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所選編的9篇演講,均是方聞教授於2004-2012年之間“回家”途中在兩岸三地不遺餘力宣講其學術理念的文稿,它們以不同的主題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所發表,雖在引文、引圖以及個別內容上偶有相同之處,實際上並不是簡單的重複。
第一講《中國藝術與文化史》,論述了西歐與中國古代兩種不同的藝術傳統,在古代中國,表意文字與畫圖都是蘊含意義的線性“圖載”,憑“圖載”寄意而生出“旨趣”,因此中國藝術重要的不是“狀物形”圖像,而是畫家如何處理線性“圖載”,從而實現“表吾意”,從而指出,如果要從中國視覺藝術角度了解中國繪畫,必須先從其視覺語彙及其特殊表現形態的結構入手。
第二講《書畫同體》,闡明中國文字與圖像的關係,漢字本身便是圖像,所以中國人有“書畫同體”之說,又通過各個藝術家具體作品的解說來表明,書法用筆是中國繪畫關鍵所在,因為筆“跡”除了可以表“意”,更能寄寓畫者的學養與操守。
第三講《為什麼中國畫是歷史》,本來是一篇發表於2003年的長篇論文,文中認為研究中國繪畫史最重要的任務,在於闡釋不同的視覺語言及其特定含義,早期的中國繪畫,必須恰當地斷代並作為歷史對象加以描述,風格判斷與鑑賞作為認知方式是應該加以捍衛的,不僅因為它們是至關重要且富有價值的挑戰,而且也是了解不同視覺語言的唯一手段。
第四講《分界與關聯——中國繪畫史現狀》,論述當今漢學家、藝術史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把宋元間的繪畫從“形似”到“寫意”的“分界”與中國思想史的變化有機地聯繫起來,方教授認為中國繪畫史從“模擬表現”到“自我表現”的演變反映了中華後帝國儒學思想上“理學”跟“心學”的分歧,而宋元間文人畫的崛起確可代表中華文化認識史上的一種根本變化。
第五講《漢唐奇蹟在敦煌》,旨在說明鑑賞以及風格研究不僅具有重要價值,同時對被忽略的中國雕塑史“故事”的重新發現也是必要的,讓中國雕塑成為藝術史——漢唐之間,中國繪畫與雕塑經歷了從兩維的“正面律”到有體量感的“圓柱型”再到有立體意的逼真“三維感”,他將這種“模仿再現”的演變稱為“漢唐奇蹟”。然當“模擬再現”在盛唐到達頂峰之後,五代的中國繪畫“原始性復古運動”,就把富有個性化的書法筆觸,轉運到“與古為徒”連續不斷地“重新”創作,這是中西文化最大的分歧。
第六講《重訪兩張董元》,鑒於《溪岸圖》和《寒林重汀圖》這兩件作品長期以來作為董元仿作的構圖與風格範本的事實,集中探究了兩圖所界定的風格演進,對於宋、元以降的中國畫家而言,在10世紀早期中國山水畫發展的關鍵時期,董元樹立了中國山水畫的兩大標桿——“再現性”與“書法性表現”,一方面,對自然景物的刻畫取得了重大突破,其精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與此同時,又存在著一種力圖藉助回歸古典範式實現簡略、抽象和書法性表達的逆向訴求。通過對比兩圖的迥異之處,方教授強調了東西方在求新、復古和自我表現的方式上所存在的基本差異。
第七講《王翬與中國藝術史》,從“原創”和“求變”的角度考察了從晚明董其昌到清初王翬的復古問題:與文藝復興後西方開始盛行的藉助科學“複製”自然本真的圖示性再現不同,中國的筆墨繪畫則是通過傳統的“皴”法和圖式來表現自然;在“圖形”的過程中,一切中國畫均是對先前“圖”或“皴”的再現,藝術家必須設法賦予其新的內涵;他們運用的不僅是筆墨紙硯,還包括作為表現手段的人體本身;自然與藝術在中國山水畫藝術中是不可分離的,畫家在表現內在“自我”的同時必須同時理解自然的“外在”。
