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依託單位
中國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在是原中日技術合作項目“中國礦物資源探查研究中心”的基礎上申報成立的。
該中心運行了7年,日本政府提供了價值4.2億日元的儀器設備及耗材,中方提供了403萬元人民幣的配套設備,以及1,100萬的項目運行與研究經費。裝備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以地球化學方法為主的17個大中型實驗室;培養了一批高層次科研與實驗人員,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幾年來,實驗室研究人員先後承擔了諸多國家級科研項目,其中包括“973”項目、院“九五”重大項目、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知識結構合理的精幹研究隊伍,為進一步建成重點實驗室開展創新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基於上述條件,2001年中日技術合作項目結束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向中國科學院申請建立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2001年11月30日,院資環局在北京組織了相關領域的國內知名專家對“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的申請進行論證。論證會由著名的礦床學和地球化學專家塗光熾院士主持。
實驗室的學術方向明確、研究實驗強健、基本裝備充分、組建方案合理,能夠保證重點實驗室建設目標的實現。論證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重點實驗室達到了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標準。院資環局根據專家論證會的意見,建議批准“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方案,同時報請院計畫局提交院長辦公會議批准。2001年12月31日,中國科學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國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科研領域
步入新世紀,我國遭遇了資源短缺帶來的發展危機。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帶來的資源需求的快速增長,是我們始料未及的。從我國未來發展進程分析,預計我國金屬礦產資源消費峰值可能發生在2020年前後。屆時,粗鋼消費總量將可能超過7億噸,十種有色金屬需求總量將可能達到3000萬噸。也就是說,我國資源消耗高增長的態勢還將持續到2020年前後。這是我國未來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礦床普遍具有成礦地質條件複雜、演化歷史長、成礦期次多、疊加-改造-破壞嚴重的特點,使得找礦難度很大。
而且,易發現、易識別的地表淺部礦越來越少,深部礦和隱伏礦成為找礦主體,找礦和勘查難度急劇增大,傳統勘查技術日顯其絀,找礦風險和探礦成本越來越大,因此對找礦理論和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
中國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02年2月,是在中日JICA“中國礦物資源探查研究中心”項目的基礎上,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兩所整合之時,集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三大學科融合而成。學科融合的優勢使得該實驗室不僅能夠開展成礦理論研究,而且能夠提供相應的深部礦-隱伏礦探測技術。
國家資源戰略需求和實驗室學科優勢相結合,確定了實驗室的總體戰略定位和主攻方向。
總體戰略定位:
緊扣國家礦產資源戰略需求,以固體礦產資源為研究對象,地質、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相結合,研究礦產資源的形成理論和分布規律、預測方法和探測技術,為我國新一輪找礦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為構建國家資源安全保障體系提供戰略依據。
主攻方向——成礦理論、預測方法與探測技術
1)研究礦床形成的環境條件和過程機理,闡明礦床的產出特徵和分布規律,提煉區域成礦理論,構建區域適用的礦產預測理論和模型。
2)發展以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為主體的礦產探測定位和評價技術體系,並開展示範研究。
成礦地球動力學背景
典型礦床解剖與區域成礦規律
地質流體與成礦作用
成礦年代學與成礦地球化學
礦床結構模型與預測模型
金屬礦電磁探測技術
金屬礦地震探測技術
地球物理儀器研製與軟體研發
成礦預測理論和探測技術的試驗示範和推廣
實驗室-特色優勢
1)以國家資源需求為導向,立足中國北方,面向礦床預測理論和資源探測技術,開展套用基礎研究。2)充分發揮本所地質與地球物理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既有齊備的地球化學分析測試實驗系統,又有完備的地球物理探測技術體系。
3)建立理論研究-技術套用-示範實踐一條龍的創新工作模式,與地方政府、產業部門、礦業企業共建各種聯合研發機構,直接為我國新一輪找礦提供示範性的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
實驗室-科研成果
2004-2008五年間,我室研究人員承擔了一系列國家、部委的研究課題299項,到所經費款15148餘萬元。在這些項目中有:973二級課題27項、基金課題38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5項、傑出青年基金2項、院知識創新重大項目14項、橫向課題185項、其它課題18項。全部項目都按設計完成當年任務。實驗室發揮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的學科交叉優勢,以大地構造背景與金屬成礦作用的綜合研究為特色,以金屬礦產資源的動力學背景和戰略資源預測為主攻方向,主持、組織和參加了有關國家級重大項目。本重點實驗室在基礎理論研究、金屬礦床快速探測評價技術以及資源預測方面作出了有效成果,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和知名度,成為我國礦產資源研究的中心之一。
向國家提出建設大興安嶺礦產資源接替基地的建議,並積極參與了論證、研究和礦產勘查示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進展;
在中生代爆發成礦的動力學背景和成礦理論,以及北方造山帶古生代—中生代雙向增生及成礦機制方面提出了重要見解;
對新疆大地構造演化與內生金屬成礦開展了綜合研究,厘定了岩漿島弧帶和弧後盆地及其相應的礦床組合,為區域找礦預測提供了理論指導;
初步研究了青藏高原的斑岩型銅礦和斑岩型鉬礦,尤其是蝕變分帶和礦化結構,為後續工作奠定了基礎;
針對隱伏礦和深部礦,集成了一套以電磁探測技術為主、以磁測和地震方法為輔的淺層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組合,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多個礦區開展了探礦技術試驗示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我國新一輪找礦提供技術支撐;
與地方政府、國土資源部門和地礦部門、企業單位等進行了多種方式的合作,在院地合作、產學研結合和科研成果轉化的機制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