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科學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是根據鄧小平同志1979年訪美期間簽訂的中美《科學技術合作協定》精神組建起來的,是中國科學院直接領導下的所級高科技運行與科研單位。於1986年12月建成並正式運行,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站名。作為為全國提供衛星遙感影像數據及空間遙感信息服務的非營利的社會公益型事業單位和國家級民用多種資源衛星地面接收與處理基礎設施,它的建立填補了我國在衛星遙感技術這一領域的空白,開創了我國遙感技術和遙感套用的新時代。
地面站主要任務是:接收、處理、存檔、分發各類地球對地觀測衛星數據,為全國服務,同時開展衛星遙感影像數據接收與處理以及相關技術的研究。
發展
,地面站已形成了以北京本部數據處理與運行管理為核心,北京接收站(位於密雲)為數據接收點的運行格局。接收站內配備大型接收天線2部、中小型接收天線2部及相關的各種衛星數據接收、記錄設施多套,具備接收國內外15顆遙感衛星數據的能力,目前全天候運行性接收9顆衛星數據,初步實現了一站多星,多種解析度和全天候、全天時、準實時。同時,北京總部針對不同衛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運行管理系統、數據處理系統、數據管理系統、數據檢索與技術服務系統等。具備日處理各類衛星影像數據100多景的能力。
地面站正式投入運行以來,為國家積累和保存了唯一的、極其珍貴的長達18年的空間對地觀測數據資料,這是我國進行空間信息套用中寶貴的遙感衛星影像數據資源。數據種類涵蓋多光譜與合成孔徑雷達,空間解析度從2.5米至100米。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已成為國家關鍵的對地觀測衛星數據源,是國際上接收與處理衛星數量最多的地面站之一。
在科研發展與用戶技術服務方面,積極參與國家“七五”、“八五”、 “九五”、 “十五”科技攻關及高技術研究,為用戶提供了大量遙感衛星影像數據的特殊處理和技術諮詢服務,掌握了對地觀測衛星數據的接收、預處理與系統集成及遙感信息分析與提取等關鍵技術。在科研工作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科院特等獎、一、二、三等獎和其它部委獎勵數十項。鍛鍊培養了一支有豐富運行經驗和較高工程技術研究與開發水平的科技隊伍,為我國的衛星地面系統建設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是中國科學院啟動的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單位之一,現設有北京接收部、數據處理部、信息處理部、數據管理部和用戶服務部5個業務部門和業務辦公室、綜合辦公室2個職能部門。在編員工151人,科技人員約占84%(其中研究員占11%,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占26%,中級職稱人員占48%),是研究生培養單位。
地面站現有國內外遙感衛星影像數據用戶600多家。數據資料廣泛套用於我國國土資源調查、全國林業資源調查、生態環境調查以及重點城市擴展情況監測、荒漠化監測、農作物估產、災害監測與評估、地質與資源勘探、地形圖測繪等眾多領域,為加強我黨執政能力建設,為促進我國高技術套用的產業化發展與經濟建設巨觀決策的科學化論證,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為了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外部環境,近年地面站引入了新的激勵機制和新的服務觀念,加強了數據服務,產品分發、技術諮詢以及產品質量的把關工作。並不斷開拓服務領域,多次舉辦衛星遙感數據專題套用培訓班和全國遙感衛星數據成果套用調查活動,加強了與用戶的交流,收到了積極的效果。
在今後的發展中,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決心繼續發揚團結、奉獻、求實、創新的站風,向具備全天候、全天時、近實時、多種解析度、能滿足用戶多種需求並提供高質量服務、成為國際先進的空間信息地面基礎設施的方向努力,實現江澤民同志對我站提出的要求,“努力建好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投入時代發展的洪流,努力奮鬥,開拓進取,譜寫我國航天遙感事業更加絢麗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