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歷史性節點]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1978年5月,一篇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在《光明日報》一版刊發。它掀起了席捲中國的真理標...
背景信息 歷史節點 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 影響與成就 -
中國改革開放
中國改革開放是中國政府在1978年後制定的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的政策。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
基本內容 偉大成就 歷史啟示 -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人類政治文明開闢了新的歷史紀元。社會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確立了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領導地位,實現了絕大多數人的完...
科學內涵 提出背景 主要特徵 主要任務 具體內容 -
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建設
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是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以蘇聯為鑑戒,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改革開放以來,...
基本理論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成就 推進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 -
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起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
背景 意義 必經之路 形成過程 數據統計 -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民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發展背景 組織原則 基本任務 -
傳統社會主義
我國的社會主義應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界,劃分為中國傳統社會主義和中國現代社會主義兩個階段。其中1978年之前的社會階段被稱為傳統社會主義。
主要特徵 主要思想 傳統社會主義的終結 階級矛盾分析 傳統社會主義誤區 -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種美好社會,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種社會理想。中外歷史上都產生過不少有關社會和諧的思想。進入21世紀後,中共十六大...
前言 概念和特徵 社會背景 重要意義 重要原則 -
改革開放三十年
2008年12月18日,中國召開紀念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30周年大會,改革開放是20世紀70年代的改革經濟政策、對外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包括對內經濟改革...
總述 政策簡介 改革歷程 改革成就 經驗教訓 -
中國改革開放史研究述評
《中國改革開放史研究述評》,是劉德軍編著,濟南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