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隊伍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70人,包括研究人員61人,技術人員6人,管理人員3人,研究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的48人。學術帶頭人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6人,博士生導師18人。實驗室現有在站博士後6人,研究生136人,博士研究生50人,碩士研究生86人。固定人員與研究生比例已達到1:2,已形成了老中青結合,以中青年研究人員為核心、以研究生為主要力量的研究隊伍。
研究方向
通過對高原生物物種的進化過程,適應性與抗逆性的遺傳及繁殖、生理生態特徵、化學成分特徵,生物與極端環境耦合關係等重大科學問題的研究,闡明高原生物的起源模式、種群分散式樣與生存適應機制、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發現對人類有用的新生物學性狀及其基因資源,為建立該地區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提供技術支撐,進而保障該地區和下游地區的生態安全。
研究領域
1、高原生物適應機制與基因資源利用
利用野外觀察和室內實驗相結合的方法,開展:(1)高原動植物的繁殖對策和生存機制;(2)生物對高原環境的生理生化應答及其化學成分特徵;(3)高原習服的分子生物學機制;(4)功能基因的進化、表達與調控。
2、高原生物進化與多樣性形成機制
運用最新分子生物學手段,開展:(1)高原物種起源和物種多樣化的主要方式;(2)動植物種群的遺傳結構及基因流的規律;(3)關鍵物種地理分布格局形成的歷史原因;(4)典型生態系統的進化歷史。
3、高原生態系統功能與管理
生物與極端環境的耦合關係是青藏高原獨特生態系統穩定性維持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子。重點研究:(1)生態系統的退化原因和主要驅動力;(2)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的相關途徑和模式;(3)提高生態系統轉化效率和生產力的新途徑;(4)典型生態系統適應性管理對策。
研究平台
包括細胞生物學研究平台、分子生物學研究平台、野外實驗觀察基地、青藏高原生物標本館等。主要儀器設備有:雷射共聚焦顯微鏡、Megabase500自動DNA測序儀、螢光顯微鏡、石蠟切片機、冰凍切片機、細胞培養箱、體視顯微鏡、程式凍存儀、PCR儀、毛細管電泳分析系統、成套電泳系統、紫外成像系統、核酸-蛋白質分析儀、紫外分光光光度計、螢光分光光度計、核酸快速提取系統、超純水系統、組織研磨器、低溫高速離心機、超低溫冰櫃、滅菌鍋、大型運算蘋果計算機及各種DNA序列數據分析軟體等。
相關詞條
-
高原生物適應與進化重點實驗室
2002年3月我所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後,我所自籌資金480多萬元,在上述實驗室基礎上建立“高原生物適應與進化實驗室”。 2008年10月通過...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動物研究所是以動物科學基礎研究為主的社會公益型國家級科研機構。主要定位在圍繞農業、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及其人與自然協調並存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和科學問題,在...
概況 歷史沿革 重點研究領域 重要科研項目 人才培養 -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中國唯一專門從事內陸水體生命過程、生態環境保護與生物資源利用研究的綜合性學術研究機構,所址上海,1954年9月遷至武漢。
簡介 創辦 研究機構 研究成果 人才培養 -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態學研究中心
高原生態學研究中心成立於1999年,是由原生態研究室、植物研究室和動物研究室合併而成。 研究平台主要包括“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 是中國科學院派出機構,成立於1954年,所在地區院屬單位有近代物理所、蘭州化物所、寒旱所、青海鹽湖所、西北高原所、蘭州油氣中心和國家...
簡要介紹 科研平台 創新單元 前景展望 -
高原生態學研究中心
高原生態學研究中心成立於1999年,是由原生態研究室、植物研究室和動物研究室合併而成。 目前,本中心現有固定人員37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研究員...
-
周紅章
- 至今,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動物進化與系統學所級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取得成果...分析、分子進化分析、動物地理學等角度,結合自然生態適應與野外區系分布調查... 1995 - 1996,中國科學院動物所昆蟲區系分類室副室主任,動物進化...
人物簡介 人物履歷 取得成果 主持科研項目 寫作科研論著 -
羅躍嘉
, 2002-2005;•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情緒調節機制對兒童環境適...,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目前兼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以及國內外20餘所高校、醫院、國家部委實驗室兼職教授、專家、學術委員等。先後負責973...
簡介 研究領域 社會任職 獲獎 承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