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第一後:呂后》講述中國第一位皇后的成長與蛻變、中國第一位當國太后的傳奇一生。不僅是精彩的故事,更是真實的歷史。
作者簡介
臧知非,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中國古代史、中國哲學專業博導,出版著作《秦漢史》(合著)、《周秦社會結構研究》、《中國道教發展史綱》、《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史》(合著第一卷第一作者)、《呂不韋傳》、《孝經與中國文化》、《分職定位:歷代職官制度》、《周秦漢魏吳地社會發展研究》(主編第一作者,和沈華、高婷婷合著)、《細說呂后》、《中國農民戰爭史研究》、《論語注說》、《秦漢賦役與社會控制》等專著,發表先秦秦漢史論文百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國家教育部、江蘇省社科項目多項,獲獎多項,有江蘇省學術帶頭人榮譽稱號多項,任四個國家級研究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和多個省級研究會副會長。
圖書目錄
引言
一 相面人家的千金——呂后
二 呂雉奉父之命同劉邦成婚
三 劉家農婦賢妻良母
四 泗水亭長劉邦的理想
五 芒碭山的秘密使者——呂雉
六 大澤鄉陳勝吳廣起義
七 劉邦起兵豐沛
八 劉項聯合抗秦
九 劉項關中爭奪戰
十 秦朝的滅亡
十一 劉邦約法三章
十二 鴻門宴
十三 就封漢王
十四 蕭何月下追韓信
十五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十六 劉項彭城大戰
十七 劉項滎陽對峙
十八 鴻溝劃界
十九 四面楚歌
二十 呂雉被封為皇后
二十一 漢朝定都長安與制定朝儀
二十二 呂后與劉邦嬪妃之間
二十三 呂后貶韓信為侯
二十四 呂后斬韓信於鍾室
二十五 呂后將彭越剁成肉醬
二十六 呂后逼走盧綰
二十七 竭盡全力保住太子地位
二十八 劉邦死時下令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二十九 呂后除掉勁敵——戚夫人
三十 呂后先後殺害劉友、劉恢兩皇子
三十一 呂后繼續無為而治的政策
三十二 呂后北撫匈奴
三十三 興建長安城
三十四 呂后臨朝稱制並廣立呂姓王
三十五 陸賈的斡旋
三十六 呂后安排自己的後事
三十七 呂氏宗族覆亡
三十八 漢文帝登基
三十九 蓋棺論定——呂后
序言
大約在公元前242年,也就是戰國末年,秦國軍隊正以摧枯拉朽之勢向東推進統一步伐、戰國分裂即將結束的時候,在當時的單父(今山東菏澤單縣),一個以給人相面聞名的呂姓人家,喜得一女。父親呂公將女兒端詳一番以後,不禁暗喜:呂家門楣即將光大!為了吉利,怕小家小戶保不住女兒的性命,呂公就為女兒取名為“雉”,用野雞作為女兒的名字,可以避免鬼神作祟,保護女兒平安。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呂公所預料的那樣,呂雉果然光大了呂家的門楣。這可不是一般的使呂家脫貧致富,而是使呂家成為天下最顯赫的家族,並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不過,令呂公沒料到的是,呂家後來也因此遭到滅頂之災。
這個光大呂家門楣、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呂雉,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后——呂后。
眾所周知,中國的皇帝制度是從秦始皇開始的。皇后是皇帝正妻的專有名稱,從理論上說,有皇帝,自然有皇后。但是,歷史事實並不那么簡單,在男權社會裡,皇后並不是憑藉其婚姻關係自然生成的,而是由皇帝根據各種力量的綜合平衡和個人喜好在眾多的嬪妃中選擇確立的。皇帝是天下之君,又是天下之父,皇后則是天下之母,所以皇后有著“母儀天下”的重任。有責任當然也就有其相應的權力,不僅後宮事務由皇后全權處理,而且朝臣更是千方百計通過皇后及其黨羽了解皇帝的意向,謀取個人利益,形成皇權的分割勢力。戰國末年的韓國學者韓非曾就歷史上皇帝和皇后之間權力角逐的實例進行過深刻的分析。秦始皇十分欣賞韓非的才華和理論洞察力,十分贊同韓非的結論,大約是接受了韓非的分析,擔心立後不利於皇權的集中,所以,他雖然當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卻沒有確立皇后,為後人留下一個千古之謎,也使得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雉成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后。
