要評估結論486
參考文獻487
第18章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生態保護與建設效果評估488
18.1區域概況488
18.2主要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489
18.3生態系統監測與生態工程效果評估490
18.4主要評估結論504
第19章 黃土高原董志塬地區生態保護和建設效果評估506
19.1區域概況506
19.2生態保護及恢復工程507
19.3生態工程效果評估510
19.4主要評估結論517
參考文獻517
第五部分 典型生態脆弱區域的生態補償
第20章 典型區域生態補償分析方法與決策支持系統研究521
20.1典型區域核心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辨識與排序技術研發521
20.2典型脆弱生態區生態補償多主體建模533
參考文獻546
第21章 典型區域生態服務功能與生態補償機制研究548
21.1生態系統功能分區與核心生態服務功能排序548
21.2基於實證調查的典型區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559
21.3生態補償多主體模擬分析575
參考文獻592
第22章 典型區域生態補償政策建議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