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點大學網購排行

中國重點大學網購排行

《全國重點大學網購排行榜》是指2016年6月27日,阿里研究院、淘寶頭條聯合發布的排行榜,首次從電商角度對全國100餘所211重點高校進行了分析和排名,根據對2015年人均網購額的測算,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和浙江大學名列前三位,成為網購指數最高的學府。

基本信息

數據採集

阿里數據阿里數據
本次全國重點大學網購排行榜,主要針對全國112所211重點大學進行測評(3所設異地校區的高校獨立計算,故共有115所大學),數據採樣區間為2015年全年,數據來源全部來自阿里零售平台。中央音樂學院以人均2500元的年網購額,排名所有211高校的首位。同樣躋身TOP10的高校還包括: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南京大學。可以看出,北京共有6所大學進入網購前十位,3所大學來自長三角,中西部只有位於長沙的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進入了前十位。211高校的人均網購額為1500元,全國2000多所高校人均網購額為1100元,前者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的36%。而985高校則以人均1650元的數字,領先於211高校,這也與重點大學大多分布在電商發達的沿海發達城市相關。

性別分析

在性別比較方面,男女大學生網購PK則呈現了“鬚眉不讓巾幗”的特徵。在總樣本數中,男女比例分別為46.1%和53.9%,女生網購消費者數量更高。而在年度人均網購額上,男女非常接近,基本沒有差異,這與人們通常觀念中“女性更鐘愛網購”的印象不同。在消費結構,男生女生分化較為明顯。男生更愛電子產品,電子產品的消費占到了男生網購總額的25.2%,而這一比例在女生中只有9.8%;女生在服裝鞋帽上的開銷則遠超男生,其比例達到47%,也就是說,女生網購有近一半的花費是用在了“穿”上,男生的穿衣消費只占自身消費總額的36.4%。不過,無論男女,服裝鞋帽都是其消費的最大品類,這也同中國網路零售格局中服裝一家獨大的狀況相符。男女消費的差異還體現在體育娛樂用品和化妝品上,男生更愛鍛鍊,女生則偏好美妝,天之驕子的女大學生們顯然非常愛美,10.8%的網購支出花在了臉上。在食品支出上,人們印象中應該是女生更愛吃吃吃,而數據則表明,男女大學生在食品網購上的支出占比差距並不大,5.6%對6%的結果說明,男同學同樣是吃貨一族。

數據分析

數據還揭示出,從大一到大四,大學生年平均網購額隨年齡增長而持續增加,大四學生人均網購額接近大一新生的2倍。這說明,網購已經成為大學生群體中重要的生活方式,年級越高,對網購的依賴度也越高。根據不同高校在服裝鞋帽、文化用品、化妝品、食品四個品類的人均年消費支出,阿里研究院推出了四個子榜單:最愛穿衣、最愛讀書、最愛化妝和吃貨最多的高校。在“最愛穿衣的重點大學TOP10”榜單中,中央音樂學院再次奪魁,中國傳媒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位列第二、三位。中央音樂學院平均每人每年花在服裝鞋帽上的網購開銷為1080元,笑傲全國重點高校穿衣榜。而在這一項網購最少的學校是河北工業大學,人均年花費僅為270元。在“最愛讀書的重點大學TOP10”榜單中,勇奪網購學霸排行榜第一位的不是清華,也不是北大,而是——上海財經大學,該校學生人均網購圖書等文化用品的年開銷為92元。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位列該榜單的第二至四位,前四名全部被長三角的高校包攬。
在“最愛化妝的重點大學TOP10”榜單中,中央音樂學院再次奪得單項冠軍,該校人均每年網上購買化妝品222元。值得關注的是,前十位高校中有9所來自北京,且以女生占比高的文科院校為主,性別比例和氣候原因應該是京城高校占據該榜單的主要原因。
在“吃貨集中營大學TOP10”榜單中,復旦大學以人均390元高居榜首,是排名榜眼的上海外國語大學的2倍!看來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下,復旦大學的學子們胃口如此之好的原因所在;值得關注的是,中科大和國防科技大學的學霸同學們也是純吃貨,雙雙躋身TOP10;排名最後的高校,是西藏大學青海大學和寧夏大學,生源以本地為主、消費和口味習慣可能是當地大學生較少網購食品的原因。

排行榜

全國重點大學網購排行榜(2015)

排名

學校

排名

學校

1

中央音樂學院

59

華南理工大學

2

中國傳媒大學

60

福州大學

3

浙江大學

61

北京化工大學

4

復旦大學

62

蘇州大學

5

清華大學

63

山東大學

6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64

河海大學

7

中國人民大學

65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8

北京大學

66

重慶大學

9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67

四川大學

10

南京大學

68

第二軍醫大學

11

上海財經大學

69

中國礦業大學

12

同濟大學

70

第四軍醫大學

13

北京外國語大學

71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7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15

廈門大學

73

中國藥科大學

16

上海交通大學

74

吉林大學

17

東華大學

75

中南大學

18

上海大學

76

西南財經大學

19

北京林業大學

77

西南交通大學

20

北京郵電大學

78

南京師範大學

21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79

哈爾濱工程大學

22

北京理工大學

80

廣西大學

23

東南大學

81

東北師範大學

24

華東師範大學

82

東北大學

25

中央財經大學

83

雲南大學

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84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7

中國政法大學

85

武漢理工大學

28

中國農業大學

86

大連海事大學

29

北京體育大學

87

南昌大學

30

中央民族大學

8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31

華東理工大學

89

華中師範大學

32

江南大學

90

合肥工業大學

33

北京師範大學

91

蘭州大學

34

華中農業大學

92

遼寧大學

35

北京工業大學

93

海南大學

36

華中科技大學

94

延邊大學

37

上海外國語大學

95

東北林業大學

38

北京科技大學

96

長安大學

39

湖南大學

97

貴州大學

40

哈爾濱工業大學

98

鄭州大學

41

暨南大學

99

東北農業大學

42

南開大學

100

華南師範大學

43

北京中醫藥大學

101

西藏大學

44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102

太原理工大學

45

北京交通大學

103

西南大學

46

中山大學

104

西北大學

47

大連理工大學

105

石河子大學

48

電子科技大學

106

新疆大學

4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07

湖南師範大學

50

西北工業大學

108

天津醫科大學

51

南京理工大學

109

陝西師範大學

52

華北電力大學

110

安徽大學

53

西安交通大學

111

內蒙古大學

54

天津大學

112

四川農業大學

55

武漢大學

113

青海大學

56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14

寧夏大學

57

中國海洋大學

115

河北工業大學

58

南京農業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