那么,呂雉是怎樣由一個普通富家女登上皇后的寶座的?對我國歷史的發展和呂家的命運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呂后是否是天生的皇后命?如何認識呂后的歷史作用?在古人的心目中,呂后是個什麼樣的女性?……所有這一切,都要深入到秦漢鼎革的歷史深處尋求答案。
呂雉會在歷史留名一方面因為她是劉邦的皇后,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她在劉邦死後,以太后的身份實際掌握漢家政權15年(公元前194年漢惠帝登基到前180年文帝繼位),這15年正是西漢王朝的社會經濟走向恢復和發展的重要時期。而呂后之所以能以太后的身份掌權15年,又和她在劉邦建立漢朝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密不可分。她雖是一個女人,但她“佐高祖、定天下”,後又實際掌握漢朝政權15年,那些出生入死跟隨劉邦打天下的開國元勛們,在她的座前不得不俯首帖耳,唯命是從。儘管在傳世文獻中,如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等,關於呂后“佐高祖、定天下”的過程記載少而又少,但是,要想把握呂后的生平,還必須從劉邦說起。所以本書的內容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在敘述漢朝建立的過程時,以劉邦為主,漢朝建立以後,我們的女主人才真正地成為主角。
關於呂后的研究和評價,後世史家關注是比較少的,既沒有後世文人作家以之作為文學題材進行文學創作,也沒有人從學術的層面對其進行正面的、系統的、認真的研究,或者把呂后及其時代統一起來,考察時代風雲對個人命運的影響,考察帝王權力對歷史發展的作用。如果說呂后曾經受到過重視的話,大約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所謂的“評法批儒”時,她作為政治工具從歷史的故紙堆里被翻出來,當然此時的呂后絕對不是歷史上的呂后。“文革”動亂結束後,學術界將呂后還原為歷史人物,但是遠遠談不上研究的重視,有的是從後宮鬥爭的角度評價呂后性格的殘忍,有的是在研究劉邦時將呂后作為陪襯,使人們無從了解歷史上的呂后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歷史文獻關於呂后的記載太少,另一方面是因為時間距離現在太遠,又沒有什麼浪漫的情節供人們欣賞,也沒有什麼時代意義供人們借鑑,所以關注呂后的就更少了。剩下的就是現代坊間戲說呂后的讀物擺在讀者面前了,但是這些戲說大都只是戲說,和歷史事實的距離遠得根本無法估量。
為了還歷史一個真實的呂后,也為了再現那一段歷史的風雲,使現在的讀者在歷史風雲的激盪中領悟王朝更迭的來龍去脈,本書以事件為主線,在學術第一的原則之下,打破學術論文和學術專著的傳統寫法,只在十分必要時引證歷史文獻,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直接將歷史文獻、考古資料所反映的歷史事實敘述出來,對重大事件的歷史背景分析則以史學研究為基礎。
筆者自信,本書中所做的分析雖未必都正確,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和新資料的不斷發現,人的認識包括筆者自己的認識都會發生改變,但是本書的寫作原則和態度不會改變,“細說”的特點就是“考證細、事實細、分析細”,之後而形諸筆端。當否,請讀者批評指正,筆者一定勉力改進。
名人推薦
呂太后者,高祖微起時妃也,生孝惠帝、女魯元太后。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呂后年長,常留守,希見上,益疏。如意立為趙王后,幾代太子者數矣,賴大臣爭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廢。
——司馬遷《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