第八講《視覺與文字:中西交匯》,用中西文化比較方法來重建中國藝術史,有兩大前提:一、怎么了解中與西、古與今、新與舊之間的“分界”與“界限”(boundaries)?二、如何超越、溝通這些界限,使中、西思想史上發生“關係”或“關聯”(connections)?這是現代研究多元文化史所需考慮的基本觀念。今天我們也必須“文藝復興”,重新建立中國文化固有的價值,以及這些價值與藝術生活的關聯——在這方面,中國藝術史可以作為一個起點,進而成就從中西文化比較角度分析立論的中華文化史。
第九講《東方藝術,西方面貌》論述,東西藝術有不同的手法,其中的差異實源於彼此宇宙觀及藝術觀的分歧。文中試圖說明,現代中國畫家銳意套用西方技法來“改良”中國傳統水墨畫,所謂中西“折中”與“合璧”的結果並不能脫胎換骨,衝破中西傳統的藩籬,因為藝術形式本離不開文化本身的視覺及表現語彙,要著意借用另一文化的風格造型,無論是“科學寫實”、“裸女”或書法性的“抽象”,往往不免有流於抄襲的膚淺之虞;在20世紀20-40年代,為了抗衡西方現代主義抽象藝術的衝擊,中日曾在文化上緊密合作,為傳統“文人畫”注入新意義,使之成為“現代東方”藝術;又以三位西方當代畫家為例,試看他們如何利用中國畫傳統形式,創製“東方式”的現代藝術。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只要緊貼人類思想情感,跨文化的衝擊當可推動中西藝術家別開生面,藉以表達基本的原始要義。
作品目錄
藝術即歷史(代自序)
“回家”的“故事”
第一講 中國藝術與文化史 | 第二講 書畫同體 | 第三講 為什麼中國繪畫是歷史 |
一、狀物形、表我意 | 一、書法表現形態的結構 | 一、藝術史的“危機”? |
二、儒家“理學”與“心學”的分歧 | 二、“形似”與“助記” | 二、傳統中國譜系的藝術史學 |
三、“狀物形”繪畫的流變與“終結” | 三、一階與二階“問題意識” | 三、模擬形似的局限 |
四、“終結”之後的再生 | 四、窮則變、變則通 | 四、“風格”:走向山水畫史 |
第四講 分界與關聯——中國繪畫史現狀 | 第五講 漢唐奇蹟在敦煌 | 第六講 重訪兩張董元 |
一、何謂“心印”? | 一、藝術即歷史 | 一、獨特的視覺語彙 |
二、傳統中國繪畫史論 | 二、漢唐奇蹟:敦煌的“虛擬幻覺空間” | 二、早期宏偉山水畫的範式 |
三、“墨跡”與物質文化 | 三、外來衝擊 | 三、董元的先例 |
四、從“形似”到“寫意” | 四、中國繪畫的應對:顧愷之與戴逵 | 四、用風格分析法對《溪岸圖》和《寒林重汀圖》斷代 |
五、張僧繇的“凹凸畫”和曹仲達的“曹衣出水” | 五、“圖式與修正”:跨文化視角 | |
六、閻立本、韓斡、吳道子和王維 | ||
七、原始性復古運動 |
第七講 王翬與中國藝術史 | 第八講 視覺與文字:中西交匯 | 第九講 東方藝術,西方面貌 |
附錄
編後記
創作背景
近十多年來,方聞先生倡導西方的中國藝術史研究“回家”。在他看來,中國藝術史研究的天地還是應該在產生此藝術的中國大地上。目前,海外有關中國藝術史的研究盛況不再,但它在一個多世紀研究中累積的成果和經驗,可以為當前大陸蓬勃發展的此類研究提供滋養。為此,數年來他舉行過多次有關中國藝術史的講演。《中國藝術史九講》就是在這些演講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
作品鑑賞
