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1988年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開始籌建,1991年經中國科學院批准正式成立並對外開放。依託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現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為中科院院士呂達仁研究員,實驗室主任為王自發研究員。

實驗室是建立在大氣科學兩個重要的分支學科(大氣邊界層物理與大氣化學)結合點上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具有獨特的學科交叉優勢。

簡介

中國科學院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LAPC
中國科學院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英文簡稱LAPC,網址http://www.lapc.ac.cn)於1988年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開始籌建,1991年經中國科學院批准正式成立並對外開放;1995年通過國家計委驗收;2000年通過國家第一次評估;2005年作為定標實驗室通過第二次評估,成績良好。實驗室坐落於中國科學院北京325米氣象塔院內,風景秀麗,依託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現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為中科院院士呂達仁研究員,實驗室主任為王自發研究員。
實驗室是建立在大氣科學兩個重要的分支學科(大氣邊界層物理大氣化學)結合點上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具有獨特的學科交叉優勢。20多年來,實驗室始終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發展和利用了理論研究、實驗室模擬試驗、野外立體綜合觀測實驗、衛星遙測以及數值模擬等多種研究手段,在大氣邊界層物理,大氣化學模式,及在學科交叉點上發展起來的碳氮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研究領域,持續保持領先優勢;近10年來,實驗室在區域大氣污染聯網觀測、預測和預報研究領域異軍突起;近5年來,實驗室在大氣化學過程與氣候變化的相互作用這一最年輕的研究領域占據了制高點。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實驗室產出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建立了若干高水平的實質性國際合作平台,積累了相當規模的先進儀器設備,特別是培養和造就了一支研究水平高、學科搭配和年齡梯度合理的科研隊伍,加之健全的規章制度和科學民主的管理體制,使實驗室最近5年躍上了一個新台階。

實驗室的總體定位

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定位於低層大氣中物理和化學過程的基礎研究。面向國際學科發展前沿和國家發展需求,堅持觀測實驗、理論分析和數值模擬相結合,引領我國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學科發展與交叉,培養傑出人才,建設優秀團隊,在大氣邊界層基礎理論、大氣化學模式發展與套用、海洋地球生物化學循環關鍵過程、大氣化學過程與氣候變化相互影響等關鍵研究領域,開展關鍵性、前瞻性的基礎和套用基礎研究,成為此領域代表國家水平、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一流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作為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和套用研發基地,為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服務,為國家氣候和環境外交提供科學支撐。

實驗室的研究方向

實驗室根據目前國內外學科發展趨勢、學科前沿走向和國家戰略需求,結合近期自身特色發展優勢與長期工作積累,不斷調整和完善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內容為:

大氣邊界層物理

城市複雜下墊面湍流相干結構和邊界層陣風機理,非均勻下墊面大氣邊界層結構和交換過程;不同生態系統地-氣湍流物質、能量交換規律及特徵;海洋大氣邊界層物理過程,數值模式中的大氣邊界層參數化。

大氣化學與大氣環境

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聯網觀測研究;氣態污染物和氣溶膠化學線上觀測儀器及光化學煙霧箱研製;區域大氣複合污染的形成機制、輸送過程與演變機理;自主智慧財產權空氣品質數值預測模式研製和多模式集合預報平台;突發條件仿真、多相態污染過程模擬、觀測與模擬技術有機結合的突發性大氣污染風險場模擬預警技術以及移動平台的研製與集成。

碳氮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溫室氣體濃度及界面交換通量觀測技術完善與提高;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對溫帶半乾旱草原、高寒草甸草原和青藏高原地區物質與能量收支變化的影響;農業面源氮素氣體排放機制、調控途徑及其對氣候變化的回響;溫帶林地碳氮過程和界面物質能量交換通量特徵及環境變化回響;森林生態系統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建立和發展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陸地生態系統碳氮循環過程模型,為編制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制定陸地溫室氣體減排增匯策略和履約談判服務。

大氣化學與氣候變化

大氣成分變化與氣候變化之間的相互作用;從化學過程和機理上研究溫室氣體、對流層臭氧和氣溶膠在氣候變化中的作用;氣候變化對污染物輸送、分布和濃度的影響;氣溶膠-雲-氣候相互影響;地球氣候系統模式中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和機理模式研製;國家節能減排對大氣環境和氣候的影響評估。

實驗室的發展目標

在大氣邊界層物理、大氣化學、碳氮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與氣候變化研究方面,作出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系列基礎研究和基礎性工作;在大氣環境與空氣污染預報等套用基礎研究方面,為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