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生物地理線

中國西南生物地理線

中國西南生物地理線位於中國西南部,是東亞植物區系中中國—喜馬拉雅和中國—日本區系一條最重要的生物地理分界線。2013年8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孫航研究組利用葉綠體基因和核基因片段,對河谷優勢、耐旱的灌木——苦刺花進行了遺傳結構和譜系地理分析,證實氣候因子改變導致田中—楷永線兩側植物區系分異。

簡介

中國西南生物地理線,即田中—楷永線(Tanaka-KaiyongLine),位於中國西南部(介於33°N/102°E和19°N/108°E之間),是東亞植物區系中中國—喜馬拉雅和中國—日本區系一條最重要的生物地理分界線。

2013年8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孫航研究組在中國西南生物地理線的研究上取得新突破,證實氣候因子改變導致田中—楷永線兩側植物區系分異。

相關成果以PhylogeographyofSophoradavidii(Leguminosae)acrossthe"Tanaka-KaiyongLine",animportantphytogeographicboundaryinSouthwestChina為題發表在《分子生態學》(《MolecularEcology》)雜誌上。  

研究成果

苦刺花苦刺花(Sophoradavidii)

由於地質歷史和氣候等因素,致使分界線東、西兩側區域植物區系的分異。通常認為,田中—楷永線以西的植物區系較年輕,有較多的新特有類群;而田中—楷永線以東的植物區系較為古老,並富有古特有或孓遺的類群。但目前尚不清楚田中—楷永線在促使種群譜系地理結構分化方面的重要性。

為此,孫航研究組利用葉綠體基因(psbA-trnH,rpl32-trnL)和核基因(ncpGS,ITS)片段,對河谷優勢、耐旱的灌木——苦刺花(Sophoradavidii)進行了遺傳結構和譜系地理分析,重建了其種群分布和分化歷史。研究結果表明,苦刺花種群在田中—楷永線兩側有顯著的譜系地理分化,其分化時間大約在1.28個百萬年,這個時間明顯晚於喜馬拉雅的最後一次抬升。

研究證明,導致田中—楷永線兩側植物區系分異是氣候因子改變,如季風氣候體系引起環境梯度變化,特別是最後一次冰期溫度和植被類型的改變所致。

此外,與田中—楷永線東側的苦刺花種群相比,西側種群長期以來較穩定,並存在多個避難所,特別是在橫斷山河谷。而東側的種群受最後一次冰期影響,分化出了不同的區域譜系地理結構。

同時,核基因研究還表明田中—楷永線東部的居群可能來源於恰好位於該線以東的金沙江下游種群,從而驗證了許多類群“冰期走出橫斷山(glacialout-of-HengduanMts)”的假說,並不支持傳統上認為田中—楷永線是一條古老的生物地理分界線的觀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