《九講》的內容,雖然不像專題論文有細密的推演,但優長在於,它能在口頭傳授中,將核心的學術見解突出出來。若說此編凝聚方聞先生畢生研究中國藝術史的思想精髓,恐也不為過。對於研究中國藝術乃至中國文化思想的學者來說,本書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書法性用筆”,是方聞多次強調的一個概念。這不是關於書畫關係的新詮釋,而在於發明一種共存於書法與繪畫之間的獨特呈現形式———“跡”。它作為藝術家心靈呈現的形式(心跡),可以成為後代人揣摩、分享的物質載體。理解中國繪畫的關鍵,不在其色彩、明暗或塊面,而在此書法性用筆中。書法由相對靜止的二維形象變成三維的有機藝術形象,所憑藉的不僅在字的結體,還在字的動態及所占據的四周空隙,書法由此獲得了一種獨特的“圖像性”。宋元以來的繪畫中,書法性用筆對畫家的創作具有決定性影響。方聞先生有關此類“跡”的研究,可能為剖析中國畫“圖像性”因素的獨特性,找到某種闡釋因緣。
或許與長期在博物館工作的經歷有關,方聞先生認為,藝術史研究的關鍵是作品本身,藝術史研究要會“看東西”,不能憑空玄想,脫離作品本身。因為作品本身不會講假話,而僅從概念出發常常會有不相鑿枘之處。客觀說來,當前大陸的藝術史研究存在著一種怪相,就是不重“看東西”,不會“看東西”。“藝術史”研究,“藝術”卻缺位。藝術品被泛化為一般的物品,成為論證某種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乃至民俗學等結論的支持材料。很多藝術史學者缺乏基本的藝術素養。而方聞先生則深諳中國藝術風格形式的內在規律,《九講》中涉及的藝術作品分析,顯示出論者對中國藝術精湛的把握能力。
《九講》中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觀點,就是他反覆強調,中國藝術是“獨一無二”的。方聞先生強調,中國藝術史有獨特的發展歷史,受到深層的哲學思想的浸染,並融入中國人獨特的時空觀念,對其形式風格的把握,需要一整套內在的原則,需要對其“獨一無二”性進行系統追蹤。這並非出於某種民族主義思想的回護,而在於強調不能以西方藝術史的傳統方法來描述中國藝術,要切合中國藝術的內在邏輯來講中國藝術史本身的“故事”。
《九講》中,他提出種種講好中國藝術本身“故事”的方法。他認為,不同的視覺語言擁有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意義,藝術史研究需要確定一些指標性作品,分析其視覺化的機制,最終找出這種視覺化機制形成的歷史過程和內在原因。他將形式構成原則視為中國藝術存在的基礎,他六十多年來的中國藝術史研究重心就落在於此。
方聞先生說,他的所有著作,包括他的講演,都在於用不同的圖畫講“同一個故事”,這同一個故事,就是“藝術即歷史”。這也是最能體現方聞藝術史理論方法的核心觀點。他的“藝術即歷史”,其實是將藝術視為“心靈的歷史”,即他所說的“心印”。如他在繪畫研究中,將此和“跡”的理論結合起來,認為中國畫是瞬間心靈體驗的記錄,如倪瓚畫《岸南雙樹圖》,畫家的心意留在書法性用筆的微妙“痕跡”中,千百年後人們從此窠植岸石中,仍能感受其中的心跡。在第一講《中國藝術與文化史》中,他強調中國藝術有一種通過“狀物形”來“表我意”的傳統,繪畫的空間布列和用筆,宛如畫家心靈的一扇窗戶。
可見,他的“藝術即歷史”的研究,立足於風格和形式分析,尋繹藝術家的心靈脈絡,發展為一種更廣大更綿長的“故事”敘述。
作者簡介
方聞,美術史家。先後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講座教授、藝術考古系主任、普林斯頓藝術博物館主席(主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繪畫部的特別顧問等職務。致力以“風格分析”的方法來解決中國古代書畫的斷代問題,主要出版有《夏山圖:永恆的山水》、《心印》、《超越再現:8-14世紀的中國繪畫與書法》、《中國書法:理論與歷史》和《兩種文化之間》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